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大学排名出炉时

这两天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球,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大学排名出炉。
又是一年大学排名出炉时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选自搜狐新闻 据报道,此次排名调整了综合排名的门槛要求,所有本科招生规模在100名以上且发表论文数量在100篇以上的大学均被纳入排名。而且,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以前的三个维度考量之外,也首次增加了国际化评价,引入留学生比例指标,从而考量各大学在国际上的声誉以及提供国际化教育环境的能力。

又是一年大学排名出炉时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选自搜狐新闻 也许有人因为对评选标准不认同,而导致对排名的结果意见有所保留。但不得不说,2017大学排名出炉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及想要进一步学习进修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因为属地及母校情结,我第一时间查看了当地最有名的大学及自己母校的排名情况。但凭一年的排名不足以说明情况,我又接连查阅了近三年的大学排名情况。有悲有喜,悲的是当地最有名的大学虽然在当地依然是第一可在全国的排名不容乐观,而且居然还处于连年下滑的状态,喜的是我那个一直认为不是很成器的母校,虽然位次不在前面,却连年来一步一个台阶稳步向前移动。这就是巨大的进步,我的心里也是美美的。
其实,之前我很少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当年我高考时,以我平时的成绩老爸认为考上当地最有名的大学都算是没考好,然而让他更吃惊的是我居然发挥失常到连那所学校都望尘莫及,而缘于我强烈拒绝复读的想法,最后只能报一所二批院校。而当地最有名的大学让我颇有种“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感觉。而今年之所以如此关注,还是因为当地那所有名的大学。
当初在准备考研的时候,还曾去过那所大学蹭颇有名气教授的课,甚至一度也曾想就近报考那所学校,但最终选择追随曾经的理想。考研败北,这是后话。工作后曾笃定到那所学校再进修,因缘巧合,又与之失之交臂。而后,隐约听到那所学校的招考黑幕及高学费等负面消息,让我倒有些庆幸自己的选择。凭自己的能力考中,学习阶段被精心传道授业解惑,论文期间老师的认真负责,我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当初误打误撞地改报志愿,那就是冥冥中的天意指引。没能去那所学校上学,反倒不觉得遗憾。
年前偶然结识到那所学校一有名的老师,与之一同吃饭,席间闲聊才知道,拥有阳光下最高尚职业的老师,有些为一己私利,争斗起来也毫不留情,各种设套子、下绊子,哪里是凭本事吃饭,计谋、手段的也是让人瞠目结舌,甚至有些引进的人才也会水土不服、难当大任;学校发展也是,有些遗留问题随时间逐渐显现,因处理不当浮现公众眼前;更有身边的朋友亲历,准备论文期间,指导老师糊弄了事,被当掉之后指导老师主动请缨帮忙代写,却开价万元起。老师帮忙代写论文已让我吃惊了,居然还开价叫卖,更是让我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又是一年大学排名出炉时】我觉得有些悲哀,一个学校如果老师忙着互相倾扎,不琢磨着好好教书育人,时常还要上个社会版头条,谈何长久发展,如何解惑育人?
说什么一直是地域内居于榜首,那又怎样?不进则退,最好的排名都在不断下滑,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否也意味着整个地区教育水平的下滑?
人才固然重要,但风气更重要。仅凭借引进几个人才便想带动全校科研水平的提升,怎么够呢。大家互相争抢,彼此争斗的过程中,不仅仅损失了内耗,更关键的是也许会造成所有人在行业内的沉沦。无形中,他们的处事规则就像很多人追求的那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在乎整体好不好,只要我比你好就够了。殊不知大家单打独斗、力量本就单薄,更何况还把时间、精力用在互踩上呢,彼此相互帮衬,互相搭台,共同合作,也许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会有更大的收获呢,整体强大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整体内的每个个人都会变得更好,在全国的排名、在行业内的排名也是不容小觑的。这道理,学富五车的他们怎会不懂,只是人逐利的本性和对私利的计较超出了理智的思考罢了。
名校也好,普通高校也罢,只有人人向前,把心思全部用在科研成果和教学研究上,才能真正得到学生长久的尊重,实现学校的大跨越与大发展。

作为学子,我想我们不仅仅期待着每年国内大学的排名,我们更希望看到我们的大学在世界排名的不断前移;考量学校的国际声誉,不仅仅是看留学生的数量比例,我们更希望看到学校的科研水平在国际中的优异排名。而这一天,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的孜孜不断地努力才可以实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