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速递|新股发行减少三成,A股IPO节奏放缓,下半年有望提速? | 科股头条

【IPO速递|新股发行减少三成,A股IPO节奏放缓,下半年有望提速? | 科股头条】IPO速递|新股发行减少三成,A股IPO节奏放缓,下半年有望提速? | 科股头条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以来,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有所放缓 。疫情反复、破发频现,阻碍了上市的步伐 。
截至6月7日,今年沪深两市一共有146只新股诞生,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18只,同比减少超三成;整体IPO通过率由去年同期的89.05%下降至87.12% 。此外,年内有14家企业IPO被否,105家企业撤回IPO申请,其中6家于上会前夕紧急撤单 。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市场主体融资预期转弱,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企业拖慢融资上市进度,是导致IPO发行节奏放缓的原因 。但整体上看,IPO常态化发行趋势不变,发行节奏的快慢是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 。
专家预测,随着下半年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实体经济复苏,市场主体资本化上市的愿望变强,下半年IPO有望提速 。特别是北交所,有望迎来一轮IPO热潮 。
新股发行减少三成,IPO通过率降至87%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今年一共有146只新股上市,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18只,同比下滑33% 。
从核发数量来看,今年1-5月证监会核发IPO数量为126家,较2021年同期(228家)下降44.7% 。其中,主板核发数量下降最多 。今年1-5月,主板核发IPO数量为22家,较去年同期下降67.7%;创业板核发IPO数量为57家,较去年同期下降30.5%;科创板核发IPO数量为48家,较去年同期下降40.8% 。
IPO速递|新股发行减少三成,A股IPO节奏放缓,下半年有望提速? | 科股头条
文章图片

2022年1-5月证监会核发IPO数量,来源Choice数据
IPO速递|新股发行减少三成,A股IPO节奏放缓,下半年有望提速? | 科股头条
文章图片

2021年1-5月证监会核发IPO数量,来源Choice数据
从保荐机构来看,36家券商通过率为100%,但仍有12家通过率不足80%,其中2家券商IPO审核通过率为0 。
从过会情况来看,截至6月7日,A股今年已有203家企业首发过会,暂缓表决和取消审核的有16家;同时,14家企业上会被否,占审核公司总数的6.01%,而去年同期仅为10家;整体IPO通过率由去年同期的89.05%下降至87.12% 。
“IPO发行增速放缓的根源在于需求端,市场主体对于融资发展的预期转弱,这是比现实层面更严重的问题 。”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在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多以来,很多行业政策调整,给企业经营发展方向造成更多的不确定性 。
例如去年平台经济反垄断以及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让很多市场主体产生理解性的偏差,再叠加当前的疫情因素,一些企业经营受挫、利润下滑甚至亏损,无法满足上市财务要求,最终不得不终止申报 。
此外,张奥平还指出,股权融资、股改上市等很多工作都需要在线下进行,而尽调、出差受到疫情影响没办法完成,这些都在客观上拖慢了上市发行的进度 。
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在股市低迷、新股大面积破发背景下,不排除部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选择观望 。该人士指出:注册制下IPO实行市场化发行,发行节奏波动与上市后破发与否,都是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 。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年内沪深两市已有38只新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60只新股最新收盘价出现不同程度跌幅,其中跌幅最大的已超55% 。
14家企业IPO被否,6家上会前撤单监管部门一再明确现场检查力度,但仍有企业坚持“带病闯关” 。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中健康桥、红星美羚、青蛙泵业等14家企业未通过上市委审核 。
IPO速递|新股发行减少三成,A股IPO节奏放缓,下半年有望提速? | 科股头条
文章图片

