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收割”NFT:200元淘宝买图,上链卖30万元

NFT|“收割”NFT:200元淘宝买图,上链卖30万元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燃次元(ID:chaintruth) , 作者 |马舒叶 , 编辑 | 谢中秀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内数藏市场的泡沫破了 。”
7月20日 , 多家媒体报道 , 腾讯计划裁撤“幻核”业务 。面对这一消息 , 数字藏品“淘金客”程方如是说道 。
2021年6月 , 伴随着蚂蚁旗下的鲸探推出与敦煌美术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数字藏品 , 随后引爆市场 , NFT在中国的腾飞之路由此开始 , 腾讯、字节、京东、小红书……各个大厂都抢着跳入NFT市场 。
整体来看 , 各大厂的NFT相对保守 , 贴合“数字收藏品”监管要求 , 以收藏或者品牌宣传等目的为主 , 并且极力限制流转 , 比如鲸探需要持有半年之后才可以进行转赠 , 幻核、京东灵稀并未开启转赠 。
但在大厂之外 , 还有不少如程方一般的“淘金客” , 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各种渠道运营着不甚合规的小平台 , 以求在NFT市场分一杯羹 。
作为观望者 , 程方2022年2月才进入数藏市场 。但整体而言 , NFT市场的门槛并不高 , 程方“先是花万元左右做了一款数字藏品发行微信小程序” , 同时由于拿不到知名IP , “便在淘宝店铺花200元买了一张图” 。
最后却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收益 。通过“创世NFT”的方式发行和炒作 , 程方第一期数字藏品最终底价抬高了近10倍 , 总计卖出了30万元 。
但“疯狂”了一年 , NFT市场的泡沫似乎正在被戳破 。
首先体现在数字藏品的销量和价格上 。“今年7月 , 一向秒空的幻核发布的藏品历经2天都没卖完 , 最后直接停售 。”NFT玩家九方无奈地告诉燃财经 。
“被炒到超2万元的iBox某款藏品当前价格已回落到1000元 , 不少玩家被困在了二级交易市场 。”国内首家数字藏品流通平台Hotb热吧负责人panda也表示 。
其次监管也在趋严 。继3月封闭一批数藏平台后 , 6月20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新增条款 , 提供数藏二级交易的账号被限期整改甚至封号 。此外4月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还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推出6条行为规范 , 直指炒作乱象 。
此次腾讯裁撤“幻核”业务 , 更是被视为NFT市场“退潮”的信号 。不过对于此消息 , 燃财经曾向腾讯方面进行了解 , 截至发稿未获得正面回应 。
panda认为 , 此前幻核在腾讯新闻APP内留有入口 , 这次传出业务裁撤很有可能是受到监管压力 , 加上当前行情遇冷 , 再次进行产品打磨 。有接近腾讯的人士也对燃财经表示 , “这个(裁撤‘幻核’一事)比较敏感 。”
目前 , 程方仍活跃在NFT市场 , 但境况已经大不如前 , “现在各个平台收入缩水达到90%以上 , 专注炒作的小平台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
程方心中虽有泡沫破灭的担忧 , 却还是打算且行且看 。
200元淘宝买图 , 上链卖30万元NFT市场的上空始终飘扬着暴富神话 。“2022年3-4月份 , 国内各平台藏品基本上线秒没 , 平台月收益在50-1000万元不等 。”panda告诉燃财经 。
在iBox上 , “想你的液”藏品发行价只有299元 , 但一个星期内涨到了近20000元 , 成交价高达39000元 。而鲸探早期推出的敦煌飞天系列数字藏品 , 现在已经被叫卖到1.5万元以上……
NFT|“收割”NFT:200元淘宝买图,上链卖30万元
文章图片

图/iBox想你的液数字藏品(左),iBox想你的液数字藏品出售记录(右),来源/panda提供
涌入NFT市场的买家 , 心中也只有一个问题 , “我买入这个NFT , 会涨到多少?”
