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给我的三点忠告

《穷查理宝典》给我的三点忠告
文章图片
最近看完了《穷查理宝典》,内容是关于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的为人处事之道,一个极其低调,却拥有大智慧的人。以下是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3点忠告。

逆向思考
查理的常用思考方式:逆向思考。即,要做一件事情,先思考怎么做会失败。
该思考方法来源于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

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谷歌内部在判断一个项目是否立项,也是采用逆向思考方式:这个项目不能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如果成功地推翻了这个想法,才有继续推进的意义。
好处在于,逼着你直面事情最麻烦和黑暗的一面。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在「大饼子」的刺激下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复利
一个神奇的投资魔法。
书里多次强调这个概念,
举了个例子解释「复利」的神奇。

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每天给你1000美元,连给30天,你拿到钱之后随时可以花。第二个选择是,第一天给你一美分,第二天给你两美分,第三天给你四美分,每天给你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这样持续30天,但你必须等到30天结束之后才能用这笔钱。”
按照第一个选择,总共可以得到3万美元。按照第二个选择,复利的魔力将会使总数达到5368709.12美元。
这自然也是巴菲特的投资原则,长期持有股票,充分发挥复利的威力。
同样,在自身的习惯培养上,也遵循着复利原则。
每一点点正向的反馈,积累到一定时候,复利的效果就会出现,给你一个指数级的变化。
养成不看短期,看长期的习惯,不要轻易选择中途放弃,也许再坚持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复利」的魔力。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爱因斯坦

多元思维模型
强调的是跨学科学习。
一个复杂问题会牵涉到很多专业的知识。
如果仅靠本专业的知识去解决,显然不够全面,还会无形中变成一个手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产品经理的技能树里,有一项就是心理学,从心理层面去迎合用户的需求,从而达到「控制」用户的行为。不止在产品,心理学几乎是所有行业都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
人类的大脑即使在有所知觉的时候,也会错误地估量它感知到的东西,因为大脑只能感知到鲜明的对比,而无法像精密的科学仪器那样以科学的单位来估算感知的变化。
可见确实可以利用人类大脑存在的「漏洞」,去寻找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记得以前设计一个功能,要求用户绑定手机号进行实名认证。传统提示方式,类似“请完善个人信息,绑定手机号”,但效果不好,用户都怕麻烦。
由于用户在产品里会沉淀资金,提现需要审批周期。正好以此为利益,去说服用户尽快绑定,最后把提示改成:“马上绑定手机号,立即享有优先提现特权”。
绑定数大增。


大智慧往往不会高深莫测,无论能否学以致用,多知道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总归不是坏事。
【《穷查理宝典》给我的三点忠告】大龄读书爱好者,热衷产品设计,每周分享思考笔记,如果没坚持,欢迎打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