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记忆



电台记忆
文章图片
还记得听收音机的岁月吗 出租车上,师傅打开了收音机,随意拨到了一个频率,进入耳朵的是一个很好听的女播音声音,在说自己现在很想体验冲进大雨中淋湿自己,在说自己昨夜大雨中三个同事互相让伞的片断,在说人们有时候想不淋雨偏偏会淋雨而想淋雨时又无雨可淋,声音中能够听出稍微有些感情上的波动,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到底是个什么节目能让女播音如此感性的表达自己,接下来女播音读了几条听众的短信留言,针对留言说了自己对爱情对婚姻的见解,然后说今天导播姐姐有事不在所以她不会接听热线电话,因为她不习惯在没有导播的情况下一个人忙碌的接热线,她说她希望听众能够理解。
我看了一下旁边上了年纪的司机师傅,好像他根本就没在听广播,不一会师傅接电话时就把收音机关了,直到下车我也没弄明白听到的到底是个什么节目,这个节目里竟然允许主播如此感性地像自己写日记一样在听众耳前诉说自己,也许真有许多感性的听众会喜欢这种安静舒缓的节目。
对电台的最初印象是在小时候听“小喇叭”讲故事,听评书相声,后来长大了听收音机的时间也少了,电台里广告多了,夜话节目多了,有声小说多了,再到后来几乎跟收音机没有接触了。直到最近两年移动APP里出现了很多电台应用,什么懒人听书、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等,比较新颖的是一些APP里支持用户自行录音并上传,每个人都可以做播音主持并经营自己的频道(让我想到了Web2.0和自媒体),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虽然电台在不断地进化和成长,但是好像始终都找不回当初听“小喇叭”时的感受和乐趣了,大概是“物是人非”吧。
【电台记忆】在这个“声色犬马”的时代,在这个手游泛滥的时代,在这个手机统治眼球的时代,单纯的通过声音抓住一个人的耳朵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电台也许会跟纸质书籍一样逐渐没落但短时间内不会消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