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四川国资“扫货”A股频频踩雷,5家亏损,2家退市,川投信产浮亏9.26亿

证券|四川国资“扫货”A股频频踩雷,5家亏损,2家退市,川投信产浮亏9.26亿
文章图片

四川国资抄底上市公司
四川国资抄底上市公司的行动还在继续 。日前,鑫科材料(600255.SH)发布公告,控股股东霍尔果斯船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四川绵阳三台县国资下属公司四川融鑫弘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意向协议,拟向后者转让上市公司控股权,这意味着,四川国资抄底行动或将再下一城 。
实际上,2017年下半年开始,四川国资委、成都国资委、泸州国资委等四川国资平台,先后控股、参股了多家上市公司,包括硅宝科技(300019.SZ)、新筑股份(002480.SZ)、鸿利智汇(300219.SZ)、海峡创新( 300300.SZ)、红日药业(300026.SZ)、中化岩土(002542.SZ)、莱茵体育( 000558.SZ)、清新环境(002573.SZ)、思美传媒(002712.SZ)、王府井(600859.SH)、蜀道装备( 300540.SZ)、川发龙蟒(002312.SZ),共14家 。
扫货上市公司,与四川国资提出的到2022年底资产证券化率要达到35%的目标不无关系,与发达地区相比,四川国资的资产证券化率明显偏低,广州国资2020年资产证券化率已经达80%左右,深圳国资2022年市属国资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则设定在60%以上 。
据钛媒体APP统计,四川国资抄底上述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浮盈49.49亿(不含分红),其中,盛运环保(300090.SZ)、东方网力(300367.SZ)已退市 。
“抄底”14家上市公司浮盈49.49亿据钛媒体APP统计,四川国资委持股8家上市公司,虽有两家公司退市,但综合浮盈34.77亿,赚得最多;成都国资委持股4家上市公司,综合浮盈18.77亿;泸州国资委持股两家上市公司,综合浮亏5.09亿,亏得最惨 。
证券|四川国资“扫货”A股频频踩雷,5家亏损,2家退市,川投信产浮亏9.26亿
文章图片

