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运气还是没站到许家印这一边

投稿|运气还是没站到许家印这一边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最话FunTalk,作者|任雪芸,编辑|王芳洁
5月20日,广州恒大汽车的体验中心,顾客寥寥 。
前去看车的王林(化名)发现,没有试驾车,价格也还没定下来,就连展示车的后备箱也因为没有通电而无法打开 。销售员来来回回地重复着:“16万至20万的价格区间,相比其他品牌更具性价比、多种颜色可选”,比起话术的乏味,展厅里小小的甜品台,奉上的一小束鲜花,倒是更契合520这一天的气氛 。
投稿|运气还是没站到许家印这一边
文章图片

恒大汽车广州体验中心 。图源:最话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以及《最话》向恒大汽车内部员工的求证,这一天原本是恒驰5正式预售的日子,但当天只是一个单纯的告白日 。
毫无疑问,许家印是爱恒驰的 。
“恒驰,许老板是拼命想搞成的”,一位接近恒大集团人士说 。在整个恒大系内部,围绕着恒驰的口号已经喊得震天响 。按照原本的规划,恒驰5将于今年二季度开启预售,三季度完成上市并交付 。
至于预售的目标,根据此前的报道,五一期间,恒驰5就被盲订了5万辆 。但恒大汽车内部人士朱毅(化名)告诉《最话》,这个数据水分不小,“整个恒大汽车内部对于今年的销售目标差不多是1万辆 。”
但即使是1万辆的目标,很多人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在地产业务的巨大债务阴云下,即使人们相信许家印有愿力搞成新能源车,也会高度怀疑他的能力 。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恒大汽车将无限期推迟预售 。
5月18日的深夜,恒大汽车发布声明表示,网上流传有关“恒大汽车无限期推迟电动汽车预售”的市场消息严重不实 。受疫情影响,恒驰5原定2022年6月22日量产时间调整为2022年9月20日,预售工作正常推进中 。
看上去,恒驰车又难产了 。但很多人都觉得,疫情并非导致这次难产的主要原因,这只是一个相对体面的借口 。
不过,朱毅告诉《最话》,位于上海的恒大汽车总部,负责核心的设计、研发工作,并且一些关键的零部件产业链也都集中在上海周边 。最近几个月,公司的工作确实受到了很大影响 。
看来这一次,运气还是没有站到许家印这一边 。
01、命途多舛的生产线【投稿|运气还是没站到许家印这一边】3月22日晚,恒大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许家印没有参加 。几乎同一时间,他坐在恒驰办公会的会议桌上,头顶上挂了大大的横幅,写着“大干三个月,恒驰5量产”,末尾处还特意标上了会议时间 。那几天,有关许家印的个人行踪在坊间被广泛讨论 。
那天的会是通过视频向整个恒大汽车公司直播的,朱毅也看了,他觉得多少有点行为艺术了 。
但是接下来,朱毅发现,整个公司确实进入了冲刺阶段,都在加班 。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有时候需要跟国外团队沟通,倒是也会加班到半夜 。
实际上,整个上海团队已经居家近两个月,有些工作,也不是在家就能完成的,比如说实车验证 。这让朱毅觉得,多少会对工期有影响 。
在新能源车行业里,这已经成为了相对普遍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上海和天津连续受疫情影响,导致汽车产业链上接连出现状况,诸如供应商断供、车企产量降低、新车上市速度放缓等问题接踵而至 。
据公开信息,恒驰五这一车型在天津生产线生产,而恒大汽车主要的研发和供应链又集中在上海 。汽车制造行业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的,尤其是那些必须在线下完成的工作,无法到厂的员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的进度 。
在最新声明中,恒大汽车给了量产时间表 。但恒驰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却不太明确地告诉《最话》,预售时间可能会调整到6月的中下旬,但也不确定 。当我们继续追问,有关试驾和车辆交付的时间表,销售则表示无法回答 。
投稿|运气还是没站到许家印这一边
文章图片

