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作者:浅度
从2015年到2019年,《欢乐喜剧人》已经走过五年历史。
《欢乐喜剧人》是喜剧节目中最有影响力的节目之一,而《欢乐喜剧人》的总导演施嘉宁亦是喜剧节目中最有发言权的传媒人之一。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欢乐喜剧人》的总导演、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施嘉宁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本周,《欢乐喜剧人》第五季播出了第六期节目。在本季节目即将过半的节点,1号专访《欢乐喜剧人》的总导演、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施嘉宁,尝试为读者还原属于它的五年小史。


五年小史 施嘉宁说,做电视的人,最宝贵的能力就是“市场洞察”。
在五年前,他甚至没有想过自己会进入喜剧节目这一门类当中,但是在五年前那个“天时”之下,大环境要求电视节目创作者开垦一些新的品类,同时,团队也判断当时整个社会已经到了需要解压的时间节点,于是施嘉宁认准了喜剧节目,敏锐地在第一时间决定进入。
于是,这五年,一则是置于市场整体竞争的五年——施嘉宁说,“这五年,是一段喜剧节目整体市场,从蓝海、到红海、再到优胜劣汰的历程。”
五年前,喜剧节目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伴随着《欢乐喜剧人》与《笑傲江湖》的爆红,于是撕开了喜剧这个节目类型的口子。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喜剧节目,越来越多的同行业嗅到了喜剧节目的市场机会,于是,五年间喜剧这一赛道中涌入了非常多的竞品节目。然而,当供大于需,市场便会进行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如今,当时间移步至2019,一面是喜剧节目的整体数量相较五年间有所下降,一面则是品牌喜剧节目占据更加稳健的地位。《欢乐喜剧人》第五季播出至今,台网依旧表现强劲——电视端,收视排名在周日晚间档常居第一、偶居第二,CSM55城平均收视率达1.19,CSM35城平均收视率达1.296;网络端,微博热搜达19个、优酷最高热度9200、短视频播放量近亿。回顾这段小史,像极了群雄逐鹿、尘埃落地之后,胜者便从此更有权威地占下一方江湖。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二则,亦是属于节目使命变化的五年——它正在从一个点状的“爆款”,变成一条线状的“时间的朋友”。
五年前,《欢乐喜剧人》是一个“爆款”。在时间的维度下,“爆款”是一个点状的事物,在积蓄了铺垫在时间之中长期的、对抗的力之后,瞬间爆发巨大能量。这个长期的、对抗的力,就是观众既想看喜剧,又对传统的、晚会式的喜剧审美疲劳,于是,当《欢乐喜剧人》呈现出一个新式的、小剧场式的喜剧之时,它瞬间便把这个能量释放出来。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五年后,当《欢乐喜剧人》已然成为了稳固的国民喜剧品牌,创作者赋予它的使命早已从一个在时间线上爆发的点,转变为时间线本身。事实上,比肩全球,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其他国家,最长寿的节目往往是喜剧节目。喜剧节目一旦形成品牌、一旦形成效应,它便将是一个长久参与到国民生活之中的文化活动,参与到国民喜剧品味的同步增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欢乐喜剧人》第五季为什么还有这么强劲的传播表现。


