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ma——“想念”的运行轨迹……(阿含子)2018-03-04

【Agama——“想念”的运行轨迹……(阿含子)2018-03-04】妄念摇动而不知不明就是无明,因不知不明疯狂抓取就是业力。在进入第八识阿赖耶识,修持者的神识几乎处于混沌状态。但这种混沌状态是有觉知的,这样的觉知几乎非常微妙非常细微非常微乎其微。正因为微乎其微所以很难被修持者所觉察,我们把这种极其微细的觉知称之为思惑也叫做想念。这个想念的持续发生使修持者无法觉察但不代表没有状态的这个禅境就是业力完美的呈现即业识的作用。当修持者进入此禅境看似几乎没有任何想念却伴随微细的空想辗转成微细的受想又呈现微细的想受永无止境地延续。能推动这种永无止境延续就是业力的作用,让修持者没有觉察的可能,这就是大无明界。可以这样说几乎99%的修持者悉皆深陷其中(八识无明)妄成佛道,却不知道这种大无明界伴随业劫的流转又会浮现在六道开始新的轮转。如何出离这种大无明界呢?身处此禅境的修持者只需在此禅境认知一切空想视为虚无顿然熄灭则有所受想的心刹那化寂,可出离八识无明。这个能认知顿然熄灭心即是微妙色光(法身),它不同于我们站在前七识所想象到的认知。

无明是愚痴的产物,不知不明地疯狂贪取就是业力缔造的果报。身为人身生命短暂,就应当理性看待自己的一生,就应该精勤修道出离轮回,而不是贪着世间五欲之乐放纵其中粘连不舍。在进入深度禅定即不受前六识的束缚,修持者就会明显发觉自己存在的虚妄不真。但当恢复前六识的觉知状态又可以清晰地洞察到这个世界的虚妄存在仅仅是短暂的无常的不可长久的生灭进程。的确如此,能够停留在前六识所看到的世界以及脱离前六识进入更深层次禅定所瞥见的世界根本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仅仅说明用前六识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比脱离前六识所瞥见的世界更加的虚无和空洞。换句话说,进入七识明觉禅境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等概念化的呈现。身处此明觉状态与身处这个娑婆(人道)世界相比就更清朗化,这取决于是否不受前六识束缚来定。
作为一个正修行人,身处前六识界所洞察到的心识变化与身处七识界所觉照到的心识变化以及身处八识界所冥观到的心识变化,虽然现象的发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东西始终伴随修持者恒常不灭,那就是我们的觉性。任何意识界悉皆生灭,唯独不生不灭的觉性始终恒常呈现。正因为是我们于正三摩地洞察到了而不是凭借空洞文理理解到的,所以我们很清楚地发现身处任何意识界的众生本有的真性始终是恒常呈现的。虽然诸多众生妄受不必要的果报依旧沉迷在生死识中疯狂贪取,就像食盐人一样错拿食盐当冰块来解渴反倒更加口渴。我们把这种在不知不明中疯狂抓取的心称之为渴爱(极度强烈的欲望),这样的渴爱恰恰是生死业力最显著的特征,它正在戏弄和毒害如今身处娑婆世界的众生不得醒悟,十分可怜。
只有经历过死亡而侥幸逃脱的人,才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生命,才不会继续放逸於外痴迷抓取。也许,众生需要去品尝各种苦果经历各种果报承担各种业劫后,方才有可能醒悟,这需要漫长的业劫时光。我相信他们(她们)迟早都会回归本心的,虽然这些众生现在还依旧在贪着各种成道的神秘说教和世间五欲之乐。
阿含子QQ:50423508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