只关心最终的收益 , 其他一概不论 , 最终自然乱象丛生 。“NFT的发行一般涉及到 , 你从哪里拿图 , 是IP合作还是艺术家手里购买 , 抑或是其他渠道买图;此外还有铸造费用和上链费用;另外就是团队运营之类的费用了 。”程方介绍 。
而一般大的IP都在鲸探、幻核等大平台手里 。比如鲸探一炮打响的敦煌飞天 , 就是与敦煌美术研究所合作 。所以拿不到IP的平台 , 就要想其他办法 , 比如程方 , 就是花钱从淘宝买的图 。另一“淘金者”BoBo则选择与美术专业的学生合作 , 买断单幅作品只需200-300元 , 放在平台上标价可达到499元 。
“不少玩家看重的是藏品后期增值的可能性 , 只要藏品交易能带来利益 , 没有艺术性也无关紧要了 。”程方直言 。
找到图之后便是铸造和上链 。这本是NFT最具价值的部分 , 因为“数字藏品和照片的区别是 , 用区块链技术打上记号 , 证明其唯一性 , 类似游戏皮肤 , 你买了就是打上唯一编号 , 但很多小平台 , 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程方介绍 。
程方直言 , “小平台的NFT一般都只是链上铸造并不支持链上流转 , 所有转赠形式都是发行平台内部流转 。所以一般会选择私有链 , 或者海外公链 。这两种铸造及上链的费用都比较低 , 如bsn的铸造费用可以低至一毛钱/个 , gas最低可以几分钱/个 。”
而且“有点良心的小平台还会真的上链 , 一些没良心的平台根本就不上链 , 直接当电子商务卖图片 , 最后社群直接变维权群 。”程方表示 。近期 , 比如TT数藏在内的跑路平台也不少 。
而与“黑作坊”一般的制作环境相比 , NFT的发行、炒作却热热闹闹 。程方在2022年进入NFT市场 , 发行第一期NFT时 , 就采取了“创世NFT”的方式炒作发行 。
“创世NFT” , 即平台首发的NFT , 往往升值空间较大 。在程方之前 , 另一数字藏品平台iBox便以通过“首发”、“创世NFT”方式暴涨几十倍 。NFT玩家也乐于参与抢购“创世NFT”、“首发NFT” , 到处狂买 , 只为赌中下一个iBox 。
于是程方一在公众号宣布创世NFT即将发布 , 很快就吸引了各方玩家关注 。
【NFT|“收割”NFT:200元淘宝买图,上链卖30万元】但这也只是吸引玩家关注的第一步 。接下来 , 程方将单个藏品价格定为299元 , 并放出平台后期将上线二级交易市场的消息 , “然后我就做了空投活动 , 其实就是拉新 , 先把一部分藏品拿出来抽奖 , 先入场的用户拉到新用户就能获得抽奖机会 。”
借此 , 程方通过空投活动建立起6、7个爆满的微信群 , 涌入的第一批玩家藏品价格增幅达到300% 。
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炒作环节 。“这时候只要不断炒作 , 抬高藏品底价 , 就会有玩家不断追入 。”程方告诉燃财经 , 他联合了不少机构释放平台的财富效应 , “玩家看到价格不断在涨 , 就会忍不住买入 。”
最后 , 程方成功将藏品价格抬高了近10倍 , 实现了近30万元的收入 。
BoBo则稍早于程方 , 于2021年底搭建起了NFT交易平台 。不过炒作仍是BoBo运营平台的重点 , “在玩家社群里不断强化藏品可能的后期收益 , 再配合盲盒等新玩法 , 一期收入能达到近百万元 。”
BoBo向燃财经介绍 , 在已有的用户社群里 , 他会通过“开盲盒”的玩法提高用户粘性 。用户购买盲盒后 , 能开出不同属性的藏品 , 但7个不同属性的藏品能合成一个更稀有的藏品 , 单个稀有藏品的价格高达万元 。不少玩家希望获取十几倍的额外收益 , 会在限定期间内大量购入盲盒 , 以求合成稀有藏品 , 平台自然获取暴利 。
对于玩家来说 , 虽然知道NFT是“赌” , 但侥幸心理比比皆是 , “万一赌赢了呢?”
