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林黛玉作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人们只要提及“林黛玉”三个字,脑中或是出现池畔葬花的女子的形象, 或是闪现抱膝流泪的身影。 他们最终都指向那两个字——忧郁。
林黛玉,在部分现代人看来, 就是那种“有点儿什么事就会哭得稀里哗啦的小女孩。” 就连我宿舍那位极其喜欢红楼的女生也说过:“我很喜欢林黛玉, 但我也最受不了她。”的确, 换作是我, 如果身边有个人常常讥讽别人, 一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开始哭个不停, 我也会受不了。 可是这样的林妹妹能在文学史上独占一番天地, 必是有原因的。
其一, 潇湘妃子的才华若让我用两个字来形容, 便是“惊艳”了。海棠诗社初建那时, 虽是略逊于蘅芜君。 可在后来史湘云做东之时, 潇湘妃子大笔一挥, 一连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分列三甲, 一举夺魁。这样一个才女, 怎么能不让千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心动?
其二, 林黛玉初时家境优越:父亲是朝廷官员,母亲是京城大户贾家的这一辈唯一的女儿。虽说女子矜持, 可人的心中, 必定都会受一些外物的影响。想是在黛玉的心中, 也是有小小的优越感的吧。 可母亲父亲的相继逝去、 家道中落,使她倍受打击。 经此大变, 虽说有京中贾家的接纳与众兄妹舅婶的关怀, 这些事终究还是在林黛玉心中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痕迹。 在林黛玉的心中, 自己只是寄人篱下。 可她偏又不愿承认自己的落魄。 只得拼命武装自己, 让自己更要强, 更强大,不愿低人一等, 这也造就了她常与人“针锋相对”的性格。 说到底, 其实她只是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从这个角度看,林黛玉时常感伤落泪也是合乎情理的了。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其三, 林黛玉的形象, 在古人看来, 可以说是“女神”级的人物了。她时常忧郁, 但何尝不是一种恬静的美好? 她虽常讥讽他人, 可她也会在一池春水边,用软泥轻掩落下的芬芳。 而且, 生而为人, 怎么可能十全十美? 林黛玉这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从来就不站在云端。 她更愿意的, 只是在满树繁花下,携一面小扇, 与人共赏此刻春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