做诗歌鉴赏题的方法是什么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举例:一、考题角度小,但基于对全诗的理解,离不开情景、情感、环境;二是用词简单易行,表达人性,如山川、乡情、离别之情等 。一般考生对考点比较熟悉,能轻松读诗,但答题成绩每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回答不规范,一些重点容易遗漏,只能“理解”而不能有效“传达” 。按照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是很自然的 。就古诗词鉴赏而言,一般可以总结出五种问答模式 。本文列举了其中的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法:这首诗创造了怎样的意境?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是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表现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组合所创造的想象状态 。包括景物、情感、环境三个方面 。回答问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回答步骤:描述诗中展示的画面 。考生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写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要力求优美 。总结风景营造氛围的特点 。一般可以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独与荒芜,宁静与美好,苍劲与壮阔,萧瑟与苍凉等 。并应注意准确反映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不要空洞,要具体 。比如,仅仅回答“表达作者的感伤情怀”是不够的,还要回答为什么“感伤” 。答案举例:两句绝句(1)杜甫晚年山川秀美,春风花香 。燕子忙着在湿泥里筑巢,成双成对地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笔记?这首诗是诗人“一岁四行役”后暂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风景?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一下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的美好景象:春日艳阳高照,田野绿油油,河水反射着阳光,春风带来了花草的芬芳,泥巴融化了,泥土湿润了,燕子忙着捧着泥巴筑巢,太阳暖了,沙子也暖了,鸳鸯睡不着沙洲(第一步) 。这是一幅明媚的春光图(第二步) 。表现了诗人结束流浪生活(第三步)后快乐闲适的心情 。第二种模式分析是一种巧妙的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问题:请分析一下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技巧) 。诗人如何表达他的感情?效果如何?解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表达感情的手段 。要准确回答问题,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分为三类: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两种 。“哦,我怎么能对那些永远不会被人看到真诚面孔的高等级和高职位的人卑躬屈膝呢?”是直接表达一个人的想法 。间接抒情分为风景抒情,如“寒蝉,晚为亭,早破骤雨”;表达自己的志向,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吟诵事物的诗句;半亩方塘开,天与云一起徜徉 。把运河问得这么清楚,因为有源头活水”,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烘托,分为正对比和负对比 。就像“桃花潭深千尺,不如王伦对我的爱” 。有动态和静态衬,如“月光
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路上晴却晴”,而“晴”就暗含了感情的“情” 。(6)运用典故 。比如“商界女强人不知亡国之恨,隔着河还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句、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2)解释为什么这种技巧与诗句结合使用 。(3)这种手法有效地传达了诗人的感情 。答案举例:晨行陈显驼褐轻,而星宿昏黄明亮 。孤独的桥和梦,草和昆虫在稻田深处歌唱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效果如何?答:主要用对比法(第一步) 。天空不亮,星星纵横,特别亮,衬托出夜的黑暗;“草啾啾”反映了环境的寂静(第二步) 。这两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在旅行开始时(第三步)因流浪而产生的孤独感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点,提出问题: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论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这类问题不是揣摩单个词的匠心,而是品味全诗的语言风格 。可以用来回答问题的词语有:清新自然、不做作、华丽华丽、清晰流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大胆豪放、婉约婉约、简洁生动.回答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语言特点 。(2)用诗中的相关句子具体分析这一特点 。(3)指出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回答的例子:春天的怨恨赶走了黄鹂,赶走了树上所有的音乐 。当她梦见她去了辽西营地和他会合时,他们叫醒了她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答: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第一步) 。“黄颖儿”是童音,表现了一个女人的天真和娇憨 。“他们在她做梦时叫醒了她,说她去了辽西营地和他在那里会合”用简单的语言表明了打黄鹂的原因是它扰乱了我想念我丈夫的梦(第2步) 。这很自然地表现了女人对丈夫的向往(第三步) 。精致字体提问第四模式:这幅对联中最生动的一个字是什么?为什么?变体:一个词一直被人称道 。你觉得它好在哪?答:古人在诗词中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就是品味这些脱俗之词的妙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要放在一个句子中,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回答步骤:(1)解释单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2)展开联想,将单词放入原句中,描述场景 。(3)指出这个词衬托了什么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举例:南浦的白居易 。南浦悲凉,西风袅袅秋 。立刻回头,心碎了,好离开,不要回头 。根据前人的说法,“坎”字看似平常,实则真实 。
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文章插图
语文的古诗鉴赏题应该怎么做?答题技巧和方法是什么?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杜甫《绝句》)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梅影疏淡,幽香缕缕,梅花神态活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 。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 。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 。(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 。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 。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 。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 。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 。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
如何做好古诗词中的句子赏析题?在古诗鉴赏中,总会遇到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这类题一般会用到一种固定的答题套路:第一步,对该诗句做一个字面上的解读,对语文功底好的学生来说,可以高度概括该诗句的句意,若基础不那么好,也可以用翻译的方式把它们翻译出来即可;第二步,结合该诗的主题往下挖掘一下该诗句的内涵;第三步,说说该诗句的表达效果 。
【古诗赏析题的答题方法 如何做古诗鉴赏题,初中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文章插图
诗歌鉴赏题应如何做?诗歌鉴赏技巧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解答指导】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答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例2、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怎样做好 诗歌鉴赏 题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 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 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 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 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 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
文章插图
怎样做好诗歌鉴赏题目诗歌鉴赏技巧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 。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这是不对的 。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解答指导】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 。看有没有用修辞 。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 。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 。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 。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 。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 。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 。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 。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答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 。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例2、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4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 。“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 。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1、修辞方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 。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 。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 。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 。②简远美 。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③含蓄美 。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
推荐阅读
- 羽毛球场地几人成团 如何管理羽毛球过成,成思忆羽毛球
- 鸟巢水立方值得进内部去看吗 人如何去编制鸟巢,鸟巢进去要门票吗
- 小的税务师事务所可以去吗 上海税务师事务所有哪些,上海有哪些税务师事务所
- 营业税税金及附加包括 地方税费合计包括哪些,地方税包括哪些税种
- 番茄锅巴浓汁怎么做 吃锅巴如何制作番茄酱,做番茄酱
- 炖汤时候如何去油 如何煲汤去油,头发去油小妙招
- 为什么不建议用硅胶铲子 硅胶娃娃如何销毁,充气娃娃品牌排行榜
- 耳塞大中小怎么选 如何选耳塞,耳塞选小还是选大的
- 苏州缓冲气柱袋 缓冲气柱袋如何充气,气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