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法师修法窍诀 如何修行 学诚法师,怎么独自修禅定

学诚法师:怎样发心修行
各位师父、各位同修、各位同学:第一,总说成佛的目的是成佛,三生第一修行总说 。对每个人来说,用心学佛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来说说心,目的是什么?一切佛菩萨,为了成就完整的佛道——,也是从最初的印心开始 。如果你没有最初的印心,你就不能成佛 。那么有了心脏之后会怎么样呢?怎么学会修?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经常听到养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印心后养粮 。如果收集不好,没有足够的粮食,是不可能成就佛道的 。所以《广论》中说:‘佛心初起,中举钱,终证全觉’ 。那么,目的是什么?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和亲情,成佛才是主要目的 。成佛,众生为利;佛说呢?也是为了利益和亲情,所以什么都说只是为了利益和亲情,成佛的说法都是为了利益和亲情 。那么我们学佛法,就是学佛心 。我们可以用利益成佛,我们可以用利益传播佛法,保护佛法 。我们佛法里说的利害有两种:前后——是当下如何有利害,最后如何有利害 。也就是最大的作用就是成佛 。现在呢?增加学生,所以利益众生指的是这两件事:现在增加学生,终究决出胜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你没水喝,给你一杯水;你没饭吃,给你一碗饭;如果你生病了,我会去看你,给你一瓶药.不是这些内容 。那么,我们所有的成就,这些优点呢?就我们所知,觉者或共觉者摄取各种佛法,可以改善我们修行佛法的环境,而这些都可以纳入觉者的佛法,或者换句话说,共觉法 。也就是我刚才说的,现实本源下零碎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也可以包含在这几类道下士规律中 。另一方面,我们所做的,我们的身体,语言,职业,所有这些创造和实践都属于共生体中的哪一种法律 。我们要清楚,要觉悟,要尽力做到无所不知,要学习共体或共体所拥有的各种规律 。那非凡的下士呢?即“不重视现世,寄希望于后世利益的完善”,即不重视现世和眼前利益,寄希望于后世利益的完善 。这里的“善趣圆满”就是我们常说的,即闲暇充实,各方面学习的因缘和条件充足;一个人做什么,一个人努力学习什么,一个人享受什么,这些善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可以善的、有趣的事业集合起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钱,我们也不可能善良 。为什么?我们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兴趣,只是我们的业力不够重 。另一方面,我们从一开始就养了很久的粮食 。目的是甚麽?就是把可以好的、有趣的因缘积累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子因缘 。我们说的是一种因,但不与一般的因果概念相混淆 。因为这里说的“种子因”,我们要清楚的知道道德原则:下士、中士、中士,所以这里指的是种子因 。如果我们不发自内心地认识种子因,不知道自己如何认识和去做,那么我们所做的就是世间共同的善法 。决定赢呢?有两种:“只是生死,各种智慧位 。若循声、闻味、独觉,尽学军士或军士之一切法 。”军士,或者总军士,也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生死,到达各种智慧的位置 。
【大愿法师修法窍诀 如何修行 学诚法师,怎么独自修禅定】但是,中士和总中士有什么区别呢?军士,是偏心,厌倦了一切有为,利己,三事,解脱 。“带着乐趣自由自在,很方便 。”这些道路,这些通达的智慧,属于军士之道;如果是协警,他们做的这几类方法和事情,就是陶警官的基础、分支、部分 。如果不是,那只是为了分离,而不是为了利益和感情 。这种区别就是不一样 。也就是说,我们从哪边种下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中士的方式呢?“大悲转自在”“一切苦为众生”3354从大悲出发,为了解脱一切众生苦,就是成佛,学六度,二度,等等 。虽然说是中士之道,但是另外两种方式可以纳入中士之道:副下士和副中士 。那又怎样?因为有两条路径,中士和下士,都是中士发起的 。这一段《广论》里说的是:“若儿,你先受上士引导 。你为什么叫秀加入我们?也就是说,把这两样东西修在一起的方式,就意味着军士之道开始前进” 。即引导每个人开悟,发菩提心,这是上士道的内容、内涵和主体 。但是,我们在修理的时候,为什么要强调要从下士和中士开始呢?我想解释什么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经常讲的,学《广论》,是不是我们学一节法律课,一节法律课,一页一页,然后,学多少,就学多少,就证明多少;或者说,只是这样一个问题,即指导和实践有什么区别?指导,比如上面的理论认识,属于佛法的修行,修行属于佛法的修行;理论理解,属于教学法;实部属于证据法 。佛教教义有两种,即教法和辩法3354,教法和辩法 。然后我们的指导是从教导和证成法,实践是从证成法 。我们所有的思想和想法都是以教导为基础的,也就是我们所有的思想和想法都在教导部分 。只有我们教学理论的部分明确了,我们才能在修法上下功夫,下功夫,出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也就是说,要从理论方面学习,是先学习大乘理论,还是先学习二次理论;当我们练习的时候,从石三路开始,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第二,大乘之心与共地、军士之道的关系,下级、军士之道为何成立 。刚才讲到成佛,要上进,所以不上进就要上进 。其次,我们如何来“转趣入大乘之门”?这就是我们大乘的样子 。所谓大乘养心,就是养心,养菩提心 。如果这种提心吊胆连续发生,你就真的在自己的心中有了自己的菩提心 。
