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停滞的估值,野蛮的生长

投稿|停滞的估值,野蛮的生长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半导体产业纵横
根据WSTS发布数据显示 , 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正在放缓 , 预计较上一年下降10个百分点 , 2023年降至个位数 , 仅5%左右 , 为近十年第四低 。
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 ,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也发布了今年上半年(1-6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情况 , 产量合计为1661亿块 , 同比下滑6.3% , 这是中国从2009年以来同比增速首次转负 。
2022年上半年 , 半导体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时刻 。随着国内各个半导体厂商逐步公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 ICVIEWS整理了目前公布财报的厂商 , 一起从国内厂商的业绩预告分析国内半导体发展情况 。
停滞的估值今年以来 , 半导体股跌幅超过33% , 从个股上看国科微、汇顶科技、韦尔股份等股几乎“腰斩” 。现在的半导体板块估值水平已经低于过去五年历史估值均值 , 接近2019年初的上一轮底部位置 。
以半导体巨头韦尔股份为例 , 崛起于2019年的韦尔股份以160亿元完成对北京豪威与思比科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 股价一度从30元左右涨至345元 , 但截至7月26日午间收盘 , 韦尔股份股价每股为144元 , 总市值回落至1265亿元 。
就连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PE(TTM)估值接近7.6倍的低点 , 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2011年 。
2022年上半年 , 半导体的估值似乎停滞了 , 甚至还返回了历史的低估值点 。
而对于一些新IPO企业来说 , 市场也不容乐观 。在今年四月份 , 7家半导体企业IPO , 有五家都出现了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 , 最高的赛微微电甚至出现中一签亏1.16万元的现象 。
不少关注半导体产业的读者一定记得在2021年末 , 中国半导体企业交出的“满分答卷” 。半导体公司的利润总计达到195.26亿人民币 , 多家半导体公司利润增长超过两倍 。专注射频的卓胜微在2021年营收达到46.36亿元 , 同比增长66.05% , 营业利润达到22.24亿元 , 同比增长82.60%元 。
从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来看 , 上半年的半导体市场不再如此火热 。尤其是对半导体设计公司来说 , 上半年是承压的半年 。
【投稿|停滞的估值,野蛮的生长】从半年业绩预告来看 , 汇顶科技、卓胜微等设计公司均出现了业绩下降的情况 。
卓胜微表示 , 手机行业市场需求不景气 , 经营业绩下滑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致费用增加 , 存货减值损失增加等 , 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净利润下降 。这是自卓胜微2019年上市以来的业绩首度下降 。
同样 , 汇顶科技在解释业绩下滑时也提到 , 公司产品大部分依赖于智能手机市场 , 受国际形势和宏观经济影响 , 市场及客户需求下降较大;同时持续的疫情影响 , 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公司主要产品竞争略有加剧 。以上综合因素导致公司收入及毛利下降 。
手机等消费电子的需求变化是半导体企业预料不及的 。智能手机一季度同比下降9%、PC和平板电脑市场一季度分别下滑4.3%和4%、电视出货下滑7.1% 。根据CinnoResrach数据 , 2月中国智能手机SoC市场销量环比下降约24% , 同比下降约20.5% 。
在经历了2021年的半导体供应不足之后 , 半导体产业正从全面缺芯转变为结构性缺货 。也正因此 , 半导体企业的业绩上涨不再成为“理所当然” 。半导体设计企业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
野蛮生长的材料与设备从2022上半年的业绩来看 ,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上游的材料、设备企业增长较快 。techct预测 , 半导体制造材料在2022年将超过650亿美元 , 比2021年高出8% 。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半导体材料业绩向好 。主营高纯试剂的江化微同比增长达到283%-316% , 主营靶材的江丰电子、新疆众和等材料企业增长都在145%以上 。
南大光电主营光刻胶业务 , 近日披露其半年预告 , 预计2022年半年度归母净利1.4亿元-1.52亿元 , 同比增长63.7%-77.74% 。南大光电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0% , 据其称主要的业绩增长点在于产品在第三代半导体、IC及光伏领域实现突破 , 先进前驱体材料业务 。
但南大光电的光刻胶的项目似乎暂时陷入了僵局 。2022年6月29日 , 南大光电就公司发布债券的相关问询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回复时 , 再次谈及了公司之前募资所专注的光刻胶项目所面临的问题 。南大光电称 , 目前最大的延迟原因出在没有缺陷检测设备上 。
鼎龙股份也自去年收入达到2.08亿后 , 从扭亏为盈到持续增长 , 预计将同比增长93%-116% 。鼎龙股份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和制造技术的CMP抛光垫供应商 , 抛光垫产品在国内主流核心晶圆厂稳步放量 , 并已成为部分客户的第一供应商 。
