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不是淘汰的开始,不肯在自己身上花时间才是

合群不是淘汰的开始,不肯在自己身上花时间才是
文章图片
01

作为一个大学生,看了那么多和大学有关的文章和金句,想必其中一定少不了这句话:“孤独是大学的必修课,合群是淘汰的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太他喵有道理了!”但是后来我有觉得它好像没那么有道理,不是因为它的思想有问题,而是“合群”这个词用的,容易让人引起误会。
高中的时候,每个班的同学关系密切,而到了大学,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往往受到了一些学生组织和学长学姐的影响。很多时候,一个人可能和自己班级的同学,甚至室友都没有很多话可说,但是和自己的学长学姐以及社团里的小伙伴打的火热。同时,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的社团、学生会。
有时候,我们作为一个集体中的一员,并不能够和这个集体有很深的感情,而是仅仅听从指挥,在步伐上跟着大家走,把工作、学习这些该做的事情做好之余,不愿意参加各种聚餐和额外的活动,而是把时间都放在“自己的事情”上。
这个时候我们还会毫无罪恶感,因为我们以为“合群是淘汰的开始”。当我看到一个部长或班长组织的活动和聚餐,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请假的时候;当我看到班级和组织的群里无人出声,全是求点赞、打广告的声音的时候,我深深地怀疑“合群”究竟是淘汰的开始,还是对心中对他人关怀的缺失。
02
你可以说和班里、部门里的同学搞好关系毫无用处,毕竟毕业之后这些人都不能给你安排工作,更不能让你考上研究生。但是青春除了奋斗、除了为未来做出努力,难道不应该享受身边每一个人在与我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之时为我们带来的种种愉快吗?
前几天咪蒙写了一篇文章“我不怕陷入深渊,我只怕无人声援。”所幸这篇文章没有再次引起争议,因为得到他人的陪伴是我们每个人所渴望的事情。有很多事情一个人都可以做成,但内心缺乏勇气,而越多的人支持,我们就会越有力量。
【合群不是淘汰的开始,不肯在自己身上花时间才是】而真正让他人支持我们的,不是因为我们的关系是“同学”、“室友”、“学长/学姐”,而是因为这些关系而形成的情感链接。
我们愿意为彼此付出时间是因为我们彼此共同度过了快乐的时候,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个人的荣誉感可能是一种虚荣,但集体的荣誉感始终是我们得到集体中其他个体帮助的源泉所在。
要我说,“合群”不是淘汰的开始,反倒是不合群才会让我们在大学中失去许多珍贵的友情。
03
既然“合群”不是淘汰的开始,那“孤独”为何是我们的必修课呢?
之前在参加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带队的学长,不仅仅在技术上给我们指示,也成为我们其中的一员,共同完成工作,他不仅不是不合群的人,还成为了我们关联彼此的核心。
活动结束后不久便听说他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原来他即使一边跟着我们参加活动,一边也在其余的时间自己一个人泡在图书馆,花了很多的工夫、学了很多的东西。
很多人以为“孤独”就是要独来独往,不跟人一起。其实,大学中我们要学会的孤独不是主动追求这种孤独,而是在一个人专心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耐得住这种寂寞。毕竟大家的目标都不同,做自己的事情也没必要硬拉着别人一起。
04
如果说有什么是淘汰我们的开始,那就是那些我们以“合群”为幌子,硬要掺和进别人的事情,跟着大众的步伐,不肯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要什么,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大学和高中的最大的区别,我想大概就是高中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而大学的时候,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不仅不一样,而且很可能差很多。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寝室都无法塑造出同样的人才。是的,大学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奋斗的中寻找自我,不再仅仅追随大众,而是努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所以,合群不是淘汰的开始,不肯在自己身上花时间才是。
共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