圆满佛果的心;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仅仅谈发心,后面感受不到、理解不到、认识不到说,发心的目的是成佛,把成佛忘记掉,就是对发心这两个字的内涵和意义不了知,了解得有欠缺 。它是一体的,是“转趣大乘能入之门”的一个关键:就是为了要发心成佛 。但是我们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微弱的 。我们如果发心成佛,这样子的话就名为佛子,就名为菩萨,就入了大乘数了;相反,如果退心,也就是从大乘当中退失;从大乘当中退失,就不是修大乘的法,就不是修大乘的人,你已经就不是一个大乘发心的行者 。如果我们觉得佛道非常遥远,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成就;菩萨道非常困难,不容易去实现,慢慢再说、以后再走、产生退心,这样子就是回到二乘当中去,或者说就是回到人乘当中去,因为你没有出离心 。出离心都没有,怎么会有二乘呢?顶多只是同佛法结个善缘而已 。《广论》里边告诉我们说;“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就是我们很多很多的教授、开导,以及各种方便的帮助——“众多方便、励力令发”,让我们这种发心成佛的宗能够建立起来 。菩提心不容易发,也就是说明不了知修习发心的重要性、胜利,发菩提心究竟有什么殊胜的功德和利益,不了解 。不了解的话,就还是世俗的、世间的观点、等流习气,什么意思呢?认为说自己去帮助别人、利益别人,是一件吃亏的事情 。再其次呢,发心也需要去学习了,不是很简单说自己想发心就能够发起来,也需要依靠三宝、善知识的策励 。不然的话,我们这颗心非常不容易发起来,发起来之后,还是会退,退到原来的基础,甚至比原来的基础还差,都是有可能的 。这样子的话,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中士道、下士道当中,这么多的法类,也都是上士道的基础,既然都是上士道的基础,那我们何必再去建立共中士跟共下士的这样子的一个次第?意思是说,既然都是大乘发心,一佛乘引导成佛,那为何又要来分别共中士和共下士这样两科呢?这个问题,《广论》里头也有回答:“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就是有两个原因,有两个重要意义,所以才这样来建立的 。是哪两条呢?第一条,“摧伏增上我慢”,这种慢心重的众生,他自己还没有生起共同的中下士夫的心,就认为说,自己就是上士道,也就是我们基础还不具足 。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佛经当中的名相说发菩提心,他自己就说我们发菩提心,然后自认为大乘,自认为是上士道 。第二种原因就是,“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也就是说,上士道、共中士的这些根器的众生,为什么也要希求增上生,及其解脱呢?没有直接引导到增上生,为什么对这两个也要有希求?对这两个法类起希求,是成就佛道的基础 。因为要圆满佛道需要很多生、很多世 。那么如果我们在眼前都不能保障的话,那在很遥远、很遥远的未来,是很难讲的 。但是如果我们是下品根器的人,如果要去修上士道,那么我们上品的这种意乐不容易发起来 。但是呢,我们又不容易照下品的法类去实践,那麻烦就比较大 。所以在道次第里头,引导我们上士发心,但是真正实践起来,是共下士开始 。我们如果不是这样子去认识、去用功,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一种状况呢?我们虽然说大乘发心,我们不行大乘之道 。就是我们发的心,跟我们所做的事情、行为,不配套 。不配套的话,也就是我们的这些行为、修行,不能来支撑我们的发心,由此引发出来的就是对于修行成佛、发心成佛,不能联系起来 。三、结合我们,谈应该如何处理共下、中与上士道之关系 。什么叫做发心?什么叫做修行?两个不能衔接起来,那什么叫做发心 。我们要很正确、很完整、很系统地来认识它的内涵,它就能够开出三藏十二部 。所谓的修行,它也就是从我们的现前开始,然后去实践 。去实践,根据什么去实践?经教,根据我们自己对教理的认可 。也就是我们发心的本身,里头已经有很多对生死内涵的了解、好恶,至少呢,自己在理论上,对发心的要义比较清楚 。那么我们如果不了解发心的内涵,但是我们也说,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成就佛果,当然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也是能够作为圆满佛果的因和资粮,这是肯定的 。但是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在理论上面没有搞清楚,你就没有办法去励力、励力而行,就是你没有办法去用力,用不上劲,使不上力,就是自己在哪一点方面去用力,去着力?立足点,下手处在哪里?不清楚 。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的愿望,我们的最初的发心,以及跟现在的发心,和我们平常当中的、日常的生活当中的具体行为,以及具体行为所要达到的一个效果或目的,所有的这些是脱节的 。可能我们第一天接触佛法,第一次听到佛法,我们真正是就发心要成佛,但是在第一次以后,第一天以后,两年、三年、四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那么你那种发心成佛的心,可能还不如第一次听到佛法的时候那种的发心,这就意味着,自己的这种发心的程度在退温了,在退失了,甚至没有了 。因为你在退失、在减弱,自然而然我们没有那种力量去行持,没有那种力量去实践,去修行了 。