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形式特征 如何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

一、税收的效率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中国 , 贯彻税收效率原则不仅要关注其微观效率 , 更要关注其宏观方面 。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整体观念 ,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总体要求 , 在税收上鼓励平等竞争 , 实行有条件的差别待遇政策 。比如 , 国家对急需发展的部门、行业和产品 , 如农业、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等 , 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一些被国家列为限制生产和进口的产品和项目 , 以及一些要被淘汰的产品和项目 , 受到税收限制 。开展多种形式的税收活动 , 促进增产增收 , 增强企业活力 。选择相对高效的税种和税率 。我国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 。其中 , 流转税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影响较大;所得税对企业利润的调整和个人在工作与休闲之间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一般应实行比例税率 , 主要优点是简单、透明度高;个人所得税一般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 以调节不同纳税人的收入水平 。鼓励平等竞争 , 增强经济活力 , 加强减免税的控制和管理 , 防止税收流失 。

税收的形式特征 如何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

文章插图
二、什么是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活动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的原则 。具体内容包括:(1)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 使税收征管成本最小化;(2)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 从而尽量减少超额税负;(3)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 达到帕累托状态 。
三、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哪些
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经济效率 , 二是行政效率 。前者要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行 , 后者要求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
税收的形式特征 如何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

文章插图
四、如何理解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指税收本身的公平 , 即国家税收应使每个纳税人所承担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 并使每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保持平衡 。1.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是指经济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数量的税 , 税负应与其经济状况相称 。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 , 纳税人之间税负的差异应与纳税人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的差异相适应 。可以说 , 横向公平是纵向公平的前提 。只有同等条件的纳税人实现了公平 , 不同条件的纳税人才会实现公平 。2.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要使税收横向和纵向都公平 , 一个关键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公平 , 即确定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税收公平 。税收理论界对税负公平标准的解释一般有三种 , 即受益原则、机会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 。(1)受益原则衡量税收公平的受益原则是指税收负担应当按照纳税人使用税收所得所获得的利益来分担 。(2)机会原则衡量税收负担的公平性 。机会原则是指按照纳税人获得收入的机会 , 即按照纳税人主导的生产要素的多少来分摊税负 。如果纳税人主导的生产要素是平等的 , 在资本平均利润率决定价格的条件下 , 就意味着获取利润的机会是平等的 , 应该向他们征收同样的税;否则 , 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应该是不同的 。(3)负担能力原则 , 衡量税收负担的公平性 , 是指按照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来分担税收负担 。税收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内涵及关系(一)税收公平原则的理论含义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要使每个纳税人所承担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 并使每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税负公平 , 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 , 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收和纵向公平 , 没有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收;二是税收的经济公平 , 即通过税收机制建立机会均等的经济环境 , 实现起点的公平 。第三 , 税收的社会公平 , 即通过税收机制调节社会个体成员的收入 , 通过税收或补贴实现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的相对公平和结果的公平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理论内涵 。税收效率原则是指以最小的税收成本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 , 通过税收成本与税收收入的比较来衡量 。税收效率有着丰富的内涵 , 主要包括税收的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两个方面 。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关系及其处理方法 。1.税收公平与效率是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范畴 。矛盾体现在具体的税制上 , 公平和效率很难兼顾 , 往往是相互冲突的 。公平原则强调数量负担得起 , 而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尽量避免干预经济 ,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可能会拉大贫富差距 , 从而破坏公平原则 。但是 , 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 , 公平原则是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前提 。只有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平的前提下 , 才能谈效益 。如果不以一定的公平性为前提 , 政府税收就不会被纳税人所接受 , 从而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 , 扭曲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 , a
2.处理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因此 , 只有效率优先、低消耗、高产出 , 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公平 。只有经济效率提高了 , 可供分配的财富增加了 , 全体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有物质基础 , 国家才有可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调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摆脱贫穷 , 并通过福利、救济等办法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 。坚持效率优先 , 并不是说公平不重要 , 更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来换取效率的提高 。事实上 , 公平和效率都是社会主义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 , 没有效率就没有高水平的公平 , 而社会的不公平也制约和阻碍着效率的提高 。第一 , 收入差距过大 , 两极分化 , 会导致占比重相当大的低收入者有效购买力低 , 有效需求不足 , 使生产力发展受到制约:第二 , 实现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如果低收入者通过主观努力和勤奋劳动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 , 便会损害效率 , 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现在 , 我们一方面应坚持不懈地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的作用 , 坚持公平税负 , 鼓励竞争;另一方面 , 要强化税收在实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功能 , 调整税制结构 。
