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二十)(季昌明,才是最睿智的人)

季昌明应该可以安心地退休了,在省检察院工作了一辈子,最后能落得个平稳的结束,算是比较幸运的人了。在老一辈领导中,陈岩石因为锋芒太盛,退休没能得享副部待遇,算计了一辈子的高育良最终把自己送了进去,而季昌明,因为综合了两人的优点,得以安享幸福晚年。
《人民的名义》(二十)(季昌明,才是最睿智的人)
文章图片
视频截图.png

审时度势
还记得第一集时,我们都在质疑季昌明,甚至怀疑季昌明是“内奸”。陈海好端端地配合侯亮平的工作,就因为季昌明非要汇报,结果让丁义珍潜逃了。后来,我们觉得季昌明就是个老滑头,他快要退休了,不想得罪人,所以才会“打太极”,汇报了不就没有自己的事情了吗?
赵瑞龙设局陷害侯亮平,高育良特意跑去请示沙书记,要求停侯亮平的职。为了让侯亮平停止审讯,他们可是无所不用其极。先是打电话让季昌明去谈话,然后让肖钢玉去省检察院和看守所围堵侯亮平。
当时,刘新建马上就要被突破了,季昌明说他去找高育良,但最多让侯亮平再审半个小时。林副检察长说,你多谈会不就行了。季昌明说,我们不能这么想,半个小时就是半个小时。在高育良办公室,我们看到肖钢玉的不依不饶,由此得知季昌明是不想让高育良抓住把柄,小题大做。
面对高育良的不阴不阳,季昌明义正言辞地说他不仅要参与侯亮平的审讯,还要把情况上报最高检。此时,我们觉得季昌明终于腰杆硬了一次。
其实,这都是季昌明这只“老狐狸”善于审时度势的结果。第一集时,汉东局势尚不明朗,有“秘书帮”和“汉大帮”之争,有“沙李配”之说,季昌明作为政法口,归高育良管,丁义珍副市长属李达康管,他要汇报,提前跟李达康和高育良通信,不是为了庇护谁,而是为了不得罪谁。他不想得罪李达康,这个有可能将要上位省长的人。
而到后来侯亮平被举报,此时的情势已然明朗。如果他站错了队,或者不力保侯亮平,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季昌明之聪慧,不在高育良之下。他看得懂情势,分析得透格局。如此之人,才能在政治上占据主动权。
《人民的名义》(二十)(季昌明,才是最睿智的人)
文章图片
视频截图.png
坚持原则
季昌明平静无波的一生,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丧失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第一集的汇报会上,李达康提出双规丁义珍,但季昌明不同意,认为这说到底都是最高检的案子,我们不该跟人家争主动权。坚持按法定程序走。虽然他不想得罪李达康,但他也不能为此破坏自己的原则。
后来,侯亮平未经他同意,就私自带人去高速路口拦截了李达康送欧阳菁去机场的专车,当着李达康的面带走了欧阳菁。李达康因为面子问题,大为恼火,打电话质问季昌明。
一无所知的季昌明没有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他首先承认自己不知情,具体情况他会查证,然后又问他是不是欧阳菁今天要出境,如果是要出境,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做。这就是把自己的处事原则明确告诉了李达康。他不会因为谁而徇私枉法。
他谨慎小心,圆滑处世,在赵立春面前安分守己,与高育良和李达康周旋,不轻易展露锋芒,不随意得罪他人,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所以,才能在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人民的名义》(二十)(季昌明,才是最睿智的人)
文章图片
视频截图.png
处事公允
高育良表现得很公允,实际上他有很大的私心。比如用人上,他主张用自己的人,对于易学习这样的干将,即便知道他有能力,却不愿意量才而用。
季昌明对于侯亮平的到来,一开始心里是反对的,因为他知道侯亮平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非常害怕侯亮平会让他平稳退休的计划泡汤。但是为了让侯亮平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他调走了反贪局副局长吕梁。
后来,侯亮平被停职,季昌明安排吕梁去调查侯亮平,侯亮平对他抱怨,你这不是整我吗?你如果真心想帮我,就不该让吕梁来调查我啊。你忘了他跟我的恩怨啦,我可是抢了他的局长的人啊,他万一趁机报复,我不就惨了。
季昌明说,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吕梁是纪检书记,不让他调查你,换别人,这不是明显授人口实吗?更何况他不会那么做。吕梁面对肖钢玉的种种“游说”,坚持要拿到证据,有证据才能定案,也足以看出吕梁的人品。
我很赞赏季昌明对钟小艾说的那句,不管别人有没有鬼,我们要做到自己心中没有鬼。季昌明能坦坦荡荡说出这句话,就说明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经得起推敲,他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坚守了原则,他做的每一次选择都没有突破底线。
做人如陈岩石,容易树敌;做人如高育良,容易迷失;做人如侯亮平,容易被害;做人如季昌明,才睿智周全。
上一篇:《人民的名义》(十九):郑胜利的存在,就是告诉我们这将是谁的时代
周一至周五更新,欢迎交流讨论
【《人民的名义》(二十)(季昌明,才是最睿智的人)】转载等事宜请简信经纪人:加油小毛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