所以我们用功、修心,学习道次第,究竟我们怎么来认识?怎么来实践?怎么来学?怎么来修?通常我们要生起共下士道的这个量,都不是很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的 。我们在共下士道的这些法类的量都生不起来,甚至一个量都生不起来,那么我们上士道的量,怎么能够生得起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其次呢,如果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用一生的时间,也有可能下士道的量都生不起来,那我们还学不学佛法?是不是?就是说,不要说成佛了,那我们在现世能不能生起下士道的量?如果生不起下士道的量,那怎么办?算不算学修有成就?我们要不要发心呢? 这在《广论》里头,也是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听闻上上而于下下渐欲修行”,就是我们在听闻的时候,闻思的时候——上上道;但是我们真正用功的时候,就要在下士道开始 。我们现在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说,我的理论也要上士,我的实践也要上士,最后你理论上面的认知也不是上士,你实践上面的功夫也不是上士,最后两个都是错的 。这个《广论》告诉我们是非常清楚的,理论上面的认识——“一佛乘”,共下士、共中士,是上士道的基础,它只有上士道,就是一佛道,但我们的着力点就是要在下士方面去着力,而不是在上士方面去着力,这就是我们常常所发生的误区 。但是呢,我们如果在下士道方面去着力,也就是说,有可能你下士道的这些道理搞得很清楚、很明白、很透彻,你修得也很相应,这样子的话,就引发了对上士道没有好乐心 。就是说,我不去发菩提心,世间太染污了,做事太麻烦,我自己用功,能够走得上路,使得上劲,能够寂静、持戒,恶道苦等等、业果,都非常地有感觉,非常地有定解,就是不能发起利乐一切有情之心,发不起来,他不想去发 。这样子的话,又要回到二乘发心当中去,就是退堕到二乘;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没有实践的话,那我们所谈到的那些大乘佛法的言论,都是在空谈,因为你没有实践的基础;第二呢?我们实践方面很相应,但是呢,我们跟发心成佛挂不上钩,又会跑到二乘 。那么如果是第一个问题,我们发心修行成佛,没有前面的基础,这也不是真正的发心,也不是真正的修行 。我们本身就不是了,就不是真正在学佛法,这个只是佛法的一个理路,有所了解而已,有所认识而已,他实际上没有实践,这都是比较大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要做到,对上士道的这些发心的教授能够保持不变,能够有很强的动力;同时呢,对下士道的种种的法类,又很好乐去修 。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论上面的认识、希求,是一个完整性、系统性,一佛乘 。因为你上士道本身它就是涵摄了共中士和共下士;但是对共中士和共下士的这些基础,又很愿意、很欢喜、很好乐去修,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也是常常发生的问题 。我们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很不错,利他的心很强,利乐有情的心很强,帮助人的心很强,就不容易在下士方面去用功,那这就是偏颇 。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大乘发心,但是实际上的行为,看起来还是二乘 。看起来还是二乘,但他又不是说只有二乘的这些行为,因为他里头有大乘发心 。那么我们如果没有好好地在这方面去认识,好好在这方面去努力,我们这些的难题、这些的疑点,一直会解不开 。四、道之根本在依止善知识;善知识的行相及与众生之缘分 。那么我们如果对整个的道次第,以及这些修行的过程没有把握,内心没有动力,内心不平等——所谓不平等就有高低嘛,就非常容易凭自己的世智辩聪来看待 。如果我们凭自己的世智辩聪来看待佛法,来看待善知识,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 。这是在《广论》的最后,二十四卷最后里面谈到了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在《广论》的刚刚开始,“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最后又谈到这个问题,“令心平等,谓于引导修道知识,敬心微劣,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从最初不懂佛法,需要懂佛法的善知识来引导我们;那我们懂佛法了,不等于说我们就是成佛了,我们懂佛法了之后,依然还需要善知识对我们的引导,需要更高量的善知识对我们的引导 。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要成佛,那么就是自己摸索出来了,那我们这种摸索出来的话,是很难很难的,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去摸索的话,这就不叫做道的次第了,就是非常慢的、迂回的,就不是在道次第的范畴 。若在道次第的范畴,就是次第引导 。次第引导的话,它这个范围是很广的,我们今生今世、后生后世、生生世世都是如此,怎么样这种路能够走对、不迷惑,一步一个脚印?也就是说,“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问题的核心在于亲近 。所谓亲近就是,我们自己本身缩短同善知识的距离,缩短这种距离,我们的行为才能够符合善知识的教授和教诫,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所作所为,是根据善知识的教授、教诫去实践的 。