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和皮囊

每次写完,我就在纠结题目该是什么?目前阶段的写作,我是顺着自己的思路,有啥写啥,而不是命题作文。刚好今天又听到刘润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写出一篇好的专栏文章”, 内容很丰富,但我只记住了里面的一点,他说“优秀的文章,是读者的盛宴,而不是表达欲的满足。” 显然,我只是在肆意地表达自己,全然不管读者是怎么看待的。我还在努力让自己的用辞达意,整篇文章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结构完整。
用了框大的题目,灵魂和皮囊,其实,我只是想写自我。
关于自我,其实不是第一次认知。 第一次是在笑来老师的专栏里面,也因那一次开始第一篇周记作文。最近,又从刘润老师那里听了关于“不偏不倚自我认知”的音频。 对于自己我认知,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自我认知根据我自己知不知道,别人知不知道,可以分成四个自我: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这是秘密的自我;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这是公开的自我;我不知道,别人知道的,这是盲目的自我;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这是未知的自我。我惊艳于有这么一个我。
我,自己,一个灵魂,一个皮囊。
灵魂和皮囊
文章图片
我有一颗美丽有趣的灵魂,不要在意我外表不那么美丽,且在日益老去的皮囊。
这句话来源于这个场景:今天的原地跑,找了一个有鸟雀声,有知了声的公园。当你运动起来后,你会发现你一点都不寂寞,公园了有各式各样的人在运动,在用自己的方式锻炼自己的皮囊, 有年轻姑娘塞着耳塞环河结伴跑步的,有中年男子竞走的,有光膀子只穿件汗衫拿着手机,又不时盯着手机上的步行线路的,有已步入黄昏秃发老奶奶在摆动显已部分僵硬的手臂,有一身宽松汗衫似乎是打太极,又像是在冥思的。
看到那个秃发的老奶奶,心里就有了那句话,不要在意我已不再美丽的皮囊,我的灵魂承载着多少岁月的故事,是你所不知的。诗意,而沧桑。她从我身边走过。
那我呢?我这个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灵魂住在一个傲娇的皮囊里。
我从小被教育成要懂礼貌,实事求是,遵纪守法,然而有一天基石被打碎了,于是我慌乱中找不到北。
打小,我是被认为是喜欢看书的,事实不是的,我只是看起来是。 我不喜欢学习,不喜欢上课,除了英语课,英语课对于我是一种放松调节课, 这或许很好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跑题了。
我是真实迫切地想要了解自己。于是,我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自私地要求朋友们对我进行评价,甚至乎,还厚着脸皮要求被评价。特别感激这些被我骚扰的朋友们。
这些评价里面,让我乐滋滋虽不全是恭维,但也没啥营养。让我陷入思考的,有“矛盾体”,“迷糊鬼”,“偏执狂”。特别感激这几位对我的评价,因为真实。能够真实地对话,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真实。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虚伪的存在。跑题了。
对于矛盾体”,“迷糊鬼”,“偏执狂”这几点,我从不主动去承认,却是事实。
矛盾,是因为选择困难,不知道取舍,更甚是不知道要什么,怎么要。
迷糊,是概念不清,是无所谓,是无知,仍旧在自己的世界里乐此不疲。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活在自己编织的故事里,这里面有所有剧情需要的场景和理由。不真实地过了很久。认识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有些已经习惯了戴着面具,有时候我冒失的言语会引来对方诧异,像看到外星人一样的眼神,然后尴尬一笑而过。
偏执,有没有那么明显,我是偏执狂,也是醉了。偏执,我搜了百度,基本含义是:过分的偏重于一边的执着。指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常见的是关于被害,爱,恨,嫉妒,荣誉,诉讼,夸大。这样的观念或妄想可于器质性精神病,中毒,分裂症有关,或是对应激的反应。
我有偏执,但不狂。
我喜欢真实的活着,我努力着,想要得到我想要的一切。在评价里面,还有一个是“努力型”。不管未来是否能像我希望的那样进行下去,但是我在规划,我愿意相信努力终会改变今天我的弱。
我活着,我好厉害。
真是奇葩了
【灵魂和皮囊】2017年6月20日 20:3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