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消暑助眠神器---红楼梦之红楼往事

说到长夏避暑妙计,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日本东瀛的人民群众有许多低碳环保省钱方案,比如在房子外面多挂几层竹帘,比如随身携带纸扇,比如在河边吃川席料理,还比如互相讲鬼故事消暑,在惊吓中获得清凉感受。
胆小如我,自是不敢如此这般操作,但听故事消暑的可行性还是蛮高的。比如现在正在听的《红楼梦之红楼往事》,主播的不少解读都可称是根红苗正的索隐派,据目前听完的部分内容,已经考证出秦可卿与贾元春影射孝贤皇后,侍候迎春的人比侍候皇后的人还多,让人不免想起日本同时期幕府将军的正室御台所,身边服侍人员最多时有二百余人之巨,看来我涣涣大国还是有些不及小邦之处的。
或许与人类天生喜欢猎奇探密有关,这既保证了我们在原始阶段积极寻找新的森林去打猎,也造成了各种八卦周刊的大卖、无数以八卦内容主体公众号的火爆。
或者也正缘于此,不管各种解读《红楼梦》的图书如何荒腔走板,但都不必担心没有读者去看。
尤其近些年借助网络的便利,更是大有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是红学家之势。各种或靠谱或不靠谱的解读纷纷出世,《红楼梦》中的人物几乎可以完美对接各种历史人物,映衬的“前废太子女儿说”一类老版索隐结果都显得弱爆了。
有过这许多碗老酒垫底,现在就是有人写本砖头厚的书论证出贾宝玉是超级赛亚人,贾母是雅典娜再生,十二金钗是十二黄金圣斗士转世,来继续护卫老主子云云,我也能坦然面对的。至多笑咪咪的一句“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而已。
所以,对于主播所说:林黛玉进贾府实际影射其进宫选秀,因为只有故宫里才有能达到一射之地的,才会有书中抬骄复坐车的烦琐。作者还表示,自己到北京时专门看过几个王府,如恭王府、雍和宫等处,皆不及贾府大,完全满足贾府各方面条件的,只有故宫一处而已。
对此北京土著如我倒是要插花一句,以上两处所在本人也是去过的。确实不大。尤其是雍和宫,小时去时只记得里面各处所在都是暗暗的。那个著名的白檀木弥勒大佛也是。
【长夏消暑助眠神器---红楼梦之红楼往事】再来,主播还表示,贾母居处实际是慈宁宫,比如在刘姥姥讲故事时看马棚,方位上同慈宁宫与内务府的马棚一模一样。
这个么,好吧,主播你开心就好咯。毕竟,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嘛。
不过,还好,在前面若干回索隐派解读后,或者是作者看到评论区实在太过辣眼,于是改弦更张,开始走回读后感路线,只是就书论书的讲讲自己对书中人物情节的所思所感。于是整个节目的画风也进入了“可能不出彩,但大抵不出错”的温和风格。
虽然内容比较温和了,但标题真的很值得自媒体作者们学习一下了。随手列几个来说:她怎么成了这个德行?是分析赵姨娘的。你不可能是内奸、卧底,研读袭人不是怡红院内奸。“二令三人木”=柳湘莲,认为三人木是指柳湘莲与王熙凤还有些瓜葛。
整个专辑共有二百多集的内容,每集大约五到十分钟的解读。很适合刷牙、洗脸、睡前之类零碎时间听听。个人态度是对于各种索隐只付一笑,对于内容分析权当对原书的重新温习,总之都是随便听听而已,太过较真大可不必。毕竟天下喜《红楼梦》者多矣,有多少爱红人,就有多少个解读版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