那么我们要亲近善知识,第二个问题就是,到底谁是善知识,谁不是善知识呢?当然在《广论》里头有说明:“十德” 。但是你要找“十德”的话,就不容易找到,九德、八德、七德、六德、五德都不容易找到,不容易找到,它不等于说没有,这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有的话,你能不能找到,你能不能亲近得到,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不是?也就是说,我们本来是一个这样子的学生的水平,也有可能说我们的条件很好,也有可能说我们的条件很差:我们的条件很好,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也走不下去,就是我们到此为止了;我们条件很差,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导,我们也走不下去,因为我们太差了,就不能进步 。我们太好了,我们到此为止 。这是我们学佛法的一个死结,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症结,它就是在这里 。所以我们常常说,要去种因,它的原因还是在这里 。那么如果真正从具量的善知识来说,因为他是菩提心,因为他是大悲心,他是“遍缘一切情非情境” 。就是说,在所有的有情、非情身上,都是能够体现大悲心跟菩提心 。不会因为说,你这个人跟我比较要好,他那个人跟我不要好啊,有亲疏、有远近、有高低、有上下,有这样子种种世间观念之分,这是极其错误的,。菩萨是平等饶益众生的 。但是呢,众生对佛菩萨、对善知识的这种缘份有区别_——是众生对善知识的缘份,而不是说善知识对众生的缘份 。佛菩萨都是平等的,是我们对佛菩萨有分别,这是肯定的 。我们要求平安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拜观世音菩萨;我们要往生的时候,赶紧念阿弥陀佛;我们要超度,靠地藏王,是不是?自然他会想起这些菩萨 。实际上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但是我们众生他有分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不可能说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忽然间有哪一天有一个善知识说,“好啊,某某,你条件很不错,跟我去学 。”如果遇到这种的情况,是不太可能的,甚至说是非常稀有,如果遇到这种状况,大部分是骗子,是不是?这是真的 。社会上面的这些,假的僧尼,假的活佛很多,是不是?就是这样子的,不可能了 。为什么呢?如果我们自己有真正的这种戒定慧熏修的工夫,自然而然门庭若市,这是肯定的,你就是坐在那里,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人来学,不要到外边去找人,这是肯定的 。他跟众生有缘,他到哪里,他随便一说话大家都愿意听,他不会说来拉客人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五、求法,依止善知识闻法的正确心态 。求法嘛,那什么叫做求法,是不是?我们没有求法的心,就变成说,我们这个善知识,要求弟子来学,这是颠倒,是不是?就变成要求你来学,所以我们自己要求法 。我们自己要求法,而不是说我们法师要求大家来学,法师求大家来学是法师求法,法师求什么法?法师求我们自己来实践佛法!就是作为一种集资粮的一种缘,而不是说大家来学佛法以后,好像来壮大你的势力,那都是一种非常错乱的 。就是你往往自己会以世俗心,来看待这个问题,就是说这个法师,这个庙是不是为了要壮大自己的势力,要做得很辉煌,这不一样的 。在表面看起来,也许说这个庙很热闹,那个庙人也很多,差不多,那么你可以用这种理论去解释,就是你可以这么去解释 。但是主事的人,他的发心你是不知道的,是不是?你那么简单地说,你要让它热闹起来,它就能够热闹起来;有时候你热闹起来,你要让它退温它退不掉,你相信不相信?你不来的话,会有更多的人来 。他这是一种心愿,这个佛菩萨的心愿,善知识的一种心愿 。我们在未成佛道以前,都是需要靠善知识的帮助,所以善财童子为什么五十三参 。五十三参,他不是乱参的,知道吗?比如今天他参某某善知识,某某善知识说,我就懂哪些,哪些,哪些,我就是懂这些,没有了,你再去找谁吧,那么你再去找谁啦 。而不是说我在这里学完了,那我自己随便再去找,它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也就是说,下一个善知识是经过前一个善知识的印可,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你肯定昏了头,这是绝对的 。为什么?我们天天这样乱跑,你能够找得出来哪个真,那个假?这样子的话,就是说,你第一个善知识,第一个老师所告诉你的佛法,本来你就没学好,还没学到手,你还不知道什么味道,然后呢,我们自己在外面再去瞎跑,怎么能够找得到善知识呢?怎么能够求得到佛法,根本我们自己在认识上面就非常成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具足这样子的一些条件,即便说有善知识在我们的眼前,他也不会告诉你,因为你这个程度不够 。很简单的,就在大学里面,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你这个学生的水平、程度够了,你是很高量的、指导的导师才会跟你讲,你不够的话,讲出来大家也听不懂,讲出来也就没有意义,这是肯定的事情 。那我们在一个学校当中,我们要能够听得到,我们要能够理解得了,这本身是需要条件的,需要资粮的,才是有办法 。所以我们对善知识的这种的理解,不要很简单地认为说,我只要对善知识比较客气一点,多讲一些好话,送一些好吃的东西,送两件衣服,再磕磕头 。这些都是世俗的客套,都是些表面的文章,表面一些功夫,善知识如果这么好骗的话,就不叫做善知识,是不是?那都很清楚啊,怎么回事,你不可能的,你骗不了,是不是?