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1049~读《看见》有感~Amy(连)

读《看见》有感

------Amy(连)
双城的创伤那一章令我十分感触。讲述的是十年前,柴静采访一则五个小学生连环杀自杀的案件。为什么会在青春懵懂时,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呢?因为大人们不会懂得,深陷黑暗里的孩子们,靠着友情一步步坚持下来。而大人们只会用自己的价值观评判这些孩子,用大人的处事方法解决问题。那就是掩盖住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让时间来淡忘它。但她们无法理解,身为主人公的孩子们内心的创伤无法抹去的。假若没有老范与柴静的坚持,这些孩子可能早已跟随苗苗离开这个世界。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极了,开始有意识的认识世界、思考世界,却发现太多棘手的问题不是自己可以处理的。无法与大人沟通的他们,急需一个倾听者,苗苗的就是这样的倾听者,小小年纪心思细腻,懂得换位思考。只不过倾听的人往往了解这个世界的更多黑暗,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只是这种不易察觉的东西,一点一点渗入人心,孩子们又怎会懂得。
【【投名状】1049~读《看见》有感~Amy(连)】苗苗的性格,让她受人爱戴,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纠纷,青春期里的孩子大多倔强,自尊心强,当孩子们起哄群体孤立一个人时,容易发生情绪崩溃,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其实小地方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惨案,因为心理辅导跟不上。我也是小地方成长起来的,回忆起我的青春期,充斥着非主流,抄写着爱情的歌词本,写着对世界的隐忍的日记本,手臂上我们趁老师不注意刻下的字,我记得大部分人刻的是心爱的人名字,有一个朋友像这些孩子们一样刻了一个忍,当时我还认真的问他为什么是忍字,他不答。我们都知道,那一道道伤疤是青春里的荒唐,但是却都不后悔。但刻的字会淡,青春会散,那些美好的痛苦的回忆都会被时光锁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