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妈妈讲小儿推拿穴位(揉拿风池穴)

拿风池——小儿推拿起式第四招



中医妈妈讲小儿推拿穴位(揉拿风池穴)
文章图片
?风池(古时候叫耳后高骨)
定位取穴:耳朵耳垂后面有个骨头,耳后高骨就是这个骨头的后表面,骨头后面与颈后肌腱之间又有个凹陷的地方,风池就在这个凹陷处,所以耳后高骨和风池穴的定位有些小小的区别。但是在操作时一般都会一起揉,所以这两个穴位可以当成一个穴位来看,它的作用也基本上是一样的。风池和耳后高骨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一般定位也不一定说要很精准,因为我们用手法的时候,都会揉到一个面,不是一个点。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发汗解表,镇静安神
作用机理:?根据这个穴位的定位,实际上就是在我们说的胆经经过的地方,所以当你揉按这个穴位时,就有疏通胆经瘀滞的作用。胆经的运行方向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说肝木是往上升的,而胆和肝又是一个循环,一个升一个降,所以胆经的方向是下降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气血运行到头面部后要沿着经络往下走,沿着我们身体侧面这条线一直走到我们的脚上,如果这条经络有瘀滞气血就下不来,郁滞在头部就会出现头痛,而且一般都是偏头痛,或者一边脖子痛,不会觉得头顶痛的,就是这样一种特点。
学员问:我的肩颈很硬就是胆经有瘀滞吗?
答:是的,但是不单单是胆经这一条。
学员问:有些头痛就像戴着一顶金箍帽一样呢?
答:那就是几条经络都有瘀滞了。
所以当有一边头痛的时候,你去揉按风池,它就有疏散头枕部郁滞的作用,实际上就是疏风散寒的作用。疏风散寒大家都知道的,有时候感冒出现一边的头痛,这种情况下的头痛多是胆经的瘀滞,风池穴的功效就是把头面部的瘀滞清理掉,让气血能降得下来,经络没有淤堵了,头痛症状就会缓解。
镇静安神的作用怎么理解?如果你的胆经瘀滞在上焦,气血郁滞化热会引起心火比较旺,就有点上火的感觉,这时人的心情会比较烦躁,睡眠就会不安稳,只要你把郁滞疏通开,气血能正常降下来,心火就能收敛到肾水里,这时会觉得比较轻松舒服,也会感觉比较安静,晚上也能睡得好了,所以说它有镇静安神作用,关键是把胆经郁滞疏通,让气血能降下来。????
操作手法:揉按法或揉拿法
?什么叫揉按法呢?就是用一个手指去揉它,或者两边同时揉(见视频),小孩子躺着睡的时候,我们就用两个手从下面托住头来揉按。
学员问:要多大的力量?
答:躺下来的时候头部不是有些重量嘛,揉按的时候只要微微把他的头托起来,这个力度就够了。实际上这个力度也正好是摸到骨面的力度。
如果小孩子在感冒的时候,你揉按风池穴是蛮痛的,一般小孩会比较抗拒,不给揉的,所以做这个手法的时候,要跟小孩做适当的沟通,争取得到他的配合。
我儿子以前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白天玩水玩得太过,受凉后到晚上感冒鼻塞,一个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就给他做头面部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迎香,做到风池的时候,他就觉得特别痛,一痛了他就不给你按,这个时候你只能一边鼓励他一边继续按,按着按着,他突然就告诉我说,妈妈,我的鼻子不堵了,接着很快就睡着了,基本上我还没有按完,他就睡得呼呼的。这就是说明,通过揉按风池,把风寒引起的郁滞打开,鼻塞自然就消失了。所以说风池穴祛风散寒的作用也是非常好的。
还有一种是拿法,比如说孩子是站着或坐着的时候,可以两个手一起,一边揉一边拿,这个叫揉拿法。
学员问:揉拿风池的位置是头后面很大的区域吗?
答:这个关系都不是很大,因为胆经从颈侧上到头部,在头两侧来来回回转了好多个圈,所以只要揉头枕这个范围就行,都有疏通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种按法,就是找最痛的地方按着不动,越不给你按的地方你越要去按,那个痛点的效果是最好的啦。
学员问:孩子睡着了也能按吗?
答:可以的,让孩子平躺着睡,你就手托着头揉;或者他侧着睡的话,你就揉完一侧再揉另外一侧。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只要好操作就行。因为你要小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要求来摆姿势的话是有难度的。
手法的力度要注意由轻而重,逐步加力。别说小孩子,来我们这里做推拿的大人,经常是一按到这个地方,都开始飙汗,然后按其他地方汗又收回来了,所以这个穴位的发汗力量也比较强。
学员问:那发烧的时候可以用吗?
答:当然可以用,你看它发汗力量那么强,它可是发汗要穴啊。????????
临床运用:风池是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要穴,可适用于各种感冒症状,力度可以根据症状来定,如果症状比较重,汗比较难出的,力度可以大一些;如果症状比较轻,汗比较容易出,做了前面几个手法后小孩已经想冒汗了,做这个穴位的力度就可以轻一些。揉按的力度自己可以根据病情轻重需要灵活掌握。
另外因为这个穴位涉及到整个胆经这一块,所以除了感冒症状,还有各种头面部的症状,比如说头痛,或者眼睛红,或者眼睛流泪,或者鼻炎啊,耳鸣啊耳聋啊等等,只要是头面部症状,也可以用到这个穴位的,就是这么简单。
注释解惑:风池穴也是小儿推拿起式的第四招。为什么要把这一招加上去呢,实际上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前面的几个穴位,开天门是往上走的,推坎宫是横着走的,揉太阳是交叉着走的,还少一个下降的,对不对?这个风池就是下降的。所以我们要做完一套完整的起式的话,有升有降,有左有右,相互调和,就是这么个意思。如果没有第四招,那你就少了个往下降的,不利于气血的循环。这样做好准备活动后,下面就进入正式治疗了。
学员问:这几个手法要做多长时间啊?
【中医妈妈讲小儿推拿穴位(揉拿风池穴)】答:如果是作为起式的话,每个穴位一般是做??24下;如果作为治疗感冒,则要1-2分钟。头面部的手法,这几个就是最常用的,因为它们都有比较强的发汗力量。如果你不做这个穴位,只做手上的穴位,其实也有发汗的作用,只是效果就来得没那么快。小孩子发烧后出不了汗的话,烧得会越来越高的,父母会比较紧张,配合起来做会更容易看到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