有时候也是随喜大家而已,不是那么一回事,随顺众生,你喜欢听什么就跟你讲,你不喜欢就不跟你讲,对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学习这个道次第,对这一点要有定解,没有定解就有非常大的麻烦 。没有定解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既无法又无人,善知识他就是人的一个代表,三宝的一个代表,我们要破我执、破法执,他就是靠这个来破除,这个邪执才有办法去掉,所有这些《广论》里面的教授,都是非常清楚和明了,我们绝对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教科书一样,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一课学完了,最后一课学完了,我们结业了,毕业了 。这个法法都是相通的,是不是,它每一个法类都是能够互相融贯的,都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一味的,只是我们学的时候就要这么一点一点去学,所有都是融通的,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都是内心的一个境界的写照和体现,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学,要用心去体会和领纳,然后来造作同三宝,师法友清净和合增上的业因 。—————————————————————————————————————-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大愿法师修法窍诀 如何修行 学诚法师,怎么独自修禅定

文章插图
学诚法师:学佛有没有什么方法和路子学诚法师:学佛有没有什么方法和路子?一个人、十个人、一百个人,这种业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的业力是非常微弱的,而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的业力就非常大 。我们每个人就像一颗火苗一样,星星之火,不小心被风吹灭了,灭了就不容易再燃烧起来 。1.共修的殊胜大家工作比较忙碌,但我们一个礼拜至少要有一次同学共修的机会,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内心善法的力量不断得到增强 。在家的时候,自己孤单单的一个人很难培养出来慈悲心,智慧和愿力也启发不出来 。久而久之,我们人的性格就会变得很孤僻,就不容易合群、不容易同别人相处,更不要说去帮助、利益人 。我们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都掌握不了,都做不好,怎么去成佛?怎样去自利利他?怎样来发菩提心、发大乘心?我们学大乘佛法跟学二乘是不一样的,很少有人说我们要学二乘 。我们都要学佛,学佛就是要成佛,很少有人说我们要学罗汉、我们要成罗汉 。既然我们要学佛,就要有学佛的方法和路子,照这种方法和路子去做,我们才能够成佛 。不然的话,我们对学佛的概念还没有弄清楚,如何来谈学佛?如何来谈成佛?我们要学佛,就必须要有很远大的目标,很高远的志向,要有很深刻的生命体验 。获取这些生命的体验就靠修行 。很高远的生命目标和志向,要靠我们的发心、发愿,才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内在的潜能 。我们不断发愿,内在的潜能就能够不断地被激发出来 。不忘发心,我们才不会迷茫,不会迷失自我,生命才会有方向;我们对佛法有真正的体会,这种动力才不会枯竭 。这是一体的,不可偏颇 。一个人、十个人、一百个人,这种业其结果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的业力是非常微弱的,而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的业力就非常大 。我们每个人就像一颗火苗一样,星星之火,不小心被风吹灭了,灭了就不容易再燃烧起来 。我们把这些火星,一点一点地集聚在一起,变成火把、变成火炬,它会永远在燃烧、永远在发光,能够永远照亮人世间,利乐诸有情,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道理跟一滴水放在大海里面永不干枯是一样的 。2.用身语意诠释信仰我们应如何来实践佛法,才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对佛法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让自己生命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刚才谈到信仰,信仰什么?信三宝,信业果 。业决定一切 。那么,如何来信三宝?如何来信业果?如何来信,不是仅仅指如何来认识业果的原理,如何来认识三宝的意义,而是要搞清楚信什么和怎么信,不仅是指怎么来认识信仰的对象 。信什么?我们怎么信?要用我们实际的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来诠释我们在信什么,我们怎么信 。否则的话,我们永远弄不清楚什么是信仰 。信仰,就是要在我们身语意三业当中去体现 。反过来说,我们身语意三业的一切,因为有信仰的基础和信仰的根本,所以我们的行为是不共世间的,我们的行为有特别的意义,我们的行为是趋向于成佛的 。只有用自己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来诠释佛法的时候,才能够真正转变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弯 。否则的话,我们自己还是自己,佛法还是佛法,两者永远不能结合在一起 。3.走佛菩萨开好的路佛法讲“普度众生” 。