恒驰5外观 。图源:最话
事实上,宣布进军新能源车后,恒大汽车生产线曾遭遇多次挑战 。
在许家印的规划中,恒大汽车未来会成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为此恒大曾规划有十大汽车生产基地,每个基地规划产能50万辆,首期是10万辆 。
而后受资金链影响,恒大汽车却不断收缩生产线,据媒体报道,目前,可以投产的生产基地只有当初从国能收购来的天津产线 。不过2021年10月,《最话》曾去过恒大汽车天津生产基地,彼时整个基地还处在建设期,看起来建筑承包商的人数要多于恒驰的员工 。
那时,中午时间,穿着厂服的员工相伴在楼外散步,毫不避讳的讨论:“现在工作的确不好找,我连下家还没有着落呢 。”
同月,恒大汽车在天津生产基地召开了战略合作伙伴大会,提出“大干三个月,天津工厂恒驰首车下线”的口号,两天后,《晚点LatePost》曝出,恒大汽车拖欠设备供应商款项,导致天津工厂的生产线改造工程停滞 。
02、许家印赌上一切供应链是所有暴雷企业绕不开的话题 。因为先货后款的行业惯例,如果终端设备厂商资金链断裂,都会拖欠供应商货款 。无论是当初的乐视,而是现在的恒大地产 。而因此产生的商誉损失,则会让企业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难以恢复供应链及生产 。
因此,外界之所以会怀疑恒驰车量产下线这件事,主要是对它的商誉没有信心 。
不过朱毅告诉我们,就恒驰关键的零部件,恒大已经预付了全部的研发费用和开模费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供应链厂商信心 。据他透露,恒驰每批次零部件的采购量是500辆车,供货后,即便有通行的6个月账期,拿不回来货款,前期赚到的研发费用和开模费用,也可以抵消其损失 。
另外,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在恒大汽车工作的员工也形成了一条人力资源的供应链 。如果公司拖欠工资,这条供应链也会断,至少大家不会有配合许老板“大干三个月”的热情 。朱毅也表示,“目前工资没有差大家的 。”
那么,恒大汽车是如何解决资金问题的呢?
上述接近恒大集团人士告诉我们,目前政府对恒大的地产板块有资金监管,所以不能向以前那样随时抽调资金去支援汽车板块 。因此,现在造车主要靠产业配套卖钱,不够的话,“可能许老板自己掏腰包” 。
据了解,所谓的产业配套,指的是恒大汽车在进行全国布局过程中,所拿工业用地的配套楼 。
自去年10月以来,许家印为恒大汽车部筹集了大量资金,不断出售恒大汽车子公司,并退掉了不少地以收回钱 。同时,许家印还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10亿元支持恒大汽车部 。
“做房地产时,许家印可能玩儿的是资本运营的游戏,但现在来看,他所有精力的都放到新能源汽车上了 。”一位接近恒大汽车的行业人士说到 。
过去五年,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恒大房地产主业轰然倒塌,而在许家印的扩张版图中,无论是矿泉水、保险、医疗,还是旅游,无一成活,留给外界的印象只有2021年惊天的5200亿外债 。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许家印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
03、被“禁锢”的恒驰51岁的许家印,曾凭借479.49亿港元的身价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富 。
这个擅长用杠杆加码市场的商人,却在短短的四年后,便经历了万亿帝国崩塌的危机 。在媒体的多维度的叙述中,许家印是一个极具冒险精神,且掌控欲极强的人 。
从房地产到恒大冰泉,再到恒大粮油、恒大金服,文旅和大健康,许家印的生意版图中似乎没有边界,可结局显而易见,许家印“大开大合”的生意逻辑断裂 。
恒大造车在早期,同样贯彻的是许家印“大资金、大运作”的模式,2019年,恒大集团豪掷500亿造车,并将恒大健康改为恒大汽车 。恒大曾公开透露,2019至2021年三年间,恒大造车预计总投入约294亿元 。
“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产销超500万辆 。恒大汽车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这是许家印定下的目标,对比友商的数据来看,他的野心更为明显,2021年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32.8万辆,比亚迪为72.13万辆 。
后来,实车还未生产下线,2021年母公司恒大集团就开始遭遇了一波又一波的债务危机 。这时高耗资的造车业和母公司的颓势在此刻相遇 。
恒大集团至今深陷泥潭,近日,恒大地产集团新增两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分别为3.87亿余元、8200万余元 。截至目前,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累计被执行总金额已经超过了138亿 。
自2022年3月份,恒大停牌开启了重组计划,截至目前,恒大系股票仍处于停牌状态,其中恒大汽车停牌前股价为3.2港元/股,总市值为347亿港元 。
投稿|运气还是没站到许家印这一边
文章图片

恒驰5宣传页 。图源:最话
失去了恒大集团的许家印,没失去的是他的控制欲 。
在朱毅看来,恒驰的车是没问题的,如果许家印能够退出,或许早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有资本、找专业团队,在国内还是有机会成功的 。”
的确,在整个新能源车赛道上,恒驰车十几万元的定价,是很有竞争力的 。从蔚小理三家的销售情况来看,低定价策略的小鹏汽车,销售情况远远好于另外两家 。
据了解,自去年开始,就有其他厂商对恒驰车表现出了兴趣 。
但许家印终究不愿意放手 。
今年4月30日,恒驰汽车开始布局销售渠道,同步面向全国18个城市开启首轮授权代理商招募 。“五一”期间,恒大汽车在广州和天津的两家恒驰汽车体验中心正式开门营业 。
不过,目前来看C端销售并不是当前恒大汽车的主要策略 。按照公司的规划,它最大的市场来自于公司内部,即恒大新能源的电动网约车公司 。
今年的3月24日、4月20日,恒驰新能源全资持股的恒驰国瑞新能源汽车销售(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有限公司先后成立 。天眼查信息显示,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 。
类似的关联交易在业内并非首创,但除了已经暴雷的宝能观致之外,大多数车企不会将内部作为主要销售渠道 。毕竟,在这个烧钱的赛道里,即便已经把车卖给了消费者,新兴车企也需要在很长时间里忍受巨额亏损 。如若只是左手倒右手,对于车企的财务状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
这应该算是一种自欺欺人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