尽管整体浮盈48.45亿,但不少国资平台回报惨淡 。四川国资旗下川投信产在2019年受让东方网力7.48%股份,转让金额7.49亿 。此后川投信产又通过司法拍卖获得5.02%股份,成交价2.2亿,累计持股12.51% 。东方网力在2022年6月30日退市时,收盘价只有0.29元,以此计算,川投信产浮亏9.26亿 。
四川国资投资的清新环境、思美传媒、新筑股份等公司表现同样惨淡 。2019年4月,四川国资旗下的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受让25.31%清新环境股份,转让总价24.85亿 。一年后,又认购清新环境非公开发行的3.22亿股,累计持有42.47%股份,截至2022年6月30日浮亏6.02亿 。
四川国资旗下的四川旅投2019年8月受让思美传媒10.39%股份,转让金额4.81亿 。此后四川旅投又受让7.22%、12.38%思美传媒股份,总计11.74亿,合计拥有公司29.99%股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浮亏9.05亿 。
四川发展在2018年曾受让新筑股份15.95%,后又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1.22亿股,累计持股29.50%,截至2022年6月30日浮亏1.49亿 。
泸州国资更是两战皆输,2018年,旗下金舵投资受让鸿利智汇7.01%股份,转让金额5.98亿 。此后,金舵投资多次增持股权至30.08%,累计持有公司2.13亿股,截至2022年6月30日浮亏4.42亿 。
2018年11月23日,同是泸州国资旗下的四川璞信受让海峡创新0.34亿股,占总股本5.01% 。截止4月14日收盘,海峡创新股价为8.25元 。锁定期满后,2019年7月1日,璞信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至4.98% 。此后,璞信公司分批择机陆续减持,2019年12月31日剩余约600万股,2020年1月7日减持完毕 。四川璞信相关人士表示,“该项目投资的综合收益率为年化10%左右 。”由此可知,其盈利约为3660万 。
成都国资则有赚有亏,2018年11月,旗下兴城集团受让红日药业16.2%的股份,后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8亿股,增持金额6.12亿,累计持股22.22%,截至2022年6月30日浮盈26.64亿 。2019年3月,成都国资旗下的成都体投耗资13.26亿获得莱茵体育29.9%股份 。2022年2月9日晚间,莱茵体育发布公告称,成都体投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211.87万股,但截至6月仍未减持,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浮亏2.04亿 。
也有国资成功“避雷”,四川能投于2018年5月拟受让盛运环保13.69%股份,后股权并购终止,2020年8月25日,盛运环保退市 。
还有部分公司市场表现良好,2018年,四川发展子公司国弘现代受让硅宝科技17.80%股份,转让总价5.77亿元,后四川发展将国弘现代所持股份无偿转给另一子公司引领资本 。2021年12月16日,引领资本减持股份至14.31%,截至2022年6月30日浮盈7.37亿 。
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2019年增持王府井股权至5%,2020年5月增持至5.02%,后减持股份至3.18% 。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30日,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18%,累计增持0.16亿股,增持部分浮盈2.26亿 。
2020年8月,四川交投受让蜀道装备(原深冷股份)9.73%的股份,转让金额2.21亿 。2021年2月,蜀道装备向四川交投发行3600万股,募资4.96亿元,四川交投累计持股29.95% 。后四川交投与四川铁投合并为蜀道集团,四川交投持有的蜀道装备29.95%股份由蜀道集团子公司蜀道交通服务集团承继 。截至2022年6月30日,蜀道交通服务集团浮盈3.45亿 。同月,四川先进材料集团认购川发龙蟒(原三泰控股)发行的3.86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发行后总股份的21.87% 。截至2022年6月30日,四川先进材料集团浮盈49.77亿 。综合来看,四川国资进入后,大多公司都浮亏,靠着川发龙蟒、红日药业极少数企业的大额浮盈,才能赚近50亿 。
标的公司频暴雷,5家亏损,2家退市【证券|四川国资“扫货”A股频频踩雷,5家亏损,2家退市,川投信产浮亏9.26亿】四川国资平台买入的A股公司的基本面大都表现不佳,上述上市公司中,5家亏损,2家退市 。
东方网力在2018年业绩就急剧下滑,即使2019年川投信产入主后也没能挽回局面 。2019年、2020年、2021年,东方网力分别巨亏31.91亿、10.45亿、11.01亿,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15.24亿元 。此外,东方网力还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后退市 。
海峡创新业绩同样表现不佳,四川璞信持股前的2018年,海峡创新实现营收5.28亿,同比增长30.48%;归母净利润1.24亿,同比增长46% 。持股后的2019年营收4.52亿元,同比下降14.43%;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7.93亿元,同比下降738.17% 。好在四川璞信于2020年1月清仓,及时止损 。
金舵投资投资入主鸿利智汇不久即踩上了商誉减值的大雷,业绩大变脸,甚至还被爆出“抢夺”公章的丑闻 。2019年、2020年业绩连续下降,营收分别为35.94亿、31.24亿,同比下降10.23%、13.06%,直到2021年营收才增长至40.75亿,同比增长30.43%,但也只是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 。
莱茵体育主营业务已连亏5年,从2017年到2021年5年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 。2021年实现营收1.41亿,归母净利润为-0.94亿,同比下滑31.34% 。实际上成都国资入主莱茵体育就是为了成都大运会,可如今受疫情影响,大运会被延期两年,文体旅游产业必然受到极大冲击,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起色 。
思美传媒在2019年易主,四川国资委变为实控人 。此后业绩连续两年增长,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39.61亿、44.51亿,同比增长32.15%、12.37% 。但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11.54亿,同比下滑2585.72%,2021年才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0.59亿 。最新消息显示,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辞职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廖凯平,编辑|崔文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