14家IPO被否公司,数据来源:Wind
6月2日,中健康桥首发上会未通过,成为今年第14家上会被否的企业 。此前,中健康桥曾于5月12日上会,当时被暂缓表决 。此次再度被否,意味着中健康桥IPO之路就此终结 。中健康桥被否的原因,或与企业发展独立性、信披质量等有关 。
4月14日,大丰农商行发审未通过,成为A股首例IPO被否的银行股 。此前,发审委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具有较为全面的竞争力,以及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下,如何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相关风险因素是否充分披露等 。
与此同时,紧急撤回IPO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A股今年已有105家企业撤回IPO申请,撤单高峰期集中在2-3月 。
从具体撤单时间来看,多发生在问询过程中,也有少量公司选择在上会前夜撤回申请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盛时股份、冰峰饮料、上房服务、赛克思、亚科股份、青松医药6家公司在上会前夕撤回IPO 。
5月25日,发行监管部发布公告显示,因盛时股份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取消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60次工作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此时距离盛时股份上会仅剩一天时间 。
招股书显示,在报告期内,盛时股份多次大笔现金分红 。2018-2020年,公司分4次向所有股东分配利润合计11.6亿元 。监管要求其说明,分红后以募集资金进行补流的合理性、必要性,是否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是否存在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况 。此外,盛时股份对亨得利品牌的依赖性,也令监管质疑其是否存在独立性缺失问题 。
同样“临阵脱逃”的,还有号称“国产汽水第一股”的冰峰饮料 。
2022年5月18日,发审委发布公告称,因冰峰饮料撤回申报材料,故取消对其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这也意味着冰峰饮料排队超过11个月的IPO之路就此终止 。对此,冰峰饮料回应称,融资计划有所调整,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决定暂缓上市进程 。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IPO撤单率高或与现场检查有关 。注册制背景下,开展现场检查是严格实施IPO各环节全链条监管的重要举措 。
关于上会前夕主动撤回IPO的原因,知情人士向钛媒体App透露: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存在合规方面的瑕疵,甚至是“带病闯关”,这种在IPO审核中,一般会被预审员建议撤销;另一种情况是,由于IPO从申请到过会有时间差,企业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和自身情况判断可能无法顺利过会 。例如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停滞、业绩不达标等 。
对于“带病”IPO,监管部门一直密切关注,多次强调杜绝“一督即撤” 。2021年7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明确进一步扩大现场检查和督导面,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对收到现场检查或督导通知后撤回的项目,证监会及交易所将依法组织核查 。近期,证监会一次性披露了12张投行业务违规罚单,其中多个涉及首发保荐项目违规 。
下半年IPO有望提速6月7日,证监会表态,将做好全市场注册制规则修订和发布等工作,完善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功能和定位,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落地 。在市场可承受的条件下,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的力度和节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上市融资 。
此前,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 。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推进,IPO和再融资将保持常态化趋势,下半年IPO发行节奏放缓形势有望扭转 。
张奥平认为,随着国内奥密克戎疫情进入到常态化防控阶段,一些原计划在上半年完成IPO事宜的公司,延期至下半年,或将产生一个IPO的集中爆发期;此外,实体经济的好转,带动大量中小微企业复苏,从而令更多市场主体重拾融资信心 。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于5月20日发布通知明确,对2022年业绩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申请首发上市的企业,在符合板块定位及发行上市条件的前提下,经中介机构核查情况属实且不对持续盈利能力或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相关审核或注册工作正常推进 。2022年年底前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实施专人对接、即报即审、审过即发 。发行人的反馈意见、审核问询回复时限可延长3个月,告知函回复时限可延长1个月 。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在下半年会进一步提升IPO市场活跃度,或对整体市场爆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根据中金公司研报,北交所细项制度的逐步落实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开展,正式亮相时间较大概率是在2022年年中至下半年 。此前市场预测,精选层之外,北交所还有超10000家的后备“选手” 。
安信证券研报指出,5月份以来,北交所新股发行上市速度已有所加快 。从投资者申购情况来看较为稳定,平均中签率约为千分之四左右,每家平均吸引13-19万户投资者参与打新 。此外,2022年第二次创新层进层实施工作已完成,共计322家公司,为北交所新增一批生力军 。该机构预计,北交所后期新股发行将回归正轨,建议投资者关注“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企业 。
“北交所把企业上市的门槛大幅降低,让广大中小民营企业看到了希望,一定会大幅提升整个资本市场IPO的数量 。”在张奥平看来,科创板创业板市场,大概率不会再像注册制红利刚释放的阶段,有大量企业蜂拥而至 。未来北交所将会成为中小企业实现资本化上市的蓄水池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孙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