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每天抓拍员工89次,这个老板有点猛

投稿|每天抓拍员工89次,这个老板有点猛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市界,作者丨杨立民,编辑丨刘肖迎
居家办公的员工每5分钟被抓拍一次人脸,一天89次 。如果中途离开电脑,几次抓拍不到,将扣除全部绩效 。此后又有员工爆料改成了对员工出镜率的要求 。
尚德机构(以下简称“尚德”)这波神操作最近登上了热搜 。
这是一家充满故事的公司 。它主要做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2018年在美国上市时被称为“成人学历教育第一股”,公司市值一度达到20亿美元,但如今却只有0.46亿美元 。它极其擅长销售,2021年收入超过25亿元,但它也常被“虚假宣传”“退费难”“诱导贷款”“贩卖学员信息”等消息缠身 。在业内,它还以管理严格著称 。
01、“打卡文化”当“抓拍人脸”的消息出来的时候,前尚德员工王远一点都不惊讶 。
他告诉市界,“前年就有了,只是当时没提前跟我们说电脑会截屏,是被一个老师发现的” 。对此市界跟尚德做了求证,暂未得到回应 。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郭韧告诉市界,虽然关于疫情居家办公还没有相关的管理办法,目前还是公司自行制定管理制度,但是这个制度不能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5分钟抓拍一次的规定过于苛刻了 。
而这种“苛刻”,除抓拍人脸之外,前员工王远还在其他方面有所体会 。
他感受较为深刻的是排课制度,迄今他也没搞懂公司到底是按什么标准来排课的,他问过排课的领导,得到的答案总不能让他信服 。印象中有的老师课数量多课时费高,有的经常没课,后者在尚德组织的一些比赛中名次并不低 。
让他不能忍受的还有“动不动就扣钱” 。除去上课迟到、拖堂外,课中未打广告,网络出现卡顿,学生退费也可能会成为扣钱的理由 。
对此记忆颇深的还有在尚德做过销售的李鸣 。“工资构成是底薪加提成,提成按成交单数量计算”,但总能被以各种理由扣钱,要么是底薪,要么是提成 。
上下班制度或者说“打卡文化”也备受不少前员工吐槽 。
李鸣告诉市界,他经历过某种另类的“强制加班”,即使正常时间下班,也必须提前跟领导说,否则第二天就会被领导“问候”,“诸如为什么昨天走的这么早呀,业绩完成的怎么样了啊” 。
“抓业绩”是尚德从上到下一以贯之的事情 。曾任职于尚德的张蒙告诉市界,有些小组上午开会定目标,下午开会盘点完成进度,没做到的就被要求去做俯卧撑 。
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尚德的员工尤其是销售,几乎每天都要喊口号 。
张蒙记忆中,尚德所在的来广营那个园区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打鸡血”的一幕:销售员工会在办公室喊,作为房产中介的我爱我家就在园区喊,到处都是加油的声音 。
或许是受工作氛围影响,员工不得不遵从“业绩为王” 。据王远了解,有些销售为把课卖出去什么都说,“所以有时会有客户听到的承诺跟实际不一样的情况发生” 。
虽然员工对公司切身感受如此,但日常会被要求“感恩公司” 。李鸣记得领导总会强调公司平台多好多大有多少资源 。起到的作用似乎并不大,“流动率很高,我记得有一个团队本来有三四十人,一年后就剩了不到5人” 。
一般来说,教育类公司比较爱惜羽毛,这让人更加好奇,尚德这样的工作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
02、强势的掌门人寻根朔源,尚德创始人欧蓬身上,或许有一些答案 。
欧蓬崇拜凯撒,他的戒指上刻着拉丁文“我来、我进、我征服” 。据说他初中时曾因性格软弱遭人欺负,于是他开始打沙袋,寻找小弟建帮派,打完架后再做《黄冈练习题》 。
在成为一名创业者之前,欧蓬曾就职于一家央企,是个“钱多不累还稳定”的工作,深觉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不适合自己,又因讨厌“站队”行为,所以辞了职 。
欧蓬是个喜欢“冒险”的人,拿着2万块钱就下海经商,最初把创业项目选定为物业管理培训,为想找物业工作的人培训 。
可惜欧蓬没赶上好时机 。2003年,他刚租了一间宾馆打算给人培训就遭遇了非典,招生成了一个大难题,每天还有200块钱支出 。
欧蓬骨子里“赌一把”的性格占了上风,他拿出仅剩的2000块钱,在报纸上登了一个“豆腐块”广告,没想到引来了学员 。
尚德最初做线下面授培训,2006年前后欧蓬因看到互联网的商机,便筹谋做线上,可惜并不被公司的人看好 。他尝试过跟员工沟通,但怎么都讲不通道理 。于是他开始“专制”处理,不愿意的人就可能被裁掉 。
等到2014年欧蓬决定舍掉线下全面转型线上时,面对其他人的反对,他拿起墙上的武士刀对着墙就砍,武士刀都砍弯了 。
除去手腕硬之外,欧蓬治理公司的手段还深受《三体》“黑暗森林法则”的影响 。书中写道,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很快会被消灭 。
套用到公司经营上,欧蓬认为不宜在强大之前暴露过多,否则会被PK、被模仿,失去原来的优势 。他制定的策略就是把自己无限隐藏起来 。欧蓬从不对外透露经营数字,即便在采访中被问到也是闭口不言 。
【投稿|每天抓拍员工89次,这个老板有点猛】线下转型线上的过程也受到了这一原则的影响 。2008年、2009年,欧蓬组建了一个以程序员和技术员为主的“禁卫军”,在线平台也是偷偷研发的 。
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无限隐藏自己的人,却热爱冲突和斗争 。
尚德2018年在美股上市时,在一众西装革履人士中,只有欧蓬身穿花式西装外套,时不时露出他的“大花臂”,颇有几分江湖气息 。他曾直言“我不相信和谐,有冲突就让它发生,公司整个的文化就是这样” 。他本人也喜欢格斗类运动,尤其是拳击 。
投稿|每天抓拍员工89次,这个老板有点猛
文章图片

