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营收增五成、但客户单一且年亏损超8亿,寒武纪前路坎坷

投稿|营收增五成、但客户单一且年亏损超8亿,寒武纪前路坎坷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杨剑勇
作为身处AI芯片热门赛道上的寒武纪 , 营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格局 , 只是营收过于依赖单一客户 。其中 , 2021年第一大客户占总收入比重超六成 , 前五大客户更是占总收入比例更是接近九成 。年报显示 , 2021年营收7.21亿元 , 同比增长57% 。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其贡献了4.5亿元的营收 , 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2.46% , 且前五大客户所占比例为88.6% , 为此遭监管问询 。
投稿|营收增五成、但客户单一且年亏损超8亿,寒武纪前路坎坷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寒武纪公众号
昆山智能计算中心回款已逾期 , 寒武纪计提5%比例的坏账准备年报显示:2021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收入4.56亿元 , 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3.19% , 主要系中标昆山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 。根据前期公告显示 , 寒武纪于2021年11月30日中标昆山智能计算中心项目 , 并于12月13日完成合同签署 , 合同总金额5.09亿元(含税) , 提供含智能加速器、计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算力平台软件等软硬件产品 , 交付期限为合同签署后15日内 。截至报告期末 , 该合同已履行完毕 , 对应客户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33亿元 。
能看出 , 寒武纪来自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营收主要来自昆山智能计算中心项目 , 贡献了4.5亿元年度营收 。换一句话说 , 一个客户支撑起了寒武纪智能计算集群业务板块 , 也是支撑整个营收核心所在 , 但这一个客户应收账款巨大 , 导致寒武纪2021年末应收账款较2020年末大幅上升 , 且根据谨慎性原则 , 已按坏账计提政策计提5%比例的坏账准备 。
同时 , 也引起监管问询 , 确认其收入的合理性 。寒武纪回复称 , 公司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包括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的销售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 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 。根据合同的约定 , 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按合同所列产品清单向昆山投资发展公司交付了全部产品 , 且交付产品的名称、配置、数量、质量、技术指标经昆山投资发展公司验收确认 , 与合同约定相符 , 符合合同约定的产品验收标准 。2021年12月16日昆山投资发展公司出具了验收合格证明 , 公司以该时点确认收入4.5亿元 。
与此同时 , 声称也符合同行业同类业务处理情况 , 包括列出旷视科技、当虹科技同类型公司进行对比 , 寒武纪指出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履约义务并确认收入与对比公司类似客户的业务签约情况及收入确认时点基本一致 , 符合客户所处行业的特点 , 不存在重大差异 。但这也带来了应收款压力 。
寒武纪与昆山投资发展公司在合同签订后7日内 , 支付了合同总价款的30% , 即人民币1.53亿元;产品验收合格后90日内 , 支付合同总价款的65% , 即人民币3.3亿元;合同总价款的5%作为尾款 , 于产品质保期满后7日内向乙方支付 。按照合同约定 , 昆山投资发展公司应向寒武纪支付前两笔应付款 , 共计4.83亿元 , 目前只收到第一笔货款中的1.5亿元 , 其余3.33亿元暂未回款 。在回复监管问询函中 , 寒武纪指相关款项预计待疫情稳定后进行支付 。但该笔应收账款已逾期 , 寒武纪根据谨慎性原则 , 已按坏账计提政策计提 5%比例的坏账准备 。
其它产品线营收规模并不亮眼 , 但边缘产品增速惊人值得一提的是 , 寒武纪主要有边缘产品、云端产品、智能就按集群、IP授权等业务线 。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作为最大营收板块 , 占总收入的63% 。而其它产品线的营收规模并不是很亮眼 , 尤其云端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其他业务营收存在下滑尴尬局面 。云端产品线在2021年营收规模为8023万元 , 同比下降6.98% 。寒武纪回复问询函中表示 , 英伟达的GPU芯片和加速卡产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 其占据国内云端智能芯片市场的90%左右 。
