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这些电影学赚钱,理财娱乐两不误!

学习理财并不一定要通过枯燥的课程。有时候,轻轻松松看场电影,也能让你学到许多理财新知识。

也许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很难像电影主角那样,拥有叱咤风云的精彩人生。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些银幕故事中,挖掘出能为我们所用的理财智慧。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些和钱有关的电影,并总结了每部电影对理财的启示。周末的大好时光,就让我们理财娱乐两不误吧!
1、《百万英镑》
理财关键词:借力打力
跟这些电影学赚钱,理财娱乐两不误!
文章图片
这是一部经典老片,根据马克?吐温同名小说改编。富豪之家的两兄弟,用一张面值百万英镑的现钞打赌,哥哥认为这张钞票对一个穷人毫无价值,最终他还是会穷困潦倒;而弟弟则认为他会因为这张钞票摆脱困境过上富足的生活。
贫困的美国小伙亨利?亚当斯成了他们打赌的对象,他们把这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一个月内如何收场。没想到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讨好,为他提供免费吃饭、买衣服、免费住宿,他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这位幸运的小伙子还娶到了一位好妻子,拿了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理财启示:
马克?吐温这个故事的本意在鞭挞拜金主义,但无意中也揭示了企业经营和投资理财的经典法则:马太效应。投资学中,“马太效应”反映了资本的复利效应和规模效应,即财富资源会自动向资本更多、投资能力更强的企业和个人倾斜。
影片中,亚当斯最初只是把这张百万大钞作为自己生活消费赊账的信用保证,但迟早要露馅。所以他开始利用自己形成的声望和信誉,先从经营陷入困境的朋友手中接手矿山招股生意,赚到第一桶金,再凭借自己的股票经营知识,引导股市走向,赚取真金白银。通过“借力打力”,亚当斯成功实现了“财力证明—信用价值—真实财富”的资本运作。
生活中,许多人总抱怨投资缺乏第一桶金。但第一桶金并不会像电影中那样从天而降,需要自己开动脑筋,努力争取,通过各种信贷手段,调动各方资源,实现资产盘活,借力打力,这绝对是一门技术活。
2、《商海通牒》
【跟这些电影学赚钱,理财娱乐两不误!】理财关键词:道德风险
跟这些电影学赚钱,理财娱乐两不误!
文章图片
影片讲述了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早期,华尔街一家拥有107年历史的投资银行,在宣布破产声明前24小时利益与道德间的抉择。证券分析师皮特发现公司的财产评估有巨大漏洞:这家投行曾大量购买MBS(抵押支持证券),但现在这些MBS变得一文不值,将导致银行破产。
发现问题后,公司高层连夜举行会议,决定不管价格多低,也要迅速将这些证券清仓。公司高层对这么做将给金融市场造成多大的危机既无所畏惧,也不知羞耻。次日股市一开盘,他们就抛出所有“不良资产”。结果银行虽得到暂时的安稳,但却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厄运还是降临到这些投行的头上。
理财启示:
《商海通牒》揭示了投资领域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当不需要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下,有人就有可能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
这部电影是极好的风险提示教材,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轻信所谓的投资专家和金融职业人士。银行客户经理可能会为了奖金,拼命向你推荐并不适合你的理财产品;保险代理人可能会为了做成生意而许下虚假承诺;基金经理更可能用你的钱给自己的老鼠仓输送利益……理财并不是像这些专家所宣称的:不懂投资,没时间理财,没关系,你啥都别管,交给我们就行了。
所以,我们绝不能把所有资产押宝在同一个理财产品、同一个投资专家身上,构建合理的资产结构,不但可以规避市场风险,更可以降低遭遇道德风险的可能。
3、《决战21点》
理财关键词:量化投资
跟这些电影学赚钱,理财娱乐两不误!
文章图片
讲的是6名拥有超高智商和记忆力的麻省理工高材生,在数学教授米基的指导下,组成了一个MIT赌博小组。教授设计了一个玩牌方案,可以通过记牌在21点赌局中无往不利。经过练习,这群学生每周末都跑到拉斯维加斯赌场,通过21点牌技卷走了数百万美金。
MIT小组引起赌场的注意,并成了赌场的眼中钉。赌场委派安全顾问科尔向教授和小组发起了反击。而如此有效又快速的赢钱方式,让这群年轻人沉迷于金钱、虚荣、欲望之中不能自拔。
理财启示:
为什么MIT小组能在合法前提下,大幅提高赢牌概率?因为普通人玩21点只是凭主观感觉作判断,而MIT小组通过对大数法则和玩牌规则的有机结合,将赢牌概率数量化、精确化
在每一局牌的早期,先通过小额下注来摸清牌面上的牌点大小,从而推测牌池里的牌点大小。如果牌局过半时,发现牌池里小牌多,玩家玩下去输钱概率大,则止损离场;如果发现大牌多,庄家输钱概率大,则开始下大注玩,结果最后赚到的钱总是比先前试水时输掉的钱多。
在投资界,这种通过精确的程式化的量化投资方法也很常见。依靠事先设定的投资模型和获利策略,对某个股票的历史价格数据,和同类股票的估值情况等大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扫描对比后作出投资决策,而不是依据基金经理的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可以避免人性的弱点和情绪的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
