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走啊去踏青


同学,走啊去踏青
文章图片
01
最近迷上了一个反其道而行的文艺小清新综艺,《向往的生活》。
何炅、黄磊、Henry刘宪华和小H组成了蘑菇屋四H的山园田居,人与自然显得十分和谐。
不得不说,最近的综艺真的是越来越文艺,从《见字如面》、《朗诵者》到《诗词大会》再到《向往的生活》观众的追求或者说媒体人的方向慢慢从野蛮其体魄的室外游戏真人秀转移成走心走肾的高逼格路线。
而《向往的生活》使用了最平实的镜头语言,借由一种波澜不惊的白描式手法将我们从纷繁芜杂的现实生活中代入到一个独立纯粹的世外桃源——男耕女织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一种常态,但是我们却无时无刻不期望着回归本真。
其实对于节目的名字“向往的生活”本就是一个第一人称的主观命题,或者说是趋同存异合并同类项后的产物,毕竟每个人对于生活的喜好和憧憬都一定不会相同。然而,三个人一条狗的人设是编剧对于“生活”的最直观的向往,和节目组对于大众企盼中脱离世俗潜在追求的具象化理解。
节目组花心思将一切设置尽量简单化,没有任何情复杂的感线路和不必要伏笔,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在这个叫做“蘑菇屋”的小房子里,一切都脱离了束缚、纷扰和繁杂。没有了物质跟压迫的世界里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为了准备一桌最想吃的美味而耕作。这也许就是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也是千百年之后的我们虽不能及却颇感美好的事情。
迄今为止,也许我们最本质的初衷并没有变,现实之中也是为了吃一顿饱饭,但是我们却再也不是自收自支的“锄禾日当午”了。当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却开始向往最初单调辛苦的生活。
我们为什么喜欢安静,因为世界太嘈杂。
02
春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好,身边的同事总说,这么好的天气白瞎了用来上班,不如我们一起去踏青吧?
回头想想,从毕业以来有多久没有出门踏过青。
在学校的那段时间里,每年春天都要各种约,以各种理由和各种人马爬各种山,而一毕业连爬个山都很难成行。
进入职场之后,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大家总说工作忙,家里事多,彼此时间对不上。但这事其实就像八百年不跟你联系的朋友突然抱着来不来另说,多来一个赚一个的心态抛了个红色炸弹,你避之不及想方设法找理由,没时间首当其冲。但还要没时间地有理有据,于是你会说工作忙,领导太爱我,我一请假领导就会失去人生方向会让公司倒闭;或者家里事多,我们隔壁老王家的吉娃娃生孩子恐怕要难产,我得在家照顾。诸如此类。
所有,我们约不来踏青不是时间不对,而是人不对。
所以有时候站在不适合上班,只适合踏青的对的时间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对的人。
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过得还好吗,要不要一起去踏青?
03
幼儿园是打开春天踏青新世界大门的起点,每到春天,老师们就一声令下说要带我们去找春天在哪里。那时候爸爸妈妈最听话,提前一天就为我们准备好各种零食和饮料,把小书包塞得满满的,不让提前吃,眼睁睁看看一书包的零食彻夜难眠。
春游前一天的晚上大概也是我们最初对失眠有概念的初体验把?
我们手拉手肩并肩,排着队看风景。我们掏出一口袋的零食,互相交换,彼此分享。整个世界都简单地像纯淀粉的盼盼薯片(长大了我才知道原来薯片里真的有土豆)。可能当时最复杂的事情不过是你的可乐比我大瓶,而我用一袋跳跳糖掩饰自己的“落败”。这才是向往的生活吧?
04
如今算算,离现在最近的一帮同学也已经分开4年了,大学同学是彼此了解最多的一波人了吧?二十几岁的年纪风华正茂,初入世事,已经开始了解人情世故,好在我们未被社会沾染,还愿意掏心掏肺,没心没肺。
那时候也没有太多牵扯,只要有课能逃就没有任何阻挠。有人敢说走,就有人敢跟从。
05
像极了大学校园的“蘑菇屋”每期都会来一波嘉宾,也许在那个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吃饭的小世界里,一切都太过纯粹,没有任何利益掺杂的朝夕相处,是很容易产生革命友谊的。一天一夜或者两天一夜的独处结束不免有些伤感,那种离别的不舍被节目组拿捏得恰到好处,不至于过于浓烈不合了时宜,也不至于过于寡淡相似了现实。
成人的世界里,这样的简单已经非常美好了吧?
很多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抨击这个社会的漠然和人性的私欲,但并不是说简单人比懂事故的人好,只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里纯粹因为遗世独立而更难得。
我们需要承认祛除一切背景和世俗赵高和曹操也可能是很好朋友,一起快乐。但是我们依然不愿意加入,只是因为我们不是情商那么高的人,有一个道理是,同类项在一起才能合并。
【同学,走啊去踏青】所以,“蘑菇屋”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所以我们更怀念学生时代。
所以,老同学,你们有没有时间,我这的山都快绿了,你们来不来?
同学,走啊去踏青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