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不足道

微不足道
文章图片
人生究竟是一个什么命题,在我看来就像一部未完待续的一场戏。

我的外婆八十八岁去世的,她老人家离世的时候我不在她身边,听妈妈说外婆的最后一句话是:“怎么还没啥感觉,这一辈子就结束了?”对于一个生于战乱长于战乱,又寒心如苦的抚养五个孩子长大的女性来说,这其中的艰辛与困苦绝非几句话能够说完。然而她老人家的临终遗言这是多么的让人深思呀!似乎她曾经遭受过的苦难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在2500年前也有一个人对人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就是悉达多太子后来成为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的一段话。外婆没有什么文化说不出高深的词句来,这和外婆的临终感悟,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不同。在佛陀四十九年的布教中,他从未说过——他证悟到的是什么,“实相无相”,到底是什么相?在佛陀将要涅槃的时候,他又说“吾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的一字”。这又是为何?我的外婆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智慧,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农村老太婆,想必她老人家在临终之时,也会用一句精炼的语言来概括这一生切身的感受。谁也不愿意尝试死亡的经历,可是每个人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感受死亡的体验,面对悲痛欲绝、哭天喊地的亲人,面对筋骨分离、扒皮抽筋的肉体疼痛 ,面对前程一片未知的黑暗,有谁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
世间芸芸众生,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匆匆忙忙,得而未得,有而未有。似乎来的毫无预兆,死的毫无价值。
在我小的时候邻居家的一对夫妇经常吵架,女的气的严重了就不醒人事了,左邻右舍都急忙去救,等她醒了之后,我最想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晕过去之后,你到哪里去 了”。当时的场面非常的紧张,也没敢问。
对于“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的疑问从未停止,在有限的智慧和生命中,这似乎是一个怎么也完成不了的终极任务。
在物欲横流的世俗生活中,人们究竟为何而活。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只能束之高阁,流传后世,我们过一天是一天,如此而已。谁又能知道,我们的问题亦是先辈们的问题,他们解决了吗,我们这样问过吗。
似乎我们都在为了多挣钱而活着,而不去想我是不是为了永远满足不了的欲望而活着。我们何时才会停止欲望,当战争来临时,当发生瘟疫时,当天灾人祸不期而至之时,当遭受病痛折磨时。这些灾难和不幸的发生,每个人都希望倒霉的那个人一定不要是我。然而事实上所有的事,都不会如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
之所以能够成为古圣先贤,是因为时间足够的长------而他们的言教与思想又能够历经这个足够长的时间的检验而不朽!谓之圣人贤人。他们就为了那个我们凡夫怎么也解决不了的终极任务,一心专念,我们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他们的“欲望”。他们为当世和未来世众生种下福田,而我们却视而不见,就是看见了也视之谓糟粕。
翻开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多么的和平繁荣,积极向上。相对历史而言,纵使有地域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我们也比历史上的诸多朝代要强好多倍。然而我们过得并不见得有多幸福,究其原因似乎我们并没有掌握快乐的要领,那就是你是否正真的掌控你的心!
人类的历史也只不过一百多万年,这是有据可考的,到底是多少时间,让科学家们去探究吧。在如此长的历史中,能够掌控这个心的人又有几个?
站在历史的又一个起点,我们都可以自豪的说,人类的文明又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也要看到,还有很的人照样生活在饥饿与战火之中,这就说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自满与骄傲之中只会使思想颓废,而一无所成。
【微不足道】没有成绩,没有战果,一切都微不足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