大乘佛法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去成佛,发大乘心 。大乘佛法在过去被比喻为一艘大轮船、一部大汽车 。我们要过大海,游泳是游不过去的,我们会掉到大海里死去 。这时我们需要靠轮船、车子的力量,需要佛法的力量 。然而,我觉得有比开车、驾船更好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建一座桥、修一条路,对不对?如果你建一座桥,大家在桥上走路也好、坐车也好,他就不会沉沦到苦海里;如果你开一条路出来,千千万万的人都不会迷路,都能够到达目的地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开路的人有时候比驾车的人更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路只有车,你车也开不出去,你怎么去开呢?我们今天能够学到佛法,都是因为过去的佛菩萨、祖师大德们为我们开好了这条路,所以我们才能够在这条路上学修 。这是有路了,我们看到路了,因为有路肯定就有目的地,我们照着这条路去走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4.常到三宝地充电有时候,我们自己的这部车子在路上出问题、出现不能跑的情况也在所难免 。汽车损耗、汽油不足……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那么汽油不足怎么办呢?就需要加油 。汽车损耗了就需要检修、维修,这样才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 。我们来到寺庙里对自己来说,就是在检修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整个身心检查、修理一遍,同时也在充电、加油 。只有这样,我们在整个佛法修学的道路上才能够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越走越不会迷失、不会停顿 。一次、两次充电是不够的,十次、一百次也是不够的,要永远去用功,永远去努力,永远去发心,永远去做 。如果你做一次却停留很久,内在的动力肯定会不足,肯定会下降 。三宝地如同发电站一样,里边有充足的电源,足够给每个人去充电 。所有的人都离不开三宝地,离不开三宝,离不开同行善友、善知识对自己的帮助 。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氛围,佛法就不容易得到很好的传承 。这种氛围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这要靠大家的力量,要靠大家的发心 。我们到庙里来修学佛法,不是来得到一两个很简单的概念 。佛法的概念,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在三宝地慢慢熏陶就会知道了,五乘佛法、戒定慧、贪嗔痴……都会知道 。我们不是来获得几个佛法的名言概念而已,整个实践过程是我们修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生活的核心部分 。
要如何修行才能成为释学诚这样的大和尚呢?深入经藏,广学佛法 。多拜访出家师父
大愿法师修法窍诀 如何修行 学诚法师,怎么独自修禅定

文章插图
学诚法师:什么是开悟和成佛学诚法师—从开悟到成佛人们常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大意是说,《楞严经》是讲开悟的,《法华经》是讲成佛的 。那么什么是开悟呢?什么又是成佛呢?两者又有怎样的关联呢?通常人们的认识是:开悟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见道的境地,而成佛,则是经过修道之后,证道的境地;因此,禅宗讲,悟后起修,修圆满了,也就成佛了 。这是书本上常有的答案,下面希望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佛法的很多名相,都比较艰涩难懂,或者说,即使我们理解它的意思了,但要想真正体悟到它的内涵,往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游泳吧 。我们向老师学习游泳,刚开始,老师为了让我们了解游泳的过程和其中关键性的技巧,总会有一些比较专业化的名词 。通过一番学习,终于大概明白游泳是怎么一回事情了,然后也能给别人讲出个一二三来,但这并不表示自己就真的会游泳了 。要想学会游泳,还非得下水去试一试,然后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经验 。实际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能发挥作用的,并不是学到理论,而是自己在游泳过程中不断摸索出的实际经验 。这些实际经验,当我们再去尝试描述的时候,就会比较生活化一些,比较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下面的分享,更多的是从生活经验的角度,而不是从纯粹理论的角度 。当然,即使是生活经验的角度,也离不开文字,所以还是希望从对文字的说明来契入 。先来看看“开悟”的“悟”字 。这“悟”字,是形声字,从“心”,“吾”声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的心” 。所以“开悟”,也就是“打开我的心” 。反过来讲,一个人没有开悟,也就是心没有打开,是封闭的 。那么被什么给封闭住了呢?被灰尘给封闭了 。被这些灰尘封闭以后的心,是什么心呢?就是妄心 。这个妄心,便是得失的心 。看看这个“妄”字,《说文解字》解释为“乱”的意思 。想想看,丢失了女儿,作父母的,内心能不乱作一团?这样看来,人之所以会有苦乐,就是因为有这些有得有失的妄心存在 。那么如何去掉这个患得患失的妄心呢?一般来说,学习了佛法,大家都知道,要想去掉妄心,就要通过修行,于是,参禅啊,念佛啊等等一些实修的法门便出来了 。