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松动的政策能让旅行社在暑假“咸鱼翻身”吗?

【投稿|松动的政策能让旅行社在暑假“咸鱼翻身”吗?】投稿|松动的政策能让旅行社在暑假“咸鱼翻身”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闻旅 , 作者|X 姐
跨省“熔断”机制精确到县的政策调整 , 让接连受挫的旅行社在暑期来临前看到了一丝希望 。
不久前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 , 明确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县(市、区、旗)和直辖市的区(县) , 立即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进出该地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这是首次将跨省游“熔断”政策的行政单位从省(区、市)调整为县(市、区、旗)以及直辖市的区(县) , 意味着自去年8月开始实施的跨省游“熔断”机制进入了更加精准化的新阶段 。
看似终于“放宽”的政策 , 对于疫情之下被精准狙击的旅行社业务究竟能否真正起到实质性的提振作用?旅行社们又将如何在暑期游的高峰大展拳脚?
旅行社的日子格外“难”数月前 , 一封《苏州市旅行社行业请援呼吁书》将地方旅行社真实现状呈现于人前 , 引发行业共鸣 , 当地超90%旅游社已无法支付次月员工工资、社保基金、房租 , 其惨状至今仍旧令人记忆犹新 。
疫情进入第三年 , 旅游其他细分领域 , 如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等或多或少均有回暖迹象 , 甚至露营旅游掀起了热潮 , 常霸C位 , 但唯有跟团游业务一直受政策限制影响 , 用“一潭死水”来形容多少有些绝对 , 但也基本八九不离十 。这样的境遇 , 让旅行社苦不堪言 。
且不说规模较小的地方旅行社 , 即便如家大业大的老牌旅行社——和平国旅也扛不住疫情的打击 , 至今高挂在北交所无人问津 。
此前 , 文旅部曾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 , 2021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1857.16亿元 , 营业成本1769.04亿元 , 营业利润-55.34亿元 , 利润总额-53.44亿元 , 本年应交税金总额22.47亿元 , 旅游业务营业收入1467.48亿元 , 旅游业务营业利润-3.00亿元 。
根据报告 , 2021年度全国旅行社资产总计为2249.16亿元 , 其中负债总计1886.71亿元 , 所有者权益总计362.45亿元 。2021年资产总计较2020年有所增长 , 主要是部分企业集团内部通过企业关联交易、资产划拨、文旅集团并购重组等方式 , 将部分资产注入旅行社业务版块 , 使旅行社资产出现增长 。
另有景鉴智库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 , 中旅旅行总收入38.55亿元;中青旅旅行社总收入5.04亿元;中国康辉、神舟国旅总收入16.19亿元;众信旅游的旅行社业务总收入2.50亿元;凯撒旅业的旅行社业务总收入2.10亿元;广之旅旅行社总收入7.35亿元;云南世博集团下9家旅行社总收入为2.19亿元 。以上旅行社2021年全年营收共计73.83亿元 , 与2020年相比 , 市场进一步萎缩 。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资深导游睿睿告诉闻旅 , 疫情暴发至今 , 他周围的同行们绝大多数选择转行 , 这些人要么去售楼处 , 要么去当网约车司机 , 还有的就是在家里啃老本儿 , 就连他自己也是一边做代购 , 一边苦熬等待跟团游回暖 。
事实上 , 闻旅在发稿前联系了不少从前在旅行社工作的产品经理或市场从业者 , 想从他们口中了解当下旅行社最真实的状况 。然而 , 这些曾奋战在旅行社一线的旅游人们多数也早已离开行业 , 其中一部分人选择了电商赛道 , 称尽管电商平台也很内卷 , 但总比“饿死”强 。
提振作用有 , 但不强在众人的苦守中 , 一纸关于跨省“熔断”机制精确到县的政策调整的《通知》令旅行社燃起了些许希望 。《通知》显示 , 跨省游“熔断”范围由省级调整为县级 , 更精准的“熔断”机制或将促进了各地旅游市场流动性的恢复 。
