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 人性本善的婴儿实验

我们都知道人性论,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这一些。
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便争论不休,当然,最重要的两个观点便是“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其实还是有一些其他观点的,比如人性不可知论,人性根本无所谓善恶。
在我国,人性本善的观点最知名的支持者是孟老夫子。我个人并不太喜欢孟子,因为直观来看,他像一个严肃刻板而且有本事让你哑口无言的大家长。我更喜欢孔子,因为他非常亲切,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似乎没有他不会的。哦对了,他在耕田种菜上不是很厉害。
孔子有一句“性相近”,所以他承认存在人性。但究竟人性是善还是恶,老夫子没有说。孟子将其阐述为“人性本善”,他还举了一些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
《孟子·告子上》,孟子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这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是水之性哉?其势使则然也。”
我不喜欢孟子就在这个地方,因为我觉得自己一定辩不过他,并且我在直观上觉得他让我哑口无言的那套说辞与我本意不符。换言之,他能辩赢我,但不能辩服我。
孟子上面这段话的背景是,别人说人性无所谓善恶,就像水流在地上不分东南西北一样。孟子言辞激烈地回道:水确实无所谓东西南北,但水无所谓上下吗?这人性本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人生来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动的。当然,如果你用力拍它,水也会飞溅起来超过你的额头;如果你给它加压,它甚至能流到山岗上去。但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不是的,这不过是外力使然。
这段辩论很有力,但它说服不了我。对方只不过用水做了个比喻而已,你把“水”这个比喻上的说辞驳斥得再完美,它也不能说明人性本善。即便你让我哑口无言了。另外,我们现在也知道,水向下流是因为地球引力,如果把它放到太空中去,它可以随便向什么方向流动。但,这难道能成为我们反驳孟子证明人性不善的证据吗?还是不能的。
所以说,孟子的这套说辞,我没办法从逻辑上接受。
孟子还用另一个方式讲人性本善,他说,你看到有个很小的孩子在井边玩,一时不慎差点掉进去。这时候,你内心有没有一种冲动?一定会有的,无论善人恶人。这种冲突就是人性本善的证据。然而,你总是会觉得有那么一点点不对劲。我认为,这种不对劲在于,这没有控制变量,不知道这是先天原因还是后天原因。
另外,西方的亚当·斯密,《国富论》作者,经济学祖师爷,也认为人性本善。他的证据是,人具有同情心与怜悯心,会为他人的不幸而感伤。
卢梭也认为人性本善,他说,人类在原始时代的时候,一无所有、愚昧无知、自由自在,但不会有任何欺压,纯洁、善良。因此人性天生拥有自由、理性和良心。这似乎更不靠谱。
我在前面谈过康德,在那里提了一句他认为人性本善,但这似乎是错的。我又找了些关于康德的资料,他说人性可以善也可以恶,两方面都可能。我还没有搞明白康德到底讲了些什么,所以请给我些时间。你自己查也可以。但在性善这个方面的论点我并没有讲错,康德说人性善是因为人有理性。
其实上面所有性善的理论都可以用理性来解释。你想跑去救孩子,是因为这样才可能在危急时刻有人来救你。人类的同情心也不过是怕自己有一天流落那般境况。至于原始时代的事情,还是交给考古人类学家吧。
有个实验,似乎可以证明人性本善。我是在维基百科上看到的,但维基给出的出处并非什么论文,我有些怀疑其真实性。但实验本身很值得一说。
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进化研究所研究了一群十八个月大的婴儿,都刚刚会走。科学家们研究这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协作,然后意外地发现,婴儿们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具体表现在,研究员们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叠成堆,然后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简单的任务,在几秒之内,实验室内的24个婴儿同时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根据研究录像,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会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过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起来急切地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14|14 人性本善的婴儿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研究结论很有意思,这个实验的负责人还提出了婴儿利他主义的两个必备条件:一,婴儿大脑要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别人的真实意图;二,婴儿发展出“亲社会性”,渴望融入社会。目前的研究证明,只有人类具有这种利他性。
不过这个实验却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同样是婴儿。他们把婴儿与猩猩的幼崽做比较,发现只有人类的婴儿会做交换。比方说,人类有两个苹果而猩猩有两个香蕉,人类会拿出一个苹果交换一只香蕉,但猩猩不会。这同样是婴儿之间的行为。
如果把这两个实验对比着来看的话,我想,这或许证明的是,人类天生理性。如果一定要清楚地解释的话,按康德的说法,这似乎还真是人性本善。
如果你问我持什么意见的话,我还是说,我持不可知论。我要等人类研究完大脑之后再下结论,或者说接受那个结论。然而,我讲过很多遍,我注重方法,性善性恶那一套我都不吃。对于“概率”来说,性善性恶都是一样的,在总样本上无足轻重。概率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要从整体上看问题。
不过,在那之前,还是要先讲清楚性恶论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