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雾满拦江第三天

学习雾满拦江第三天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是学习雾满拦江的第三天,翻开书,似乎又从有所懂变成有所不懂。

无戒说:当你碰到写作瓶颈时,不要担心,因为此时正是飞升上仙的一个结,过去了,就会成仙,上一个很大的台阶。

所以,我今天的感觉也应该是一种飞升吧。雾作为写作高手,大师级别的,他的套路也不是简单几种,今天依然以《突破思维障碍与边界,让自己强大起来》为例,谈谈自己今天的心得。

1、雾的文章故事语言风趣、幽默、诙谐、浅显易懂。

这篇文章所选的三个故事,我查找了下故事有没有原形出处,无果。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的事迹,却是有史书记载,从史书上读到的较沉重,谨慎。
而作者却用现代语言叙述,现代风格穿插其中,比喻形象又恰到好处,与众不同,让人很容易记住,读起来又特别轻松,又心情愉悦。

如: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牛人队伍中,夹杂着一个48岁的过气大叔——沛县刘邦。
 论年龄,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锦衣玉食的秦始皇都老死了,吃糠咽菜的刘邦还能活多久?
论背景,起事之人,除奉为英雄的陈胜之外,个个都有非凡的家世,上溯十八代,找不到一个普通人物。唯刘邦的家族没法儿上溯,一溯全都是老农民。
论团队,各路人马之中,刘邦的团队最乌合,最杂乱。他手下的兄弟,杀猪的有,卖菜的有,提蓝子有,端盘子的有。团队中素质最高的,大概算是个副股级的调研员,连科级都没排上。
 但玩到最后,刘邦所率领的乌合战队,不可思议的击败了楚霸王项羽的明星团队。那些杀猪的卖菜的,调研员勤杂工等,俱各升级为将相家族。

这也应该是雾满拦江讲历史故事的一大特点吧,也是雾的作品吸引人的一个亮点吧:首先让故事就吸引你看下去。


2、评价像武功秘籍。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阐发的主题,也是自己要输出的观点。雾的高明之处就是,把认知思维这种抽象的东西,肢解,逐一攻破,最后再缝合。

感觉作者的评价部分好像一本武功秘籍,每一层境界所对应的能力、状态都阐述的清楚明白,让人有法可依有迹可循。

形象点说,就像周星驰主演的《武状元苏乞儿》降龙十八掌——飞龙在天、神龙摆尾、黑龙偷心、双龙出海、见龙在田、龙飞凤舞、伏虎降龙、缩龙成寸、龙蛇混杂、龙的传人、龙凤呈祥、龙马精神、望夫成龙。而前面17掌合在一起就是第18掌亢龙有悔,周星驰一掌打败对手。

作者把要表达的主题,分解开,层层深入,让人们一层一层去修炼学习、理解,最后汇总,水到渠成,读者恍然大悟的同时,又掌握了知识。

这样既免了说教的单一,又弥补了知识的抽象,难懂。

以上所说都属于评价的形式上,而内容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雾看问题比较通透。这就需要过硬的知识积累。

学到此处,又是前面提到的那句话:看书,积累;看书,积累;看书,积累。

3、开头,结尾
雾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上都不会是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而是小标题下的一个部分。包括提问式、讲故事、名人名言等。
如这篇文章,即使是问题开头,也是用一部分引出一个问题。
这样的写法,初读感觉作者很认真,很牛逼。(事实是作者本身就很认真,很牛逼。)
同时在全文结构上,配合主体,形成一种形式美。

认真研读了这篇文章好几遍,依然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

学习,继续,
【学习雾满拦江第三天】议论,待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