这也正中发行方的下怀 , “当数藏成了金融产品 , 一心暴富的韭菜是割不完的 。”BoBo戏谑地表示 。
暴利的NFT , 涨不动了国内NFT市场“起飞”还得追溯到2021年6月 , 鲸探联合敦煌美术研究所发布的敦煌系列 。此后 , 各类平台纷纷出现 。
据“鞭牛士”不完全统计 , 截至2022年6月 , 国内数字藏品交易平台数量已超过300家 , 包括阿里鲸探、腾讯幻核、京东灵稀、小红书R-space、网易星球、B站“哔哩哔哩数字藏品”、Hi元宇宙、斑马中国、唯一艺术、元视觉、洞壹元 , iBox、HOTDOG、Artpro……
NFT|“收割”NFT:200元淘宝买图,上链卖30万元
文章图片

图/数字藏品平台数量增长明显,来源/财通证券研究院
“2021年数字经济是一个大趋势 , 而且NFT在国外早已经历了市场验证 , 我对国内数藏市场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panda告诉燃财经 。
此前panda作为资深的数藏发行平台顾问 , 非常认可数藏运用区块链技术 , 为特定的作品生成唯一数字凭证的价值 , 不仅能保护数字版权 , 而且每个数字藏品都是唯一不可复制的 。
“大家都想要寻找进入元宇宙的接口 , 我认为数藏就是其中一个入口 。”因此 , 2022年7月 , panda创建了Hotb这一数藏流转平台 , APP上线以来注册量突破20万人 , 日新增用户超1万人 , 也吸引了一画数藏、头号藏品等100+平台入驻 。
除了panda这样认可数字藏品价值的创业者之外 , 更多的数藏平台创始人如BoBo、程方则是窥见了其中的暴利 。
BoBo告诉燃财经 , 看到阿里、腾讯等大厂纷纷推出数藏交易平台后 , 他意识到数藏市场潜力巨大 。
2021年6月 , 阿里旗下的鲸探推出首款藏品 , 玩家购买后可以将其作为支付宝封面 , 作为“社交货币”可以收藏 , 具备了一定的独特性 。此后 , 冰墩墩NFT盲盒发售 , 不仅引发了抢购狂潮 , 连二手交易的价格也暴涨了近千倍 。限量的冰墩墩NFT俨然成为了新的数字资产 , 慢慢被赋予了金融属性 。
“特别在今年1-5月 , 数藏市场俨然成了新的造富场 。以唯一艺术为例 , 2022前半年每天的手续费收入就有2000万元 , iBox5月份的交易额每天高达十几亿元 , 手续费收入达到3000万元 。”BoBo列举道 。
不仅是发行方 , 买家也尝到了NFT的甜头 。2021年8月 , NFT玩家禾风在某平台20元买入的首发藏品 , 再出售税后收入达到2700元 。
暴利之下 , 无论是抱着何种心态入场 , 都容易迷失心神 。“包括我在内 , 新的发行平台野蛮生长 , 模仿头部大厂营销、炒作 , 市场上玩家购买藏品的目的也逐渐从收藏变为了赚钱 。”BoBo表示 。
但风总是要停的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数藏市场 , 也在今年6月急转直下 。
“一方面 , 监管趋严 , 平台被禁止用二级交易炒作 , 收入降低了90%以上;另一方面入手藏品的玩家不是卖不出去 , 就是面对巨额跌幅割肉抛售 , 数藏成了新的庞氏骗局 。”panda表示 , “大批玩家持观望态度 , 不会再轻易投入 。”
如今 , “退潮”困扰着NFT市场里的人 。
一方面 , 新用户对数藏暴富的故事不买账了 , “一款藏品能炒到近十万元 , 新玩家的进入门槛太高 。”panda表示 , 没有接盘的新用户 , 老玩家的藏品没法交易 , 悲观情绪笼罩下极易引发价格崩盘 , 例如被炒到超2万元的iBox某款藏品当前价格已回落到1000元 , 不少玩家被困在了二级交易市场 。
另一方面 , 市场利好时玩家大量购入 , 手中囤积了不少藏品 , 对于新藏品开始持观望态度 , “平台卖不动了 , 自然炒作空间也就小了 。”panda补充道 。
“一款藏品风光时炒到上万元 , 最后泡沫戳破跌到几百元的比比皆是 。”BoBo也直言 。
不少老玩家如禾风亦被低谷期影响 , 挂在平台的藏品有价无市 , 最终只能“割肉”低价出售 。
燃财经所在的一个NFT交流群中 , 关于“亏”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不乏有买家表示 , “亏钱真快”“丝毫不慌 , 亏习惯了” 。
