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中美CPI有何不同?全球正在进入中长期通胀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中美CPI有何不同?全球正在进入中长期通胀
文章图片

美国的高通胀仍在继续 。
美国6月经济数据显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9.1% 。再创1981年12月以来最大值;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为10.8%,仍然较高 。
相比之下,大洋彼岸的中国通胀数据则显著更为良性:6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6月PPI同比上涨6.1%,涨幅有所回落 。可以说,中国虽然三季度CPI也可能触及3%,但中国通胀较为温和可控 。
造成中美CPI、PPI之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两国经济有何重大影响?为什么说全球正在进入中长期通胀?盛景网联董事长、盛景研究院院长、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先生给出了他的解答 。
分享嘉宾:
彭志强,盛景网联董事长、盛景研究院院长、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致力于推动盛景成为中国领先的新经济平台 。彭志强先生管理VC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过130亿,投资了国联股份、康龙化成、完美世界、分众传媒、汇通达、沃尔德、致远互联等众多明星项目,是中国、美国、以色列众多顶尖基金背后的投资人 。
彭志强先生著有《商业模式力量》、《低成本创新》等企业经营畅销书,并曾在《生死转型-金融巨变下的企业生存之道》一书中预言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
 
精华速览
一、中美两国之间的CPI差异怎么形成的?
二、中国的PPI波动更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如何应对全球中长期通胀趋势?
 
