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高知为我们创造的温柔世界——《奇葩说》

第一次看《奇葩说》,还是在高二,那时候肖骁还没有割双眼皮,马东还顶着厚厚的眼袋,“矮大紧”和“肉太松”还在台上嬉笑怒骂,那时候《奇葩说》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用来学习怎样去辩论,怎样即兴评述的平台,老师总是会在辩手说到激动,关键的时刻按下暂停键,严肃的教导我们,无非是些引据经典,古今对比云云,戴着高考沉重盔壳的我,并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好。而真正与《奇葩说》赤裸相见,已经是高考后的暑期,卸下了任务的我,才感受到了这个有着满满故事的小世界的爱意。

如今,《奇葩说》的大火为辩手们带来了代言,吸引了资金更加雄厚的投资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的热点,在上一期的辩题“分手该不该当面说”,就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不给人添麻烦是美德吗”引起大众关注“空巢时代”的到临,甚至连星座专家“同道大叔”都发出了“12个星座中哪3个星座最不爱麻烦别人”这样的题目来蹭热点。奇葩说带给我们的,已经不仅仅是看节目时不知所以的笑点泪点,它更是给社会起了一个“人人说话”“人人思考”的榜样。
语速比火箭还快的“教导主任”马薇薇,总是用理性又严肃的辩论戳到我们“感性”的泪点,萌的很认真的陈咏开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角,老司机范湉湉有着一肚子的经历和故事,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陈铭,三句不离吃还不能被打断的如晶,飞速成长的少奶奶肖骁……这些《奇葩说》大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用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大声的喊着自己的声音。
其实无关辩论技巧,无关激烈的淘汰,无关辩论过程中的针锋相对,我爱《奇葩说》大概只是因为它给我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它接受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声音,接受牛逼的人,也接受普通人,它向世界传达正能量和相对好的三观,又容忍这世界上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尊重每一种想法,每一种存在,它温柔的接受所有的不同,又锱铢必较的计较言语的毫厘之差......哪怕奇葩说满场胡言秽语后期不得不三秒一个“哔”,但是却不会让人感到低俗,那么一堆知识分子凑在一起跟你讲这世间的种种,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
【三个高知为我们创造的温柔世界——《奇葩说》】奇葩说传递给大众最重要的精神大概是知识依旧是一种可怕的力量,高晓松,蔡康永,马东,何炅,张泉灵,罗振宇,和一堆高学历会说话的辩手,平均3秒飚一个专业词汇,不明觉厉。每当看奇葩说,每当看那些温柔的人把这世界上种种我们想不通的现象跟你细细道来,我就会觉得,这才是一个文明社会,该有的模样!
看过《奇葩说》,我终于找到了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