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市值超200亿,持续亏损的云从何时实现盈利?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杨剑勇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及广泛应落地,使得AI独角兽们得到快速发展,并在聚光灯下备受业界关注 。其中,商汤、旷视、云从与依图作为AI四小龙更是吸睛无数 。当然,对于AI独角兽来说,当前最迫切的就是商业落地与变现,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尤为重要 。毕竟长期亏损,倘若无法以适当条件获得足够资金,其发展可能受到重大且不利影响 。由此,AI独角兽们需要不断融资,并将融资渠道转向科创板等资本市场 。
于是,在过去一年,AI企业呈现扎堆IPO现象,先后有云知声、依图、云从、云天励飞、格灵深瞳、旷视、商汤等纷纷勇闯资本市场 。云知声与依图相继终止以外,旷视、云天励飞处在提交注册阶段,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 。但商汤、格灵深瞳、云从科技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而商汤与云从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 。
商汤集团以3.85港元的发行价募资55.52亿港元,当前价格为5.85港元,相较于发行价上涨52%,市值为1960亿港元(约1671亿元人民币) 。作为备受关注的AI独角兽之一的云从科技登陆科创板首日大涨39%后,近8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05%,当前市值为234亿元 。那么,这家AI独角兽成色几何?
首先,云从募资大幅缩水超五成,陷“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根据招股书显示,云从拟募资37.5亿用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实际募资17.28亿元,扣取发行费用,募资净额为16.27亿元 。相比预期减少20亿元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有失必有得,相比超募的格灵深瞳大幅跌破发行价不同的是,云从科技因定价较低,为投资者留出获利空间 。当然,市场是存在风险,特别是融资融券会加剧价格波动 。
其次,高成长背后仍然面临持续亏损的尴尬局面 。云从营收由2017年的6543万,增长到2021年10.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1.7% 。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67% 。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长率依旧稳健,只是从盈利来看,前景担忧,过去三年亏损超超20亿元 。2019年至2021年期间,分别亏损6.396亿元、8.129亿元、6.321亿元,截至2021年末,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2.16亿元,存在大额未弥补亏损 。
2022年第一季度亏损1.158亿元,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有所收窄 。云从指出,若未来一定期间面临市场激烈竞争出现主要产品价格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研发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人工智能行业政策出现不利影响、下游行业需求显著放缓等不利情况,短期将无法盈利,未弥补亏损将持续扩大 。有意思的是,根据测算,云从预计盈利时间点将会在2025年 。
【投稿|市值超200亿,持续亏损的云从何时实现盈利?】
文章图片
截自云从招股说明书
根据未来实现盈利所依据的假设条件,云从预2022-2025年营业收入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复合增长率为33.60%,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16.82亿元、25.01亿元、32.27亿元和40.11亿元 。当2025年预计在营业收入达到40亿左右,综合毛利率水平保持在50%左右,同时期间费用增长率保持持续稳定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可实现盈利,预计为1.77亿元 。
额外要指出的是,这是云从根据自身经营计划及扭亏为盈的具体条件假设作出的初步测算数据,不构成公司的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 。但相比其它AI独角兽而言,云从这一预测显然能看到预计盈利时间,尽管营收保持强劲增长格局,但盈利是AI独角兽们当前最大难题 。主要人工智能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高 。整体来说,商业落地能力以及巨额亏损是争议焦点,还要面对科技巨头竞争,AI独角兽们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
不仅云从面临巨额亏损,包括已上市的商汤、格灵深瞳、寒武纪等AI独角兽,亏损日益扩大 。2021年,商汤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36%,年度亏损171.77亿元,过去四年间,累计亏损超377亿元 。其中,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亏损34.32亿元、49.67亿元、121.58亿元 。当然,巨额亏损中主要源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 。2021年经调整EBITDA亏损为14.18亿元,近四年经调整亏损总额超34亿元 。
2021年全年,寒武纪亏损8.25亿元,同比亏损扩大3.9亿元,亏损扩大89.66%;扣非亏损更是高达11.1亿元,且近五年累计亏损超过28亿元,以及还将存在持续亏损风险 。2018年至2020年,格灵深瞳亏损分别为7455万元、4.18亿元、7820万元,2021年全年亏损预计为6841万元,近四年年累计亏损6.4亿元 。持续性亏损是最大难题之一,亏损不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亏损额也惊人 。还有旷视科技、云天励飞等同样也处在亏损局面下 。
最后,人工智能前景广阔,只是通往“诗与远方”的人工智能道路上,商业应用场景将是AI独角兽核心 。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玩家们,最终比拼的是技术落地能力,这也是衡量AI实力重要依据 。伴随各界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将有所增加,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人工智能企业在帮助各界更快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同时,也将会有望获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红利 。
在商业进程中,AI独角兽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这主要是得益于各界对人工智能技术需求旺盛,至此AI独角兽们营收上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另结合IDC所发布的《2022年V1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显示,全球AI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885.7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增至2218.7亿美元 。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市场,IDC预计到2025年,中国约占全球总规模8.3%,位列全球第二 。随着AI应用的不断落地,中国市场规模将以24.4%的CAGR增长,有望在2025年超过184.3亿美元 。
推荐阅读
- 投稿|黯然失色的乐信未来何去何从?
- 投稿|哈啰下的新“棋局”,摇摆不定
- 投稿|企鹅电竞停步,虎牙也难行
- 投稿|「混合办公」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办公空间?
- 投稿|夜宵“顶流”小龙虾不香了
- 投稿|寺库加速陨落,二手奢侈品电商离春天还有多远?
- 投稿|京东守美团攻,一场新的零和游戏已就绪
- 投稿|老板之后,方太能否脱困厨电困局
- Python Numpy库教程(超详细)
- 投稿|抖音电商的天花板,已然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