五年之谈 那么,在这五年的大浪淘沙中,为什么是《欢乐喜剧人》成了大浪淘沙后,国民认可的喜剧品牌?
一是在于综合素质。
喜剧节目之所以不好做,一方面在于缺乏交叉能力的团队。懂喜剧的团队往往是大型晚会导演出身,没有季播节目的经验;懂季播节目的团队往往又不敢涉足喜剧,因为喜剧是非常专业、成熟的类型,有较高的门槛。
另一方面则在于喜剧节目缺乏模式借鉴。我们无法在世界范围内成熟的喜剧模式中,找到可以与中国喜剧节无缝接驳的参考先例。这就要求了“新电视喜剧”的创作者必须有很好的市场流行模式研发与执行能力。
而这两个门槛,恰恰成了机会。施嘉宁团队非常善于棚内模式与喜剧的嫁接,比如,《笑傲江湖》嫁接了素人竞技节目的模式,《欢乐喜剧人》嫁接了明星竞技节目的模式,《相声有新人》嫁接了垂类的、剧情的模式。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本季,《欢乐喜剧人》更是把这种模式原创与执行的优势发挥的更加明显,在已经播出的六期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几乎颠覆往季的赛制大换血——第一阶段,17组新老喜剧人的大逃杀;第二阶段,分为两队的团体对抗赛。
而在最新播出第六期节目中,则设计了非常有游戏节目模式属性的“任务卡”,分别给到两队自由发挥卡、喜剧技能卡、主体限制卡、可爱来宾卡、合作表演卡等五个命题作文,要求两队必须在各自的四或五个表演中要全部融入这五个命题。随着这一条件限制,它便让《欢乐喜剧人》的整体节目架构,不仅有点状的一个一个喜剧表演节目的呈现,亦形成了两条两队如何克服困难的、进行创作、团队协作的故事线。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施嘉宁说,我们团队几乎掌握了所有棚内节目的模式,能做素人、也能做明星;能做竞技,也能做垂类。因此,在懂喜剧的团队中,我们是最懂棚内节目模式的;在懂棚内模式的团队中,我们是最懂喜剧的。与此同时,懂喜剧的团队与懂模式的团队本身就不多,两相交集便成了稀缺资源。
二是在于喜剧审美。
施嘉宁说,“喜剧是一个很专业的门类,很深厚的学问,我不需要成为一名喜剧家,但我要有喜剧审美,尤其是基于电视的喜剧审美。
什么是基于电视的喜剧审美呢?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施嘉宁认为,做好一档喜剧节目,喜剧只是节目中其中一环。大方向上是留给专业的喜剧人去创作。但是,电视人必须要对观众喜剧偏好有研究与把控,对喜剧人适合什么角色有专业判断,对喜剧节目从剧场喜剧到电视喜剧有良好的转换策略。
这是因为,一方面,喜剧人与电视人在传播经验上的有所区别,喜剧人往往只是面对几百人的剧场观众,他们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经验与意识;另一方面,喜剧人与电视人在底层逻辑上也并不完全重合,喜剧人更加追求喜剧艺术与喜剧风格,电视人更加需要兼顾大众审美、保证传播效果。而这就是喜剧人与电视人需要通力合作、相互沟通之处,电视人要基于电视逻辑向喜剧人提相关的要求、优化的建议。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施嘉宁坦言,五年前,其实这支团队也并非人人都懂喜剧;五年间,不断地沟通协作、长期地耳濡目染,这支团队几乎人人在喜剧上都有一定的发言权了。这也是喜剧节目为什么门槛之高,为什么品牌牢固,因为这是用时间堆砌的护城河。
三是在于电视技巧。
虽然以喜剧节目在业内名声大噪,但施嘉宁并不愿意自己被贴上“喜剧节目导演”的标签。他反复强调,“我不是专业做喜剧的,我是专业做电视节目的。”
喜剧也好、音乐也好、舞蹈也好,从专业做电视节目的人的视角出发,这些都是吸引观众进来观看电视节目的一层外衣。所以,喜剧只是节目成功的一个因素,《欢乐喜剧人》的成功还有更多电视节目层面的技巧。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比如,在本季《欢乐喜剧人》中,第一期就用了一个非常电视技巧的手法迅速抓住观众,让首期节目开播就达到CSM55城市1.29的极高水准。第一期中,便让17组新老喜剧人尽数亮相,这17组喜剧人的择选是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各种口味的观众需求,每一个喜剧人都有明确的受众范围、效果预测。南方范儿的、北方腔的,红于网络的、有电视缘的,小镇青年喜欢的、高级白领欣赏的,90后、80后、70后各个代际熟悉的,都一一映射到。这也是为什么《欢乐喜剧人5》在台网都有稳定数据表现的缘由——它不但实现了在电视平台上的全家欢收看,也完成了网络传播中的全领域覆盖。


1号结语 这是《欢乐喜剧人》的第一个五年,它历经了一个团队从对喜剧还陌生的学习者到中国电视喜剧推动者的自我成长,历经了一个项目从喜剧节目的爆款到喜剧节目的品牌的价值转换,历经了一个市场从蓝海到红海再到优胜劣汰的起落更迭。
这样一个项目,这样一批电视人,无疑是值得被纪录的,当它已经参与到五年之间,改变与引领中国观众喜剧审美能力的逐年提高,开垦与带动中国喜剧行业、喜剧生态的日趋繁荣。
而若,它如施嘉宁之愿,的确成为比肩国际喜剧节目的长寿电视节目品牌,它的影响力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始。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专访施嘉宁(《欢乐喜剧人》的五年小史)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