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2017-12-27 跨文化交际

早起晨读之:跨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态度,知识,技能和文化意识四个部分,是一种涉及了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综合能力。
交际能力培养目标,使语言教学更加重视语言的功能,语境和表达的得体性,更加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规则,使文化教学成为语言教学的重要部分。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交际能力,又不局限于交际能力,而是获得了一种新的视野。
美国文化教学的5C标准:
学生不仅应该意识到文化产品,习惯和观念之间的关系,还要比较自己文化与目的与文化,理解文化的概念,实际参与到国内国外的文化社团去。
我们教文化,教什么?
大文化: 地理,历史,文学,科学,艺术,政治,经济制度,家庭,教育制度。客观文化
小文化:风俗习惯,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主管文化
内容:3P分类。文化产品(products)文化习惯(practice) 文化观念(perspectives)
文化产品:书籍,工具,视频,法律,音乐,游戏等。
文化习惯:节日风俗,服饰风俗,饮食习惯等。
文化观念:态度,信仰,价值观等。
重点:了解文化观念如何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文化习惯中,是文化学习的核心内容。
【2017-12-27|2017-12-27 跨文化交际】举例: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跨文化差异:个人主义,隐私,发福,龙,狗等。
文化词汇:华表,端午,孝顺,中庸,四君子,缘分,红包,关系,面子。
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道歉,问候,感谢,陈赞,邀请,请求,拒绝等。
语境:性别,年龄,职业,场合等。亲疏关系,权力距离。影响礼貌表达。
语言使用规则背后的文化原因。
客观文化的教学,不是罗列知识点,而是挖掘文化事实背后的文化意义或观念。
1)地理环境--关注:自然环境对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的影响,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价值观。
2)人口与民族:--关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异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
3)历史:--关注历史及传统对当代社会和人民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待历史和传统的态度,人们对待历史人物的观念和态度。
4)政治制度--关注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观念,政府运作的方式,社会保障制度中体现出的对公民权利义务的观念等。
5)经济--关注改革开放对于中国人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和商业往来的特点,中国人对金钱,职业,消费,工作等的观念和做法。
6)家庭和婚姻--关注中国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家庭和亲情的观念。
7)教育制度--中国教育方式和观念方面的特点。
8)艺术--艺术如何体现审美,自然观及思维方式。
9)文学--文学作品中反映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学形象体现的品质特征和文化内涵。
10)风俗习惯---体现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
11)休闲--体现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
主观文化
1)世界观--不同文化的人们对生命,自然,社会,历史等的观念和态度。
2)价值观--集体主义文化,个体主义文化在价值观方面的异同。
3)社会交往--如何寒暄,招待客人,送礼,宴会礼仪等,比较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异同。
4)交际风格---关注高低语境。
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导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故满堂灌的知识型传授不能达到此教学目标。任务型的体验型,以过程为本的教学模式。
课堂学习,课外学习相结合:
具体:
教学主题----中国家庭
课堂:中国人家庭的课文,了解结构,日常行为方式,学习词语和表达。
课外:采访中国家庭。了解中国人家庭角色,关系,家庭观念。使用相关词语。
课堂:小组汇报,全班讨论。分析概括中国人家庭特点。(归纳)比较自己文化中对家庭观念,家庭关系,角色与中国家庭异同。
教学内容方法与学生语言水平相一致。
初级:图片,实物,提问,角色扮演。简单句,常用词汇。
中级:文化知识提示,情景模拟,对话分析,文化比较等。较长复句叙述文化现象。
高级:案例分析,文学阅读,问卷调查,小组课题调研并演讲展示等方式。复杂的成段表达讨论复杂的文化话题。
高挑战的内容,低挑战的过程(任务,方法)挑战性与支持性的平衡---Bennett(1993)
如: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教学内容。
方法:谚语,格言来展示。
社会交往习俗(简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方法。
文化教学方法:
1)提问---涉及文化产品,习俗,观念,跨文化差异。“饮食文化”
1. 中国人喜欢在什么地方招待客人(地点)
2. 中国人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请人吃饭(时间)
3. 请客时点什么菜?(做什么)
4. 吃饭餐桌礼仪?(如何做)
5.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点双数的菜?(为什么做)
6. 中国人抢着付钱反应什么文化?(为什么做)
7. 你的国家的人们与中国人饮食习俗上有什么不同?(文化差异)
8。 你如何看待中国人招待客人时点太多的菜?(你的反应)
2. 词语联想
如:早餐:油条,豆浆,稀饭,面包,咖啡等。
3.角色扮演:
1)学习相关的语言和表达。2) 老师提供具体语境(写在纸条上,发给每个小组)3)学生分组表演。4)各组在全班表演,老师指出在中国语境中,哪些是得体的,礼貌的行为。5)师生讨论在不同文化中类似情景如何表现。对称赞语的回答方式举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