不过,从理财的角度看,“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这句话永远没错。一旦沉迷赌博,哪怕像MIT小组那么聪明,假如不能及时收手,最终都只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
4、《华尔街》
理财关键词:内幕交易
跟这些电影学赚钱,理财娱乐两不误!
文章图片
《华尔街》系列是商战电影中的经典,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为背景,拍出了股市内幕交易的来龙去脉。
股市大亨戈登?盖柯贪婪成性,不择手段在幕后操纵股票行情使自己获利。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巴德,因用一个股市内幕情报帮盖柯赚了笔大钱而受到重用。为了自己的利益,巴德开始利用身边一切可能的机会刺探消息,提供给盖柯进行股票内幕交易。
但在一次收购案中,贪婪的盖柯违背了当初对巴德的诺言,使被并购企业的数百名员工面临失业境地,在道德良知和金钱诱惑之间,巴德选择反戈一击,秘密收集了盖柯从事违法内幕交易的证据,最终将盖柯绳之以法。
理财启示:
大多数缺乏内幕消息和正确投资理念的中小投资者,很容易受到像盖柯这样的市场杀手的愚弄和猎杀。而很多看似诚信、专业,声称更富远见的投资机构,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贪婪、愚昧而脆弱。所以在理财知识了解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切忌谨慎入股市!
5、《最佳出价》
理财关键词:艺术品拍卖市场
跟这些电影学赚钱,理财娱乐两不误!
文章图片
故事讲述的是维也纳奢华的艺术品拍卖行业。维吉尔?奥德曼是一家顶级艺术品拍卖行的老板,有着老到的经验和高超的鉴赏力。比利同样是艺术品行业的老狐狸,他和奥德曼通过暗箱操作,常以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拍到一些珍贵艺术品。
直到一天,一个神秘的女主顾克莱尔带着大批的古董遗产前来,克莱尔声称患有广场恐惧症因此从不露面,但是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却让奥德曼渐渐着迷。终于有一天奥德曼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可是一个惊天的阴谋正在悄悄等待着他。
理财启示:
拍卖是通过集体竞价,借此发现拍品的真实价格和稀缺程度,实现商品价值最大化的方式。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拍卖行却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现场布置托儿请君入瓮、专家收钱作出虚假鉴定、明知赝品却和卖家串通一气包装成真品忽悠买家等黑幕。
没有练成火眼金睛的鉴别能力之前,千万别随便进入拍卖行市场。要练眼力,不妨先从地摊上的便宜货玩起,赝品见多了,慢慢就会发现真品的不同。一旦决定进入,必须对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区间、市场上普遍的价格和需求度有较清晰的认识,避免冲动竞价。
6、《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理财关键词:量入为出
跟这些电影学赚钱,理财娱乐两不误!
文章图片
居住在纽约的丽贝卡是一个杂志采访人员,也是一个超级购物狂。满屋子都是用不着的商品,和穿不完的衣服和鞋帽,抑制不住购物欲让她债台高筑,生活一团糟。
丽贝卡阴差阳错进入了一家杂志机构旗下的财经杂志编辑部。对理财一窍不通的她偶尔写了一篇角度新颖的投资文章,受到了读者和业内的好评。不过谎言总有拆穿的一天,更何况还有那沉重如山的债务摆在眼前。
理财启示:
很多女性朋友可以从丽贝卡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为自己的冲动消费吃尽苦头。丽贝卡也算是“半桶水”的投资理财专家,却依然理不好自己的财务。除了自身定力不足外,对信用卡的使用不当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对于能够节制自己的消费欲,做到量入为出的消费者来说,合理利用信用卡不但能获得短期免息贷款,在此期间资金还可以用于其他生息投资。而且办理信用卡赠送的各种礼品,刷卡时的各种优惠和积分也能淘到不少实惠。然而冲动消费的诱惑实在太大,对于像丽贝卡这样热衷买买买的女孩,还是要谨慎使用信用卡。


除了上面这些,和金钱有关的电影还有很多。假如对《华尔街》、《商海通牒》这类讲述金融界高层黑幕的题材感兴趣,那么香港电影《窃听风云》系列也绝对值得一看。
如果想对房产投资技巧有更多了解,那不妨看看小制作国产影片《房不剩防》,还有凯文?斯派西等一干老戏骨演出的《拜金一族》,会告诉你房产销售的各种伎俩和陷阱。
建议大家在今后看电影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挖掘、提炼出各种对自己投资理财有用的信息、知识、经验和教训,触类旁通。然后在自己的实际投资理财生活中,活学活用。这样就能够在娱乐的同时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原创声明:本文由网易有钱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多谢合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