实际上,修行就是要修掉这妄心 。可是这个“心”又在何处呢?当我们试图去找的时候,会奇怪的发现,根本找不到它,不知道它到底在哪里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找不到,又如何来修呢?这不是很让人着急的一件事情吗?不用着急,现在来看看《说文解字》对“悟”字的解释:悟,觉也 。而对“觉”的解释:觉,悟也 。这是很有趣的,也就是说,觉就是悟,悟就是觉,连在一起,便是觉悟 。这个“觉”字啊,一个“见”,一个学字头 。什么意思呢?从所见到的去学习 。所以这个“觉”,实际上为“悟”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也就是说,一旦当我们关注所见所闻的境界时,那颗没有着落的心,便开始有了落脚处 。从这个角度来说,“觉”是“悟”的途径 。所以我们常称二乘行者为“独觉”,自己一个人看到落花流水,就能开悟 。这个外在的所见所闻的境界,便是我们的所缘境,如果没有这个所缘境,我们那颗能缘的心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一旦我们要谈到修心,实际上就要选择明确的所缘境 。没有这个所缘的境界,修行就是一句空话 。这样一来,问题又产生了:我们那颗妄心的产生,就是因为耽著于外在的这些境界,现在想修行,还要借助这些境界,难道不是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 。有句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 。”问题从哪里产生,就要从哪里解决,逃避的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换句话说,同样一个境界,可以成为蒙蔽自心的障碍,也可以成为觉醒自心的助缘,到底发挥什么作用,就看我们自己的选择 。认识到要开悟,实际上要靠境界,现在再来看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境界 。之所以要说“选择”,实际上就是希望我们能过一个主动的人生,而不是被动的人生 。当然我们去选择,也有可能会选择不适合我们目前条件的境界,这样一来就选错了 。境界选错了,不但没有好结果,还会产生坏结果 。产生坏结果,也就是,不但我们不能觉悟,反而会越来越迷茫,人生越来越痛苦,生命的品质越来越低下 。先看传统的修行方式:参禅、念佛、持戒、诵经等等 。我们先来看看各自的所缘境界是什么呢?参禅,参的是话头;念佛,念的是佛陀;持戒,持的是戒相;诵经,诵的是经典 。那么这些修行方式所缘的境界,就是话头、佛陀、戒相、经典了,是这样吗?恐怕答案远没有这么简单 。如果不是这些,那么真正的所缘境界又是什么呢?实际上真正的所缘境,是所有有情众生,更确切一点说,是所有有情众生内心的惑业与苦乐问题,是众生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佛法的任何修行方式,实际上都是以众生的妄心为所缘境 。因为有妄心的存在,众生正遭受着无量的痛苦,因为不忍心众生受这种苦,而发愿修行 。以这样的内容为所缘境,人的修行就会有无限的动力 。实际上,在这个层次的生命境界里,自己和众生的生命是一体的,因为自己的心和众生的心都是相通的,自己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众生的问题解决也就有希望了;反过来,众生的问题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自利利他成为一体 。可以说,这种所缘境所对应的生命境界,是非常高的 。如果我们选择其中相应的修行方式,能够坚持修下去,而且慈悲心越来越能够开显出来,说明这个所缘境对我们而言是合适的 。否则,就是有点脱离自己的实际了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该怎么办呢?那就要退而求其次,在做人做事上下功夫 。大家知道,传统的修行方式,直接面对的都是佛法僧三宝的境界,这也要求我们内在有相应的境界,否则,效果就不会太明显 。所以,当我们修行不见长进的时候,就要考虑将目标放低,放低到自己目前可以达到的水平,在生活中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这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不容易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看做事 。什么是“事”呢?《说文解字》中说:事,职也 。职,就是职务、职责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职”呢?《说文解字》中说:职,记微也 。从字的组成上来看,就是非常认真地听对方讲话,唯恐遗漏任何细微之处,记下来后,就能做到尽职尽责 。这样一看就知道,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同样是一件事情,交给不同的人去做,其结果往往都是大相径庭 。有的完全背离你的意思;有的虽然没有背离,却也遗漏不少;有的却能非常漂亮的完成工作,还能考虑一些你所没有考虑到的 。很多佛弟子在学习佛法之前,行动力还挺强,上面布置一件任务,都能很快的去落实;但学了佛法以后,行动力开始变迟缓了,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满脑子都在考虑什么意乐啊,什么因果啊,总之谈了一大堆,行动的时候,就是没有力量 。这种情况,不管你佛法理由说的多么好,都很难让人产生信任感 。再来看看做人 。什么是“人”呢?有一种说法,说:人,仁也 。也就是说,当我们谈到做人,实际上并不是孤立地看你这个怎么样,而是从你如何对待周围的人上,来观待你这个人做人如何 。如果我们总是感觉自我良好,结果周围的人对我们意见一大堆,也就是说,我们给周围人已经带来很大的扰乱,乃至痛苦,而我们自己还不知道 。