五、如何理解税收的效率原则的内涵和要求税收效率原则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方面 。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 , 要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 。要提高税收经济效率 , 必须在有利于国民经济有效运转的前提下 , 一方面尽可能压低税收的征收数额 , 减少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度;另一方面 , 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 , 并在市场机制失灵时 , 将税收作为调节杠杆加以有效纠正 。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是指税务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 , 检验税收本身效率的标准在于税务支出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提高税收本身效率的途径有三:一是运用先进科学方法管理税务 , 以节省管理费用;二是简化税制 , 使纳税人易于掌握 , 以压低执行费用;三是尽可能将执行费用转化为管理费用 , 以减少纳税人负担或费用分布的不公 , 增加税务支出的透明度 。
【税收的形式特征 如何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六、关于税收效率和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效率原则的理论内涵(一)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在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中 , 公平原则列为首位 。税收公平 , 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平问题而受到重视的 。税收本来就是政府向纳税人的无偿征收 , 虽然有种种应该征税的理由 , 但从利益的角度看 , 征税毕竟是纳税人利益的直接减少 , 因此 , 纳税人对征税是否公平、合理 , 自然就分外关注 。在现代经济中 , 税收公平原则事实上不仅包括社会公平 , 还包括经济公平 。税收的经济公平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要求税收保持中性 , 即对所有纳税人同等对待 , 以便为其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 , 促进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 。其次是对于客观上存在的不公平因素 , 如资源禀赋差异等 , 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 , 以创造大体同等或说大体公平的竞争环境 。经济的发展使各类经济组织成为重要的纳税主体 , 与个人相比 , 它们要求经济方面的公平比社会公平更迫切、更现实 。而且 , 经济公平也是税收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 。税收公平 , 特别是经济公平 , 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税制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 , 我国市场发育还相当不健全 , 导致不公平竞争的外部因素较多 , 同时 ,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制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因此 , 如何使税制更具公平 , 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 , 是我国进一步改革税制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税收效率原则 。这里的效率 , 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 , 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 , 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 , 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 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遵循行政效率是征税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 , 而追求经济效率 , 则是税收的高层次要求 , 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税收调控作用认识的提高 。二、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关系及处理方法(一)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关系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是既矛盾又统一的 , 矛盾性表现在:在具体的税收制度中往往很难兼顾公平与效率 。公平原则强调量能负担 , 而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尽量避免对经济产生干扰 ,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 要实现这一目标 , 就可能拉开贫富差距 , 从而破坏公平原则 。但从整个经济运行的方面来看 , 公平原则是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前提 。只有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平原则为前提 , 才能谈及效率问题 。如果不以一定的公平为前提 , 政府征税就不会为纳税人接受进而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 , 扭曲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 , 当然也就无法提高效率 。从另一方面看 , 效率原则为公平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动力 。效率的提高可以保障公平更好地实现 。盲目的平均主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 只有在整个经济都很活跃的时候 , 人们的生活提高一个层次 , 公平程度也就会向前迈进一步 。(二)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关系的处理我国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 ,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因此 , 只有效率优先 , 低消耗、高产出 , 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公平 。只有经济效率提高了 , 可供分配的财富增加了 , 全体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有物质基础 , 国家才有可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调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使贫困地区的人民早日摆脱贫穷 , 并通过福利、救济等办法来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 。坚持效率优先 , 并不是说公平不重要 , 更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来换取效率的提高 。事实上 , 公平和效率都是社会主义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 , 没有效率就没有高水平的公平 , 而社会的不公平也制约和阻碍着效率的提高 。第一 , 收入差距过大 , 两极分化 , 会导致占比重相当大的低收入者有效购买力低 , 有效需求不足 , 使生产力发展受到制约:第二 , 实现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如果低收入者通过主观努力和勤奋劳动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 , 便会损害效率 , 甚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现在 , 我们一方面应坚持不懈地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的作用 , 坚持公平税负 , 鼓励竞争;另一方面 , 要强化税收在实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功能 , 调整税制结构 。三、在税收实践中实现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完善的税制可以使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得到充分的体现 , 更好地发挥税收宏观调控的作用 , 但只有完善的税制 , 却不能有效地执行 , 也是不够的 , 税收征管对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是有很大影响的 。由于我国税收征管中存在很多漏洞 , 每年都有大量税款流失 , 这不仅降低了税收效率 , 而且影响了税收的公平 。本该纳税的人没有纳税 , 这对于相同条件的已纳税人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有:公民的纳税意识淡薄 , 缺乏良好的全民纳税风气;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故意或由于本人业务能力的限制 , 不能发现错误申报 。针对这种情况 , 要强化税法宣传 , 增强人们的纳税意识 ,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要通过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和科学化、精细化的税收管理;通过税收征管现代化手段的应用 , 特别是实行国地税信息共享 , 对纳税人的经营行为实行信息全面覆盖;通过电子化结算手段 , 避免通过现金账外经营 , 规范一切经营行为和个人收入监督等措施 , 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 加大查处力度 , 使征纳行为更加规范、合法 。长期以来 , 税收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与研究 , 造成税收效率低下 ,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为改变这种状况 , 首先应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征管方式 , 具体内容包括普遍建立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建立税务机关与社会中介组织相结合的税务服务体系;完善税务代理业务等 。还应该运用现代化的征管手段 , 建立一条税务信息系统网络 , 将纳税人的账目如银行存款、租赁收入等 , 纳入税务信息系统网络 , 对异常情况 , 随时抽查、协查 ,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上的全面普及 , 降低征纳成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