Q1:我们看到中国经济明显复苏向好的迹象,但是美国经济却遇到了困难 。5月美国CPI创了新高到8.6%,这直接导致了美联储75个基点加息,让美股三大股指大跌 。6月美国CPI再创新高到9.1%,7月美联储加息至少75个基点 。经济学家都在预测美国GDP即将进入到一个技术性衰退,美国物价水平仍在急剧上涨 。与此同时,中国CPI还处在一个相对良性的区间,6月为2.5% 。中美两国之间的CPI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彭志强:如何观察中美两国CPI差异,我首先给大家几个提示:
首先,大家要去看各项经济指标的分类构成和权重,构成两国CPI的分类构成和权重占比是不同的,而且差异还比较大 。
第二,中国喜欢讲同比,美国喜欢讲环比 。
第三,往期基数的不同,会影响当期CPI涨跌幅的表现 。
有了这些基本的概念之后,我们再去看美国数据,毫无疑问,现在的美国是属于高通胀状态,1979年美国的CPI达到了14.86%,看起来这个数字比今天的9.1%高,但是如果把它内部构成的各项权重调成和今年一样,那么今年美国通胀幅度已经达到了1979年通胀的水平 。
中国的通胀受猪周期影响比较大,中国CPI里面,猪肉占了2.5%权重 。如果猪肉价格涨了100%,光这一项,就会导致CPI上涨2.5% 。有一个笑话是韩国人家嫁女儿,女婿上门的时候都要拎一块猪肉,这说明了猪肉在东亚民族的重要性 。猪肉价格一旦疯长,对中国CPI来说还是很可怕的 。
在美国,住房指数对CPI的影响最大,占32% 。美国近年来房屋销售价格、房屋租赁价格上涨都非常强劲,这显著助推了美国CPI上涨 。而中国CPI中的住房支出权重占比较低,中国房屋租售比低,房屋租金增长这些年也较少,中国高涨的房屋价格在CPI中并未充分体现 。
另外,能源价格对美国CPI影响非常大,但对中国CPI影响则没那么剧烈 。美国私家车数量多,3亿人有2亿多辆车,中国14亿人也就2亿多辆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首先是中国的城市公共交通比美国发达,尤其是在地铁、高铁等方面显著超越美国 。其次,中国人城镇居住密度比较大,美国人大多是住在郊区、别墅里 。再者,中国在新能源电动车方向也是后来者居上 。所以,美国个人汽车、汽油消耗量显著大于中国个人 。
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房屋销售和租金价格、汽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食品价格等都经历了全方位的惊人上涨 。
美国通胀当前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都面临着巨大的上涨压力 。美国当前已经处于一个恶性通胀的区间,而且5月份美国的通胀环比增加了1%,这一数字如果转化成年化就是12%了,物价飞涨 。在需求端,美国疯狂发钱导致了需求高涨,而在供给端,俄乌战争拉高了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加征中国关税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供给端价格上涨短期内难以解决 。
中国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方面目前做得不错,在对CPI的关注和管理上,也很重视 。在中国,如果不考虑在一二线城市买房,一直租房,或者已经买完房,即不用考虑高房价带来的买房房贷压力,中国百姓的生活物价压力是小于美国的 。
Q2:今年以来,两国PPI同比数值均大幅走高,先后刷新有纪录以来的最高值 。两国PPI走势大体相似,但中国PPI波幅更大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能源安全能保障吗?
彭志强:美国PPI包含了农业、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大概覆盖了整个国民经济75%以上的领域,其中,医疗健康服务占比不小 。中国PPI是指的“工业生产价格指数”,没有纳入服务业,受周期波动影响更大 。在PPI的走势方面美国比中国更为平滑 。
虽然中国6月份PPI的增速是6.1%,但已经涨了好几年了,大家应该有这个感受——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中国企业向下游转移成本的能力比较弱,相对来讲,美国企业从上游往下游转移成本的能力比较强,市场传导机制比较充分 。
在中国,上游更多是国企、央企,中下游更多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价格传导能力不强,给中小民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
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看,中国的能源安全有基本保障 。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较高,约占到56%,比2020年下降0.9%,煤炭仍然是能源消费的主力,但是其占比逐年下降 。
因此,提醒做煤炭相关设备服务的企业尽快开展“非煤业务”,也就是煤炭以外的业务 。因为煤炭消费的占比在逐年下降,五年八年之后,煤炭行业会越来越难干 。还有一些企业是做房地产相关服务的,也要尽快开展“非房业务” 。因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见顶了,甚至市场规模在收缩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你的原有主业在煤炭领域在房地产领域这很正常,你要开始做二次曲线创新,要做非煤业务、非房业务,并且逐步提高第二曲线业务占比 。
在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大约占了56%,石油占到20%,天然气占7%,这两个领域外贸进口依存度比较高,我国72%的石油和44%的天然气依赖于进口,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一个正确的,或者说是必须的路线选择 。
同时,中国清洁能源大约占了22.5%,什么是清洁能源?天然气、水电、风电、光伏、太阳能等都属于清洁能源,这比2020年增长了1.2%,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因此,清洁能源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 。
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战略是非常坚定的,这也是未来创投领域最大的机会 。中金公司数据显示,未来几十年,中国在碳中和领域的总投资会达到139万亿,大家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刚才我们提到“K型分化”,指的是有些行业会往下走,有些行业会往上走,新能源就是往上走的行业 。我们要把一些代表国家发展机会的行业从小到大培育起来 。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碳中和领域,将超越房地产,在十年内成为国民经济核心支柱产业 。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绝对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生产了全球60%的新能源轿车和90%的新能源大巴车,在光伏领域中国更是处于压倒性的地位 。这是我们对中国经济最有信心的地方,变危为机,把原来的污染能耗问题转变成创业和投资的机会 。在高PPI背后,我们需要看到——传统的高耗能模式怎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怎么把企业业务与“碳中和”相关联?这些都是非常巨大的商业机会 。
Q3: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如何应对全球进入中长期通胀通道?
彭志强:大家要意识到,全球将进入一个中长期通胀的通道 。为什么是“中长期通胀”?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像俄乌战争这种导致地缘政治、地缘撕裂的事情,不再是偶发性事件,而是一个常态化的事情 。
第二,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中美博弈,都会导致全球供应链重置 。
过去很多低成本的东西在中国生产,现在美国觉得不能都放在你这了,本地也得有,或者在墨西哥、加拿大、东南亚等地布局 。今年5月加拿大超过了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
同时,由于中国担心美国卡脖子,从芯片到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都得自己来一套,中国也在做供应链重置 。
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这会导致全球成本上涨 。现在全球贸易和几十年前相比有很大不同,70%的流通产品是“中间品”,这些“中间品”在各国之间运来运去,最终运到最适合的地方进行组装——这种供应链高效的协同和运转,是过去几十年成本持续降低的重要因素,所谓全球化红利 。
为什么今天的美国走到了高通胀?除了放水以外,其实就是因为全球低成本供应链红利慢慢见顶了,中国的供应链成本也在显著上涨 。
当前全球的基本逻辑是:由于供应链会重置,因此欧美发达国家在想办法避免被中国绑架了,中国在想办法避免被美国绑架——由于世界各国各自都在重置各自的供应链,因此全球供应链成本将明显上升;同时,全球科技进步在过去的十年里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提升,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全球化低成本红利在消失 。
全球正在进入一个中长期通胀的轨道 。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企业来讲只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内部降本”,第二条路径是“外部增收” 。企业家和创业者还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怎么做到“内部降本”?哪些是我们需要支出的成本?我们有内部和外部客户,哪些成本是可以砍掉的?这里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盛景天问”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家和创业者对盛景天问的运用还是不到位、不充分,只是停留在“知道”层面,但是没有真正把它落实下来 。
“谁是你的核心客户?核心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用什么核心产品来满足核心客户的核心需求?用什么核心销售渠道来销售核心产品?”这四个问题好回答吗?不好回答,需要企业家、创业者带领团队做详细系统的深入分析和研讨 。
回答出来这四个问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把它叫做“清晰性”,能清晰表达;第二步是“一致性”,不仅要能清晰表达出来,还要有一致性,这四个问题能不能串起来相互协调一致?第三步是“正确性”,“选对池塘才能钓到鱼”——你选的市场是不是一个很小的市场,是不是一个根本不值得努力的市场?最后,要有“创造性”,你的回答一定是要有创新性的,能代表未来趋势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家不仅要回答这四个天问,还要做到清晰性、一致性、正确性、创新性 。
要想实现“内部降本”,就要做到极致聚焦,凡是和四个核心无关的事情就不干、少干 。再延展出来,企业的人、财、物,企业的人力资源、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都要和这四个“天问”密切相关与一致,这才能真正“降本” 。
怎么做到“外部增收”?只有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才能增收,否则客户凭什么买你的产品、甚至花更高的价格买你的产品呢?所以要创造更大的客户价值,或者是独一无二的客户价值 。这也必须回到“盛景天问”,如何面向核心客户的核心需求提供核心产品,并通过核心销售系统将核心产品销量最大化,从而增收增利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中美CPI有何不同?全球正在进入中长期通胀】所以,对内降本、对外增收,其实答案是一致的,就是企业家和团队要完成“盛景天问”,也是企业的“极简战略”,这四个关键问题或灵魂追问值得企业家带领团队共同研讨,找到属于自己企业的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