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人做的就实在是太失败了 。做人,实际上就是要培养我们对周围人苦乐感受的敏感程度,时时刻刻能把周围人的苦乐放在心里,而不是一直陷在自己的感受里面拔不出来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对周围的人就会越来越没有感觉,越来越麻木,最后就会觉得,别人的好坏给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然后,这个人就会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 。从上面的描述来看,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实际上都有明确的所缘境,这个所缘境非常具体,对一般的人来说,都具有可操作性 。只要我们愿意,在这两个方面总能不断改善,不断进步 。然后办事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接人待物就会越来越懂得礼貌 。古人说:能者在职,德者在位 。每件事情都能够尽心尽力去做,自然会有好的职务;每次接人待物能够懂得尊重别人,自然会有好的地位 。人若能这样踏踏实实地用功,那颗妄心自然慢慢消减,那颗真心自然慢慢开显,这样一直努力下去做到极限,是什么境界呢?也就是说,智慧到了极限,慈悲到了极限,当然,那就是三界法王,也就成佛了 。
学诚法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迷茫,不执着
大愿法师修法窍诀 如何修行 学诚法师,怎么独自修禅定

文章插图
学诚法师:学了几年佛,为何道心反而日渐退失今天我们来讲讲修行佛法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情况 。在佛门里有不少人,尤其是信仰比较好、道心比较好的一些佛教徒,学了几年以后,信仰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巩固,反而有减弱、退化的现象;道心不仅没有越来越得到增长,反而日渐退失 。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一些问题,更是常常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事,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本身 。我们学了佛法,应该要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能够脚踏实地,走好路子,走稳路子,这样才是正确的 。上述问题的产生,以及问题程度的加重,原因很多 。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修道的方法、途径和次第,难以入门,难以一门深入,把信仰佛法当成一种通俗的民间信仰 。很多民间的神庙里供了很多神,这些神也能够起到保护、庇佑的作用 。我们信仰佛教,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不仅仅为了要解决我们眼前的小问题 。如果仅仅是解决眼前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普通的神,甚至世间上的那些善人,都是能够做得到的 。我们信佛、学法、修道是有它不共的意义的,要从无限生命来审视信佛、学法、修道 。有些人信仰建立不起来、退失道心的原因,是对佛法的闻思不够,因为不能很深入地对佛法进行听闻和思维,要进行很深入的修行,难度自然就很大 。有些人信仰淡化、退失道心的原因,是实修方法不对路 。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但是越修越苦,越修越难以体会到佛法的乐趣、佛法的作用 。自己想修行,与怎样好好修行是不同的 。自己想修行仅仅是一个发心,内在的自我要求,如何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次第、有步骤地认真去修行,又是一回事 。有些人信仰淡化、退失道心的原因在于慢心、懒散的习气不能得到调伏和对治 。因为我们的慢心在起作用,内在的对于人事物、对佛法执著的力量非常强;因为慢心的缘故,自然而然将佛法拒之于自己的心外,将自己拒之于佛教的门外 。因为懒散的原因,我们不能专注,我们不能专心,我们不能把有限的、宝贵的、片段的时间很好地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面去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可以做得到?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为什么能够做得到?佛陀看到了老病死这样的生命黑洞,感到无比震撼,为了要寻找出离生死、究竟解脱的菩提大道,毅然决然地放下自己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成就,以自己的整个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 。对比我们自己,我们能不能以整个生命、身心的一切,像佛陀一样来实践佛陀的教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谈得上一步一步向佛陀学习 。整个的身心、整个的生命,这是代表一切的 。我们学佛法,不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要真正下决心去学习,否则我们只是美其名曰来学习佛法,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