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夜行》~~

《白夜行》是我接触的第二部东野圭吾的作品了,相比于《嫌疑人X的献身》它的人物设定更加丰富,时代的烙印性更强,时间跨度也更大。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小说,我更想把这段阅读体验比喻成在观看一场电影。书中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结就好比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隐喻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等),它使得读者目不暇接却又让读者感觉异常的合理且舒服。东野圭吾用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出色文笔为我们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大幕,并让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此。(可能由于自身原因,本人就比较喜欢复古一点的时代。例如比较喜欢看互联网和手机还没有被普及的那些年代里发生的故事,就像木心在《从前慢》里面所说的那样,“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好意思我矫情了。 = =)


论《白夜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白夜行》中的雪穗是近乎完美的,外貌、身材、学历、举止谈吐、智商、情商,在她身上我们几乎找不到世俗意义上所谓的短板。随着故事的深入发展,我想不少观众(包括我)都很好奇或者说很困惑雪穗到底在追求着什么?很显然,她所追求的不是金钱(她已嫁入豪门,持有股票等等)、爱人(她拥有高宫诚,筱冢康晴,以及无数的追求者)、事业(她拥有好几家服装店铺)等等。那她所追求的是什么呢?我想是征服欲、是满足欲、是求胜欲。个人认为雪穗纠结于筱冢一成的原因并非出于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爱。作为社会食物链最顶端的雪穗(起码她自己是那么认为)无意间发现了与自己旗鼓相当甚至是敢于无视自己的人,而筱冢一成对其冷漠的态度就点燃了雪穗内心蠢蠢欲动的征服欲。童年的不幸经历给年幼的雪穗(雪穗的性格本就及其敏感)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同时由于过早就接触到了人性的丑陋与肮脏面,导致了她对身边的所有人和事都存有戒心。在众人眼前的雪穗越光鲜亮丽,就会让读者越发感觉到其内心的惴惴不安与空虚。金钱、爱人、事业都是她寻求人生中仅存“快感”的垫脚石,而这个“快感”我把它理解为在“别人眼中的幸福”。而或许,这也是雪穗最令人可怜(动容)的一点,她可能已经忘了什么叫发自内心的幸福,以至于需要通过周围人的附和来确认自己幸福与否。甚至于,在书中最后在与夏美的对话中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雪穗还是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内心独白:“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这是雪穗第一次也应该是最后一次这么直面的袒露心声,同时这也是19年间(书中所体现)雪穗仅有的三次情感爆发或者说是失态中的一次。而另一次,就是雪穗对筱冢美佳的那次“施暴”。虽然更多的人会将此行为解读为那是雪穗征服欲的体现,但我更倾向于将那次“施暴”中的对话理解为,筱冢雪穗对十九年前西本雪穗的一种隔时空喊话。她没有放下,也不可能放下,她甚至知道自己以后也不会放下,而更为令人恐惧一点是她的所作所为所想都是出于理性思考的。而最后一次,也是最为失态的一次就是面对桐原亮司的自杀坠楼,雪穗甚至忘记了如何做出恐惧惊讶之情,而匆忙的给众人留下了犹如白色影子的背影。沿着扶梯上楼的雪穗的表情可能是哭泣的也可能是扭曲的,但我更倾向于那是一张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甚至于冷漠的脸(俗称:蒙蔽了),因为,她发现自己生命中已没有了光,她还没及时反应过来。

【论《白夜行》~~】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亲眼目睹父亲的丑陋罪行与母亲放纵生活使得年幼的桐原亮司抵触这个家,抵触身边的一切。相比弑父给他带来更大冲击的是父亲生前对年幼的雪穗所做的肮脏龌龊之事,而不管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还是出于对雪穗的保护欲,就此之后多舛的命运就使得二者的人生产生了错综复杂的交集。不管承认与否,至少在我们读者的眼里这样的交集会使得每个置身于此人产生厌恶。我们看到在雪穗人生的关键节点都会出现亮的身影,而与其说将亮的所作所为理解为对雪穗痴情的爱,还不如(我更加倾向于)把它看成是一种救赎(类似于父债子还的感觉)。其实,我们都认为亮并不用那样的委屈和牺牲自己(因为本身这件事情就与他无关),但在情愫初现年龄看到自己心爱女生的悲惨遭遇,更何况那是因自己的父亲所作所为而导致,年幼的亮不知不觉的就背负上了本不应由他来背负的巨大原罪感。尽可能的帮助雪穗排除其人生路上的障碍,这是亮想做,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了。以至于最后亮献出了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
而关于两者是否相爱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肯定的。但是这个爱可能不是那么的纯粹,更多是出于双方对彼此的一种信任和依赖(因为除彼此之外双方再无可信任之人)。是那种以铁链将两者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所导致的自身无力感所产生的爱。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再一次感叹和折服于东野圭吾那种近乎冷酷的洞察力所带来的文字,给此书四星半,因为我期待着东野圭吾给我带来再一次的惊喜。(已开始二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