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空时间|五一假期《放空》自己,发现“无聊”的价值

钛空时间|五一假期《放空》自己,发现“无聊”的价值
文章图片

【钛空时间|五一假期《放空》自己,发现“无聊”的价值】这是一个“特殊”的五一假期,疫情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出游范围,对于仍然不能出门的朋友,放不放假的区别也许只是“是否需要参加电话会议”,能出门的朋友也并未轻松多少,48小时核酸证明是进入任何景区、游乐场所的标配,出行前还要参考“疫情防控攻略图”怕经过特殊区域,避免一步走错,引发隔离、弹窗等“后患”……
不管你是处于何种状态,是经历着长期封孔的压抑,还是想缓解“移动着也得办公”的工作焦虑,五一长假确实是一个切换心灵能量场的契机,点击链接,来“钛空时间“听听宽博士讲《放空》这本书,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放空》这本书旨在探索一个问题”当人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
”放空“概念的提出其实源于于神经科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和实验,心理学家桑迪.曼恩博士在研究20世纪90年代职场情绪时发现,“无聊”是仅次于“愤怒”的常见情绪,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桑迪.曼恩博士应证了“无聊的人比不无聊的人更有创造性”,脑神经科学家乔纳森.斯摩尔伍德在通过对“走神”和“白日梦”的研究中发现,在很多所谓的漫不经心状态下,大脑在“展现出非常有组织的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有很非常强的创造力 。
作者通过《放空》提出,每个人应该允许自己进入“发呆”、“无所事事”的状态,而且人要珍惜自己“发呆”的时间,他将这种状态称作“放空” 。“放空”可以让人从信息过载中抽离,是构成现代人具有创造性的不可缺少的一种状态 。
钛空时间|五一假期《放空》自己,发现“无聊”的价值
文章图片

通过《放空》这本书,宽博士会带着大家重新认识“无聊”的价值:为什么“无聊”时反而脑洞大开?如何利用“思维漫游”时大脑“闲置”的能量?如何远离“手机焦虑”?
快点击链接,加入「宽博士书友会」,观看《放空》完整版精读视频,带你远离科技焦虑!
钛空时间|五一假期《放空》自己,发现“无聊”的价值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