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自己的事,做个佛系班委可好()

图片发自App 有时候觉得自己还蛮搞笑的,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15年间,从来没有一天不是班委成员的: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团支书班长,抑或是劳动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尽管“官职”大小不一,但好歹都算班委。工作以后,我其实一直都是一枚螺丝钉,没有担任过什么leader,反倒是从去年开始参加的几个线上学习社团,让自己又过了一把“班委瘾”。

去年七月参加的英语社群,一开始我只是想做一个默默打卡的学生,从没想过自己会去申请做班委,甚至是班长。这个线上英语社群的任务其实挺简单的,只要每天早上10点前完成晨读打卡,就算完成任务了,而当时我正在准备一个非常重要且难度很大的考试,所以英语学习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完全是一种心情调节方式,可以让自己在完全不同的语境里放轻松。
考试完成后我突发奇想,觉得应该为这个班级做点什么,在我申请做班长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在完成线上社群的“规定动作”即每天给2到3位同学进行英语发音纠音外,我每天还非常认真地制作发音重点图,甚至还给每一个被我纠音的同学的问题所在做了详细的记录,这一切完全没有人要求过我,感觉我那是自己跟自己扛上了,更要命的是,我还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实现整月全勤,要知道在此之前我们班从来没有实现过全勤。
结果当然是好的,在我狂轰滥炸的催卡下,外加确实付出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那个月我们班确实实现了全勤目标。然而我也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比如有那么几个“老油条”,每天都要迟到打卡,你催他(她),他(她)也不会回应你。
一直觉得,既然你选择参加一个打卡社群,那说明你是希望受到大家监督的,如果你自由散漫无所谓打卡的话,又何必参加这样的社群呢?作为班长,我便不厌其烦地去提醒他们,其中一位女同学,一开始几天还非常好,可后来大概意识到我是一个不催成功不罢休的中年人,她就干脆给我来了一句:“我爱打就打,关你什么事!”随后还把我拉黑了,为了这事儿我还不开心了很久,但现在想想都不算是个事儿。自律完全是自己的事情,尤其作为成年人,无论班委是否有义务提醒,终究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学员自己手里。
那个月我花了太多精力在制作一个精致的纠音表格上,可实际上又有多少同学认可我这样的行为呢?当然一个社群当中还是有那么十几个同学是确实认真学习,我也很乐意跟他们一起交流学习经验,但从效果来说,更多的是徒劳:有些同学只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打卡任务,敷衍了事地进行晨读,在那种基础上再进行纠音可以说完全没有效果。
那个月我每天起码花两个小时在班级考勤管理及发音纠正上,老实说现在想想还是蛮好笑的,虽然得到了一部分同学甚至社群管理者的认可,但那又如何?我的生活重心始终应该落在自己身上,比如自我精进,工作能力提升以及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上,而不应该落在虚拟世界里。
说来也有意思,两个月前参加了一个时间管理群,也看到了类似的事情在发生,部分班委可能因为自己身体或工作上的原因,跟班级联动若即若离,而有一位非常乐意付出的同学在使劲活跃班级气氛,然而更多时间呈现“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局面。
既然是时间管理群,那就更应该把时间尽量用在自己,或者说对自己重要的人身上,而不是素未谋面的陌生同学身上。也许我们会在线上社群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但那终究也只是一小撮人而已,想活跃群气氛也好,带动整个社群共同进步也罢,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为自律终究是自己的事情,倘若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自律,其实有没有社群都无所谓。
当然,今天想的这些可能相对来说负面且消极,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看清才能更佛系。
想对时间管理群里那位一直在付出的班委说:自律终究是自己的事情,做个佛系班委可好?
【自律是自己的事,做个佛系班委可好()】

自律是自己的事,做个佛系班委可好()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