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一、四合院的基本方位
北京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了解北京四合院,首先应了解它的基本格局,而这种格局又与它的方位有直接关系。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文章图片
2.1
四合院的基本方位四合院是排列分布在胡同两侧的,胡同的走向与四合院的方位有直接关系。北京的胡同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这在北京内城尤为明显。如现在仍保留比较完好的西四北条至八条地区、东四一条至十条地区、东城区南锣鼓巷一带就是典型例证。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文章图片
2.1
在这样的胡同内,四合院住宅分列在胡同南北两侧,形成坐北朝南的街北院落和坐南朝北的街南院落(上述坐向指宅门而言)。除去这些东西走向的胡同外,还有一些沟通两相邻胡同的直胡同,即南北走向的胡同而分布在南北走向胡同里的宅院,就成为坐西朝东的街西院落和坐东朝西的街东院落了。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文章图片
2.1
这样,北京四合院住宅就出现了街北、街南(这两类为主)和街西、街东(这两类为辅)这样四个基本方位
地处外城的一些居住区,情况较为复杂。如宣武、崇文的一些地区,大多在历史上未经认真规划,是自由发展形成的,街道杂乱无序,出现很多斜胡同、窄胡同、直胡同、短胡同,因此也就造成这些地区出现大量的“非标准”住宅,院落的方位也呈现各种复杂情况(图2-1)图2-1东城南锣鼓巷一带、西四北一条至八条地区、前门大街琉璃厂一带、前门大街至崇文门一带的街道胡同排列状况比较(本图为1949年以前北京城区状况)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文章图片
2.2
由北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所决定,北京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其次为坐西朝东的西房,东房和南房的朝向较差,不是理想的居住方位。北来夏不凉的民谚,说京人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的就是这种情况。所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建宅时般都要将主房定在坐北朝南的位置,然后再按次序安排厢房和倒座房,在坐北朝南的咨中,正房很自然地处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不用进行人为调整:而坐南朝北的院落为取得朝南的效果则要采取一些调整措施:图2-2是四合院四种基本方位的示意图(图2-2图中的街南四合院是座比较标准的二进院落,院子的最南端为倒」座房,向)。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文章图片
2.3
由于这北依次为外院垂花门、内院、正房(北房所以,进入宅门后,要经种四合院的宅门开在西北角过院子西侧一条狭长的通道才能走到院子西南角,再由西南角的侧门进入外院,尔后,再进入垂花门、内院这种调整办法,无疑要浪费一定面积的宅基地,且使用起来亦不十分方便。当然,同类情况下也有将宅门置于东北角的例子(图2-3)前公用库某宅宅门即位于院东北角。
进入宅门后过院东侧一条狭长通道,达于东南角的侧门,进侧门后再向西进前院,向北进垂花门进内院。可见,同样方位的院落,调整的方法可以不同,要根据宅院位置、环境等情况而定,并无僵死模式。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文章图片
如果这种街南院落是一进院落的话,就不需要进行这样的调整了。进入位于西北角的宅门后,正对的是块镶砌在西厢房北山墙上的照壁,照壁东侧为屏门,入屏门进内院。内院坐北朝南为正房,两侧为厢房,南面为倒座房(图2-4)
在北京四合院中,坐南朝北的院落处在非主要位置,一般规模不大,以一进院落者居多,因此,通过狭长通道来调整宅院朝向的例子不是很多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文章图片
处在南北走向胡同中的宅院,院门只能开在东西两侧。这种非“正规”的院落,居住者一般都是平民百姓。这种宅院,好的朝向仍可在坐北朝南的位置安排正房位于宣武区山,以取得最西局。它位于山西街西侧的苟慧生故居就是这种格宅门坐西朝东,进门迎房(倒座)的东山墙,山墙迤北与东厢房南山墙相邻处面为南设一旁门,院内正房为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是座一进四合流院,位于煤市街培英胡同)的王瑶卿故居北院,也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四合院,(原大马神庙胡宅门开在东厢房南侧,院内以北房为正房,南房为倒座(图2-5),取得了最好的朝向。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
文章图片
2.6
但情况也不尽然。位于宣武区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鲁迅故居)就存在另一种情形该会馆坐西朝东,由南、北、中三组院落组成。北院坐北朝南,取得了最佳朝向;而中院和南院均以西房为正房,处在坐西朝东的方位。这大概是由于这两座院子东西方向尺寸大而南北方向尺寸小,无法建正院的缘故。可见,处在东西朝向的院落,其方位的确定也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图2-6)。
宅院的方位问题是首要的,只有确定了方位,才能确定建筑的格局。
编辑丨顺益兴四合院摘抄《北京四合院建造》
参考书籍丨《北京四合院建造》 马炳坚老师编著
【老北京四合院的详细资料—基本格局(第三期)】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