在制造和封测的持续需求下 , 半导体设备企业也实现了增长 。2022年第一季度 ,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均超100% , 产能吃紧 。上半年部分成熟制程产线扩产带动设备国产化率提升 。
从目前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情况来看 , 2022年上半年中标设备国产化率为32% , 较2021年的21%有较大提升 。这其中国产设备厂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芯源微、拓荆科技、华海清科分别完成中标55、21、12、14和8台 。
最近 , 至纯科技也公布了上半年订单 , 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23.62亿元 , 同比增长37.33% , 其中有82.50%的占比均来自半导体设备 。
设备的火热也带来了国产设备企业的业绩增长 。在上半年 , 北方华创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 , 预计同比增加130%-160% 。实际上 , 在2022年Q1季度 , 北方华创已经以21.36亿成为Q1收入最高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
晶盛机电业绩预计则增长率为79.91%–108.22% , 其表示公司半导体装备订单量实现同比快速增长 。据晶盛机电官方数据披露 , 订单方面 , 2022年Q1新签订单及其服务合同超过40亿元 。
中微公司半年报预告显示 , 预计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约19.7亿元 , 同比增长约47.1% 。在发布半年业绩预告后 , 该公司的股价在第二日高开后一度飙涨19.66% 。其中 , 公司最为核心的产品是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 , 在2021年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65%和16% 。
在2022年中 , 材料与设备纷纷实现了野蛮生长 。
功率半导体“乘风起舞”在汽车电子的推动下 , 全球功率半导体的需求都在增长 。据富昌电子数据显示 , 海外制造龙头MOSFET、IGBT的交期已达40~50周以上 , 且仍有延长态势 , 其价格同样也有增长的趋势;晶体管的交期/价格同样也呈延长/上涨态势 。
业绩方面 , 从斯达半导、扬杰科技、时代电气三家IGBT厂商披露的中报预告中 , 也能窥见一些供需情况 。
斯达半导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 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3.5亿元 , 同比增长120.80%-127.29% 。
扬杰科技2022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亿元-6.19亿元 , 同比增长50%-80%扬杰科技的MOSFET、IGBT、SiC等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
时代电气也表示 , 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42亿元 , 同比增长21.08% , 其功率半导体器件收入3.75亿元 , 同比增长124.99% 。并且 , 时代电气的IGBT第二条产线仍在产能爬坡中 , 产能利用率已接近90% 。
这三家公司的在分析业绩增长原因时 , 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受益于自主IGBT器件助力 ,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增长 。
可以看出 , 国产功率半导体企业也在上半年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
此外 , MCU厂商也成为2022上半年的“黑马” 。在车芯的火爆下 , 除去功率半导体 , 随处可以见的MCU已经成为下一个半导体的增长极 。IC Insights预测 , 2022年全球MCU销售额将增长10% , 达到2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
兆易创新在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5.2亿元 , 同比增长93.46% 。对此兆易创新解释为 , 公司继续提升工业、汽车等领域营收贡献 。
同为MCU厂商的复旦微也公司预计2022年1-6月业绩大幅上升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0亿至5.50亿元 , 净利润同比增长162.42%至183.00% 。
在今年 , 复旦微电子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多点开花 , 智能卡与安全芯片的FM1280芯片和智能设备芯片的FM17系列读写系列已通过AEC-Q100认证 , 在车用TBOX安全芯片和数字钥匙等领域取得突破;非挥发存储器在汽车电子领域也有多个项目进入量产 。
“割裂”的市场半导体是高精尖产业 , 其产业链条极长、复杂性极高 ,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并不为过 , 但半导体的变化需要时间 。
从2022年上半年来看 , 半导体市场出现了“割裂” 。去年的晶圆厂扩产效应已经逐渐凸显 , 材料、设备企业成为上半年的香饽饽 。但与此同时 , 半导体设计企业却呈现出两端承压的状态 , 一方面是终端需求的下滑 , 另一方面是代工价格的上涨 。
从业绩预告中 , 我们能够窥见半导体的现状 , 但仍然无法准确预测变换莫测的半导体市场 。上半年来 , 中国半导体的创新有很多 , 全球半导体的变化也有很多 。总的来说 , 上半年的中国半导体:停滞的估值 , 野蛮的生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