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这一点在尚德对线上直播的转型尝试中也有所体现 。2010年尚德内部孵化的嗨学网成立,独立运营,主打线上教学,2013年在发现直播模式后又孵化出了第二个平台“对啊网” 。
欧蓬对这两个团队的态度就是,如果花完了初创期的钱,就得自己去融资,但允许他们挖尚德的生意、尚德的人 。有员工来“告状”时,欧蓬会让他“再挖过来” 。
欧蓬还坚持“同质博弈模型”,会把一件事安排多个人去干,通过竞争得到最优结果 。张蒙记得有一个领导就曾提拔过一个年轻人,让他在公司站稳脚跟后,再提拔年轻人手底下的另一个人,达到博弈的效果 。
处在自己打造的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据说假期之外,欧蓬几乎一周都在工作,朝九晚十二 。欧蓬还坚信,只有“苦逼的业务才能锻炼身体,才能养成强大的队伍” 。
03、“销售为王”尚德虽然坐上了“成人教育第一股”的交椅,营收在稳定增长,但净利润却在2021年之前一直亏损,2015年-2020年净亏损合计32.44亿元 。
投稿|每天抓拍员工89次,这个老板有点猛
文章图片

因为亏损,尚德一直资不抵债 。2015年至今其资产负债率最低为109.07%,最高为471.38%,截至2021年末为139.12% 。
这种业绩的背后,是公司的强营销策略 。
自2003年欧蓬在报纸上登广告引来了学员,广告和营销成了尚德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司销售费用从2015年的3.33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21.24亿元 。
尚德认为成人自考和K12(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科培训)不同,后者以续报为商业模式,成人自考则重拉新,只有不断获取新用户才能维持商业模式 。于是尚德在销售上倾注心血 。
尚德不仅把技术应用在了前端广告投放上,用自建系统实时监控和调整不同渠道、不同区域的投放效果,还招聘了数目庞大的销售队伍,根据招股书,截至2017年底公司有占比达8成的销售人员 。
“销售为王”之下,公司2016年-2018年上市营收同比增速均在100%以上,可惜还是未能覆盖销售费用,后者占营收比重均在100%以上,2019年-2020年略有下降,分别为82%、96% 。也因此公司毛利率虽在80%左右,净利率在2021年之前却一直为负 。
投稿|每天抓拍员工89次,这个老板有点猛
文章图片

尚德对于营销的依赖,还能从2021年的盈利中看出一二 。盈利的背后,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7.7%至17.48亿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超24%至2.08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也分别降至69.7%和8.29% 。
结果就是公司2021年递延收入有所减少 。递延收入包含还未结束学习服务期待确认的收入,2021年为23.48亿元,在此之前2018年-2020年分别为32.86亿元、32.28亿元、30.24亿元 。
这意味着不管是一年内能确认的收入,还是有待转化的收入都在减少 。
尚德上市时,俞敏洪曾为其“站台”,称其上市为“巨大的成功”,“比新东方还要成功” 。上市之初公司市值也一度达到20亿美元,但截至今年5月12日,其市值已不到0.46亿美元 。
截至2021年末,欧蓬持有42.1%的公司股权,看着自己持有的资产一点点缩水,不知道一向好强的欧蓬作何感想 。
尚德选了一个壁垒不是很高的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并把营销当作最大的武器 。出现今天这个局面,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意外 。
(张蒙、王远、李鸣等为化名)
参考资料:
  • 尚德教育欧蓬:“黑暗森林”背后的反叛者,i黑马
  • 尚德机构欧蓬:无限隐藏自己的经营策略,i黑马
  • 尚德教育美股IPO,杀手欧蓬的传教士生意,创业家
  • 专访尚德机构欧蓬:坚毅让我们有更多“出牌”次数,中国网财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