今年以来 , 各地疫情起伏反复 , 旅游市场明显比去年冷清 。文旅部数据显示 , 端午假期全国国内出游7961.0万人次 , 同比下降10.7% , 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 , 同比下降12.2% , 比起清明、“五一”假期有所恢复 。另据携程发布的《2022端午假期旅行大数据》 , 端午假期总订单量相较清明假期增长超三成 , 酒店和门票预订量较清明假期增长两位数 , 国内跨省团队游在跟团游业务中的占比接近80% , 比清明假期增长超过20% 。因此 , 有从业者认为 , 旅游市场已经出现回暖信号 。
广之旅总裁赵文志在接受闻旅采访时称 , 自5月22日广东湛江本轮最后一个中风险地区清零后 , 跨省游业务就开始逐步恢复 , 伴随着文旅部“熔断”机制调整利好的带动 , 越来越多市民游客把出行方向转到省外 。赵文志认为 , 跨省游的恢复 , 对企业业务拉动效果比较明显 。以端午假期为例 , 广之旅首波跨省动车团队分别前往云南、福建、桂林等地 , 节后飞机团也陆续出发 , 江西、贵州、湖南、湖北、新疆、安徽等地为热门目的地 。
实际上 , 尽管《通知》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行社的跨省游业务 , 但具体到各个省市又有不一样的情况 。比如 , 首先响应上述《通知》的是河南 , 河南文旅厅发布通知 , 鉴于目前河南省全域为低风险地区 , 即日起 , 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随后 , 湖南、贵州、浙江等地陆续跟进 , 相继官宣恢复了当地的跨省游业务 。加上之前的已经官宣恢复的广西、福建、广东、黑龙江、山东、甘肃、江西 , 全国十几个省区陆续官宣恢复了跨省游 。
“目前 , 我们的跨省游业务还是完全暂停的状态 。”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告诉闻旅 , 现阶段 , 北京旅游委暂未发布旅行社可以恢复跨省游业务的通知 , 因此 , 众信现在只有北京本地有周边游这样的旅游产品 。
另据深圳市万众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肖薇介绍 , 尽管政策已相对放宽 , 前来咨询跨省跟团游业务的消费者也明显增多 , 但整体而言 , 仍未超出预期 。
而对于《通知》中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 , 对于疫情打击下的旅行社业务能否起到实质性的提振作用 , 从业者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
赵文志认为 , 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调整 , 除了改变了疫情对旅行社跨省业务的影响范围 , 更重要的是在社会面形成了一种更为防控更为精准、科学的氛围 , 对游客出游心态的改变有积极作用 , 这将直接导致有更多省份愿意重启跨省游 , 对行业会产生实质性的提振作用 。
“提振作用肯定会有一些 , 但是短期内看不到非常大的明显作用 。”肖微告诉闻旅 , 一方面 , 《通知》中添加了“非必要”的措词引导 , 消费者的出游需求并没有被激发出来 , 另一方面 , 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势需要一定时间来复苏 , 而旅游作为娱乐消遣行为的需求也相应减弱 。
在李梦然看来 , 《通知》的发布意味着上级主管单位十分关注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但是对于整个旅游行业来说 , 其本身并不属于刚性需求的行为 , 因此 , 即便发布这种精准到县的措施 , 对于整个旅游业的提振来讲 , 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但不能完完全全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
李梦然进一步指出 , 游客的出游信心需要逐步建立的 。以北京市场为例 , 恢复堂食后 , 给予了北京旅游市场极大的信心 , 但当新一轮疫情暴发后 , 游客的出游热情瞬间被浇灭 。“游客的出游欲望是动态的 , 会随着疫情的形势而改变 , 虽然现阶段能够精准到县 , 但游客出游一定会从大局出发 , 再加上返京之后是否需要居家隔离的情况也很难定 , 因此 , 不少游客并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只有全国疫情和环境都向好 , 旅游市场才有望一步步缓慢恢复 。”李梦然无奈地说 。