前方是光明还是泡沫 幻核被传裁撤 , 为野蛮生长的NFT市场泼下了一盆凉水 。
2021年以来 , web3赛道大热 , 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与艺术品结合的一种应用 , 吸引各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数字藏品发售平台 。其中 , 幻核上线于2021年8月 , 隶属于腾讯PCG部门 , 不开放转赠与交易功能 , “背靠大厂、IP资源在手”让幻核每每上线藏品都会“秒空” , 单期收入可达200-300万元 。
而在国内众多的NFT平台中 , 鲸探、幻核也是两大头部 。有数据显示 , 在NFT最火的时刻 , 每天都有百万用户涌入这两大NFT平台 。
如今头部震荡 , 玩家也自然感觉到恐慌 , 不少入手藏品只等开放转增功能的玩家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 “感觉买了个寂寞 , 只能安慰自己有收藏价值了 。”九方表示 。但多数参与者对NFT市场的未来仍抱有期待 。“监管能够整顿行业 , 让市场发展得更加有序 。”禾风表示 。
panda亦表示 , 监管趋严能够“劝退”一部分炒作的小平台 , 筛选出更多的优质平台 , 减少盲目炒作给玩家带来的损失 , 提升玩家体验 。
无论如何 , 监管都是NFT市场前进路上避不开的一项 。
野蛮生长之下 , 当前NFT市场乱象丛生 。比如 , 不少数藏平台只是上了链 , 却没有运用区块链的技术 , 让数字藏品变成了仅具备炫耀或炒作价值的JPG图片;此外 , 部分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的平台完成度并不高 , 没有建立独立的钱包体系 , 玩家也未拥有地址 , 因此玩家购买的藏品并未分发下来 , 仍然储存在平台端 , 80-90%的用户没办法直接在链上交易 。
交易也是买家关心的重点 , 和当前NFT市场乱象的集中点 。
数藏中国CEO王鹏飞表示 , 下一步监管的核心仍然是管控二级市场交易 , 数字藏品可以在文交所的监管框架下进行 , 纳入监管也将有利于数字藏品行业的发展 。
此外 , 7月13日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提出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设 , 研究推动 NFT 等资产数字化、数字 IP 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 。除了上海 , 多地的文交所也在探索数藏交易合规化的新路径 。
而当炒作热潮消退 , 玩家的观望态度也在倒逼平台不断升级和革新 。
根据预言家游报的统计 , 最近半年获得融资的数字藏品相关公司达到16家 , 而去年全年获得融资的数字藏品公司只有7家 。通过搜索 , 燃财经看到这些公司有着雄厚的游戏引擎技术和元宇宙技术实力 , “市场调整后 , 在数藏领域有望走出技术过硬的独角兽企业 。”panda补充道 。
加密艺术家王子健积极地表示这是正常的市场发展规律 , 未来一定会回暖 , 甚至会迎来大爆发 。当前数藏市场良莠不齐 , 如果通过严格的政府监管淘汰一批不良平台 , 筛选出优秀的平台 , 就能更好的保障玩家的体验感 。
根据金色财经的统计 , NFT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在中国正式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 各发售平台发售物品数量约456万个 , 总发行量市值约1.5亿元 。同时根据头豹研究所数据 , 2026年在我国数字藏品市场经营规模将达300亿元人民币 。
数字藏品具备为文化事业带来新的形式和面貌的基础 , 也是消费者接触文化产品的一个途径 。但对于行业的参与者来说 , 也必须看到 , 任何东西都不可凭炒作而长期繁荣 , 还是应当回到合规、有序发展的道路上来 。
参考资料:
《幻核疑似停摆 , 中国数藏迎来终局还是新起点?》 , 来源:预言家游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