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中,我们扮演是什么角色()

2岁女童18楼坠亡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于熊孩子的关注。

【信息传播中,我们扮演是什么角色()】初看这条新闻时,内心闪过两字:痛心。替那个无辜逝去的两岁女童感到痛心,替那对失去爱女的可怜父母感到痛心,替那个必将受到异样眼神对待的小男孩感到痛心,替那对必将背负管教不严骂名的小男孩父母感到痛心。
一条鲜活无辜的生命就这么轻易逝去,痛心之余,在我的心中,对于熊孩子也是有过愤恨的。但看到评论区的留言:“他还那么小,一定不能放过他。”——数千人点赞支持。“规劝”女童父母,“当着男孩父母面,抱着小男孩同归于尽。”“血债血偿,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失去亲人的痛苦。”——也有数百人点赞。
这样的杀气腾腾,让我有点惊觉。
回想小时候的自己,漫山遍野的撒欢,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趁着大人午睡和小伙伴去河里游泳,有三次差点被淹死,自己也是个熊孩子。课本里面都学过的,司马光砸缸,他们一群孩子下了私塾不回家,在园子里面嬉闹爬假山,最后才导致有人掉到水缸里,古代也有不少熊孩子。小时候最爱看的限制级动画片《蜡笔小新》,里面的主人公小新带着幼稚园的小孩子到处跑、爸爸开车的时候去捂他眼睛、见到漂亮妹子就搭讪甩大象......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也是个熊孩子。
仔细想想,熊孩子这种存在,古今中外,你我身边,一直都有,从未断绝。熊孩子,以往只是父母长辈对于孩子无力管教后,无可奈何的自嘲,通常还带着宠爱、包容的语气。如今,贬义的成分更大。
再联想前段时间,篮球少年和广场舞老人"争抢篮球场"事件、老人团马路暴走被撞死事件、老人公交车上挤人抢座事件......“公交车上林黛玉,篮球场上方世玉。”让老年人群体也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大家用警惕的眼光看着老人、孩子,害怕老人倚老卖老讹诈自己,生怕熊孩子捣蛋闯祸惹来麻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堂而皇之的换成“吾敬老不敬无德之老,吾爱幼不爱无教之幼!”义正言辞的挂在嘴边。
熊孩子一直存在,坏老人也一直都有,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为什么如今他们会受到更多的指责,甚至被以偏概全,给整个群体招来偏见?
我认为是有以下两个因素辅助的结果:
一、随着科技通讯的发达,信息传递更加容易、迅速。以往也并非没有类似事件,只是传播度没有这么大,引发的讨论和后果不明显。而如今,偏远地区鸡毛蒜皮的事情经过刻意宣传,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人尽皆知。
二、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刻意报道。正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一般。老人慈祥、孩子懂事也不值得天天报道,同行亦不会转发。而熊孩子、坏老人事件相对少见,更容易博人眼球,各大媒介争相报道。这样报道,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问题可能不是很大。但对于受众来说,他看到最多都是孩子、老人不好一面,很容易形成以偏概全的观点。再加上无良媒体为了阅读量,刻意推波助澜,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价值取向被带偏。
莫名想起一句话,“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而在如今的信息传播中,我们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