可见 , 跨省游能否真正“游”起来 , 除了《通知》整个的政策基调外 , 关键还得看地方政策 , 不增加低风险地区人员出行难度 , 让政令尽量在地方层面统一 , 才是跨省游复苏的关键 。
综合统计数据、市场信息和综合研判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 , 旅游经济虽然还没有迎来全面复苏和系统回升的新格局 , 但是消费意愿和产业信心稳步回升了 , 旅游经济的基本面稳住了 。端午节假期可能成为2022年度旅游经济运行止跌回升的转折点 , 并为暑期和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奠定稳中向好、好中向优的市场基础 , 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摄图网
如何抓住暑期旺季 , 打好“翻身仗”?随着全国高考、中考相继落下帷幕 , 一年一度的毕业旅行及暑假旅游也即将拉开序幕 , 进一步释放旅游市场或将逐渐复苏、回暖的信号 。
在戴斌看来 , 旅游经济虽然还没有迎来全面复苏和系统回升的新格局 , 但是消费意愿和产业信心稳步回升了 , 旅游经济的基本面稳住了 , 为暑期和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奠定稳中向好、好中向优的市场基础 , 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
同程数据显示 , 以“毕业旅行”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周环比上涨超过400%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分析 , 结合近期政策端的利好及消费端的表现 , 中短游需求仍将构成整个暑期市场的客流主力 , 长线游信心也在跨省游熔断机制的优化调整后逐步恢复 。
途牛发布的《2022暑期出游趋势预测》显示 , 今年暑假 , 随着跨省游“熔断”机制的调整以及在亲子度假、毕业旅行等出游需求的加持下 , 旅游市场呈现了较为快速的复苏态势 , 端午假期之后 , 长线游、跟团游等迎来了一波预订热潮 。
面对即将到来的出游高峰 , 各家旅行社准备如何打好这场“翻身仗”?
中旅旅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闻旅采访时介绍 , 中旅旅行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推出一系列毕业季活动和游学产品 , 比如 , 针对6-12岁少儿群体 , 推出“小森林仲夏夜”活动 , 满足孩子们非遗文化体验及运动需求;针对13-18岁的中学生群体 , 将推出“森林毕业纪念派对”“汽车总动员毕业派对”活动 , 并结合学生群体差异化旅行需求提供定制化内容;面向高中毕业生群体 , 将在世葡园、水长城等地推出一系列适合青少年们的露营产品 , 开展更健康更安全的“学生聚会” 。此外 , 中旅旅行还推出了“走遍中国”系列“毕业旅行”产品 , 如“新疆毕业之旅”“云南大理成长之旅”等 , 带领毕业生们欣赏祖国美景 , 感悟中华文化 , 累积美好的青春回忆 。
对于即将到来的暑期旺季 , 赵文志预判 , 亲子家庭将作为出游主力军 , 基于游客实际出游需求 , “一家一团”等小团出游和定制游将继续受到追捧 , 广之旅目前都有针对性地做了产品线路的相关准备 。
当下 , 露营、电竞酒店、文化博物馆等多元主题场景产品受到了新一代毕业生的喜爱 。万众国旅在迎接暑期旺季方面 , 遵从了“原则上不出省”的总基调 , 因此 , 将产品重心放在了研发了本地博物馆旅行等人文历史类的1-2日游、微徒步、帆船知识等户外类的产品、自然研学和亲子度假等周边游产品 。
李梦然介绍:“目前 , 北京仍受疫情影响 , 市场并不是很好 , 但众信仍旧会针对暑期游推出相应产品 , 比如 , 北京环球影城官宣6月25日重新开放 , 我们会针对这种世界级IP的游乐的项目推出相应产品 , 此外 , 时下较为流行的野炊、露营等户外探险类的产品也会推出 。”
眼下 , 尽管疫情仍是推动行业复苏路上最大的一只“拦路虎” , 但政策的适当松动的确给旅行社从业者们带来了些许信心 , 能够把握即将到来的出游高峰机遇 , 除了继续观望政策这种“看天吃饭”的无奈外 , 自家产品是否有特色和不可替代性仍旧是关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