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已经成为习惯

中午吃完饭后,不快的速度开了门,拿出了书和本子。准备开始做作业。
又是没有效率的一顿忙碌,终于可以开始做作业了。
一直写,没有停。只有去了一次厕所,大个的。回来时是冲进来的。看来有紧迫感了。
我问:“洗手了吗?”答:“洗了。”
哈,又长了个记性。
一直到12点半的时候,只完成了数学书上的一页预习作业,也就是两三小题题目。还有语文课本上,老师要求抄的句子。也就是生字簿上写了一页再加上几行。(数学预习,因为是新知识,磨蹭可以理解。语文抄写,大概是因为抄写习惯没养成,看得慢,抄得也慢。也可以理解。字也很不好看(⊙o⊙))【就在他做作业时,心里还一直嘀咕,慢慢慢,耐性耐性耐性。可是,日记写到这里,就客观地找到原因了。看来,日记确实能助人思考,要坚持啊!】
这时,他说我要先晨读了。
【晨读,已经成为习惯】我想:你作业做好了吗?如果作业还没做好,应该先完成作业吧。可又想有晨读的习惯,应该表扬鼓励,应该帮助坚持。作业只好晚上补了。
于是,忍住没问他作业。
站在旁边,陪着他一起读了一首新的古诗。
新诗读完后,接着又开始复习旧的五首古诗。
奇怪的是,之前的他,古诗是怎么读的?为什么我读着完全是陌生的,他也不熟悉呢。
可见我的失职!
不追究过去。
调整计划,只复习一首,读十遍。十遍过后,内容算是熟悉了。暂时不敢要求他背。


12点将近50分的时候,晨读已经完成。
我问作业都做好了吗?他说只有数学优化设计。
我说这不行,优化设计,中午一定要完成的,老师会检查呀。
于是要求他开始做优化设计,他到是没反对,只是皱了一下眉头。
这时我只能站在旁边帮助他,如果留着他慢慢做,大概又要多出好多时间了。
很简单的题目,他却老是犯错,比如该大写的未大写,该小写未小写。
其中一道题:比一个四位数少一的数是三位数,问这个四位数是多少。他完全不懂。
这时,一边帮助他,一边心底也急呀,也叹气呀!可是告诉自己,耐性耐性,不要用整体理论来看待他的学习。而应该用渐进理论来对待他的学习。只要有一天比一天好,哪怕是一小点,你也应该看到希望了,相信将来,会有无限的可能。
一点的时候,优化设计只完成了一面,还有一面没完成。可是必须去补作文了,相信语文老师已经在教师里了。
于是,帮他收拾书包,看着他去教室。果然,老师已经在教室了。
今天早上第一节下课,去他教室。桌上摆着两根铅笔,一块橡皮擦,语文书。看来下课及时收拾东西,还是忘记了。
于是找到他,把他叫到三楼,他问干嘛,到三楼时,我告诉他。你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得做四十下俯卧撑。
他说可是已经上课了,此时铃声,刚刚响起。
最后,做了四十下俯卧撑,才去上课。
中午我问:“第二节下课有收拾东西吗?”
他很响亮地回答:“有啊!”
今天早晨考数学,午饭后,数学老师先帮她的试卷改了。91分。计算题出错,扣两分。其他的都是因为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不透,所以扣分。为什么会理解不透呢?因为没有按照老师或者妈妈平时要求的那样,把式子写出来,再思考。竖式计算部分,上面一排是用尺子画线的,下面一排是用手直接画线的。从试卷中可以看出,仍然是习惯没有养成,仍然是懂了规则,但是不这么做。
助孩子养成习惯,有如在进行持久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做老师,做家长的人,不是难在提要求,而是难在坚持。
只要能坚持,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到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