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范仲淹《渔家傲》(征夫)

1

读范仲淹《渔家傲》(征夫)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佩剑已妥,出门便是战场。

征夫换好戎装,拉开吱吱作响的门扉时,他清晰的看得家人眼里的错愕以及转瞬即逝的惊喜。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惆怅伤感。
彼此之间除了相望,似乎找不到该说的语言。这一别可能是永远。话语太苍白无力,不如就相望,把彼此的容颜深刻。
戎装的丈夫,真好看啊!纵然此时她有太多的话要说,却也开口不得,千言万语化作脸庞的清泪两行。她伸手整理了丈夫的腰带,理顺了剑穗。嘴唇嗫嚅,却只有“保重”二字。
牙牙学语,机灵乖巧,不明分别的孩子,牵着男人的手,清亮的眼睛望着他,眉梢都是笑意。他拍着手,奶声奶气的喊着“爹爹”,男人粗糙的手抚着孩子稚嫩的脸,心中顿时悲痛万分。
2
男人心中思绪纷飞。
鲜衣怒马,仗剑天涯,是男人的梦想。纵然他只是山间田野,名不见经传的乡野农夫。但,铁马冰河是他梦中最美的风景。
哪个男儿不渴望仗剑上战场冲锋杀敌,以血肉之躯在刀光剑影中杀出一条血路,用肩膀为身后的妻儿百姓撑起一片天,用热血换似锦前程。
战火纷飞已许久。百姓流离失所,终日惶惶。征兵走了一批又一批,归来的却寥寥无几。
就这样,守着暗无天日的日子,心惊胆战的挨过一个又一个无眠的夜晚吗?就这样,看着美好家园被铁蹄无情地践踏,亲人、朋友一个又一个地在自己面前倒下吗?
不,不要。纵然是飞蛾扑火,也要奔赴前线,去看看夜夜入梦而来的号角军营。
那不仅仅是梦想,更是责任。
3
将孩子交由妻子手中,向倚在门边的年迈双亲磕头告别,亲了亲孩子的脸颊,拥抱了还在殷殷叮嘱的妻子。
手中的酒碗已空。掷落在地的酒碗在征夫身后清脆的响着。走得决绝的征夫,身后是他的家,他的亲人,他的责任,他的后盾,也是他从容赴死的勇气。
4
一别经年。家乡的亲人从偶尔温情脉脉的家书到后来杳无音信。往日的信笺已被男人翻得有了毛边。
陪伴男人的只有悠悠羌管、孤城日落时的孤寂。战事不知何时了。
倒下的人一批又一批。从开始看到战友的鲜血溅满铠甲时的心惊胆战、头皮发麻到刀起刀落间的利落从容。每每夜深时分,鲜血喷涌而出溅落在手背、脸上时滚烫的感觉都清晰得很。
那些敌国战士倒下时凌厉的眼神突然变得温柔。也许是终于解脱了吧。再也不用听嘶叫的马鸣,再也不用麻木的杀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也许是看到了家乡,看到了倚在门前时时翘首以待的亲人。
当敌人的长矛刺穿他的胸膛的时候,眼里血色弥漫,他仿佛看到了和往常一样日落而归的自己,家中稚子笑盈盈的跑来,袅袅的炊烟在日落的黄昏里美极了,妻子在灶台边忙碌着,父母在逗着可爱的小孙子,不多时,饭香就溢满了整个屋子。
黄沙掩忠骨,一别成永远。家乡的妻儿盼了又盼,等的人却是再也回不来。
难道战争的意义就是毁掉一个家来得以成全另一个家的圆满吗?
【读范仲淹《渔家傲》(征夫)】我们谁都没有圆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