【投稿|营收增五成、但客户单一且年亏损超8亿,寒武纪前路坎坷】IP授权及软件的营收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 2021年度营收687万 。要知道 , 这一板块曾是寒武纪收入核心来源 。在此之前 , 华为是寒武纪最大单一客户 。依据早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 , 仅对华为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规模分别为771万、1.14亿、6365万 , 尤其2017年与2018年总营收几乎都来自华为 。由于未与华为达成新的合作 , 来自终端智能处理器 IP 授权业务直线下降 。
相比其它产品线 , 边缘产品线增速惊人 。2021年 , 思元220智能芯片及边缘智能加速卡实现出货量快速增长 , 且是寒武纪第一款年度出货量近百万片的产品 , 从而驱动边缘产品线营收再2021年同比增长741% , 达到1.75亿元 。当然 , 某智能物联网公司贡献了1.3亿元营收 , 占比74% 。边缘智能芯片产品在关键头部客户实现了规模化出货 , 但寒武纪表示 , 在未来 , 随着越来越多国内外厂商进入该领域 , 竞争日益激烈 , 对公司的市场份额构成一定威胁 , 公司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面临着市场推广与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
AI芯片持续烧钱 , 不计成本投入致寒武纪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2021年 , 寒武纪营收同比大增五成以上 , 核心依赖于昆山智能计算中心项目 。虽然有3.3亿元的应收款带来巨大压力 , 但使得全年营收维持高增长态势 。遗憾的是 , 营收高速增长并未给寒武纪创造更高的利润 , 反而亏损进一步扩大 。2021年全年亏损8.25亿元 , 同比亏损扩大3.9亿元 , 亏损扩大89.66%;扣非亏损更是高达11.1亿元 , 且近五年累计亏损超过28亿元 , 以及还将存在持续亏损风险 。
对于2021年亏损扩大的情况 , 寒武纪指出 , 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 ,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 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保持公司研发团队稳定 , 在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大幅增长 。2021年 , 研发投入达11.35亿元 , 与去年同期增长47.8% , 研发投入占营收收入比例157.5% 。
营收无法覆盖研发投入 , 可以看出寒武纪不计成本搞研发 , 其研发人员薪酬更是惊人 。年报数据显示 , 2021年 , 寒武纪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则超60万元 。寒武纪称:研发投入和对人才的股权激励是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而进行的投入 , 是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 , 从长期来看亦是公司实现亏损收窄并实现盈亏平衡不可或缺的投入 。
未来 , 寒武纪将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力度 , 深耕行业客户 , 加速场景落地 , 争取营业收入的增幅高于研发投入的增幅 , 以增加收入来降低亏损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额外要指出的是 , 寒武纪云端智能芯片和加速卡的主要竞争对手为英伟达的对标产品 。在软件生态方面 , 英伟达凭借长久以来的经验积累以及产品推广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软件生态 , 用户对其产品接受度较高 , 形成了一定的用户习惯 , 给寒武纪产品的导入带来了一定的迁移成本 。
寒武纪所处的芯片赛道上 , 汇聚了英特尔、英伟达、ARM等芯片大厂 , 与这些芯片巨头相比 , 寒武纪整体规模、资金实力、研发储备等存在较大差距 。尤其英伟达是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导者 , 包括微软、谷歌、Meta等全球科技巨头们均依赖于其来训练AI , 带动市场对英伟达AI的需求激增 。
在超大规模和云扩展的推动下 , 使得英伟达数据中心板块营收不断创纪录 , 且今年第一季度取代游戏成为最大业务板块 。目前 , 寒武纪推出了云端推理思元270、边缘推理思元220、云端训练思元290 , 还有推训一体思元370等芯片 。其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 , 已与包括阿里巴巴等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的多个业务部门进行了深入合作 。
最后5G、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下 , 近年来信息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 数以百亿的各种智能设备部署在各个角落 , 对芯片需求强劲 , 从云端到网络再到边缘侧 , 能带来百亿美元市场机遇 , 为芯片厂商释放新增长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