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5次折戟IPO,土巴兔的家装梦碎了

投稿|5次折戟IPO,土巴兔的家装梦碎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5次折戟IPO,土巴兔的家装梦碎了】文 | 伯虎财经 , 作者 | 东篱
2015年 , 一则由汪涵主演的“装修就上土巴兔”的广告悄然占据了公交、地铁、电梯间的各个角落 , 洗脑且无处不在的宣传让土巴兔迅速走进大众视野 , 成为堪比清扬去屑、舒肤佳除菌的条件反射式的存在 。
土巴兔疯狂营销的背后 , 是资本的财力支持 。那一年 , 土巴兔获得了由红杉、经纬、58同城共同投资的2亿美元C轮融资 , 创下互联网家装领域单笔融资之最 , 估值超10亿美元 , 一跃而成公认的互联网家装头部品牌 。
然而 , 这样一家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王国彬当时不过才33岁 。那时的他可能会想到 , 3年后 , 他将带领土巴兔“互联网家装第一股”的宏愿冲击上市 , 却很难预料到上市会以失败而告终 。而且更戏剧化的是 , 这样的失败竟还连续重演了5次 。
“江湖大佬”王国彬的第三次创业王国彬1982年生于江西抚州 , 农村家庭 , 18岁就在老家开了第一家电脑培训学校 , 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尝到了甜头的王国彬开始多元化发展 , 经营起了饭店、装修公司、电脑销售公司以及广告公司 , 23岁时便赚到了1000万 , 成了远近闻名的“成功人士” 。
彼时 , 百度成功登录纳斯达克 , 市值近40亿美元 , 创下中概股之最 , 再度掀起了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热潮 。不安分的王国彬也跃跃欲试 , 开始入局搜索市场 。可由于不懂资本市场 , 王国彬把之前赚来的钱都赔了进去 , 只得悻悻离场 。不过没多久 , 王国彬就卷土重来了 。
2008年7月 , 王国彬回到江西南昌注册了一家在线装修公司——土巴兔 。
投稿|5次折戟IPO,土巴兔的家装梦碎了
文章图片

(图源网络) 
家装一直都是一个大市场 , 但行业集中度低 , 缺少头部企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消费者对家装的设计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而传统家装行业供给和需求两端分散 , 行业配置效率低 。此外 , 装修“游击队”大行其道 , 市场鱼龙混杂 , 整个装修过程又牵扯到设计、建材、施工步骤等专业知识 , 外行的消费者根本难以分辨 。加之装修周期长 , 短则3个月 , 时间长的可达1年之久 ,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和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无限放大 。
可以说 , 一部装修的发展史夹杂着无数消费者被坑的血泪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 这些踩过坑的家装“受害者”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 在百度贴吧里大吐苦水 , 而这恰好被当时创业失败的王国彬注意到 , 也给了他第三次创业的灵感 。
土巴兔成立后 , 迅速成长为一家在线装修平台 , 从最初的汇聚设计师卖装修图纸转而聚合装修公司和客户两端 , 更高效地匹配家装需求 , 并在2012年率先推出“先装修后支付”的保障服务 , 合格才付款 , 且平台可以帮忙验收 。据其官网 , 土巴兔目前已达成入驻130多万名设计师、逾11万家装修公司 , 业务覆盖国内300多个城市 , 累计登记业主需求4100多万 。
土巴兔发展壮大的同时 , 国内互联网家装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 。据灼识咨询《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蓝皮书》 , 2016至2020年 , 国内家装市场总规模从2万亿元增长至2.6万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 , 预计2020至2025年该增速将提升至9% 。
行业前景一片大好 , 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 企业体量规模扩大 , 是时候寻求上市了 。于是在C轮融资3年后的2018年8月 , 土巴兔开始冲刺IPO 。
先是折戟港股 。有消息称 , 或因其资金缺口太大 , 盈利模式不明 , 且存在6.5亿元存管资金涉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而后在2021年转战A股创业板 , 也不甚顺遂 , 连续数次因申请资料过期而被按下暂停键 , 直至今年7月18日土巴兔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 正式宣告其持续4年的上市之路告一段落 。而土巴兔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齐家网在2018年便已成功上市港交所 , 一击即中 。
对此 , 土巴兔联合创始人王国春在微博回应称 , 企业的成功 , 是以能否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为标准 , IPO只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环节 。未来将等待合适的时机重启上市计划 。
但是 , 土巴兔还有机会吗?
土巴兔难解家装行业痛点在伯虎财经看来 , 互联网+的诞生 , 天生就带有赋能或颠覆传统行业的使命 , 以求化解行业积弊、解决消费者痛点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 , 真正完成这一使命的企业可能有 , 但不多 。土巴兔也没能兑现“安心装修”的承诺 , 反而给消费者添了不少堵 。
截至发稿 , 黑猫投诉上关于土巴兔装修的投诉有206条 , 已完成194条 , 其中关于土巴兔平台把关不严、推荐资信差的装修公司给消费者的投诉十分常见 。另据天眼查数据 , 土巴兔共涉及500余宗司法案件 , 其中超过26%的司法案件系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
投稿|5次折戟IPO,土巴兔的家装梦碎了
文章图片

(黑猫投诉截图) 
究其原因 , 或与土巴兔平台管理失职 , 审核不严有关 。据中国网财经报道 , 土巴兔对入驻平台的商家只审核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办公地点 , 有的甚至没有装修资质 , 装修质量和商家信誉难保证 。而对于家装行业而言 , 互联网家装平台监管不严不仅起不到过滤效果 , 反而产生了更多新问题 。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张仁指出 , 装修行业本身就存在强力监管缺失的问题 , 互联网平台的兴起让企业更多关注线上运营 , 忽视了行业本身的产业链覆盖 , 更多地采用层层分包制度 , 从而导致叠加的价格空间、质量把控不够 , 以及责任不清晰等问题 , 造成装修后各类扯皮、投诉现象增多 。
除了失掉消费者的口碑 , 土巴兔也烧没了钱 。
前文中提到 , 土巴兔曾在2015年拿到2亿美元的融资 , 并转而把钱投入到了广告营销之中 , 先后签下汪涵、雷佳音、佟大为等多位明星 。自2015年起 , 土巴兔每年的广告投入均达数千万元 , 加上2018年上半年投入的1560万 , 至此总计烧了2亿元广告费 , 而2015年预期的2亿美元融资最终也就到账了2亿元人民币 。
随之而来的是连续3年的亏损 。据招股书显示 , 土巴兔在2015年至2017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7.5亿元、5.6亿、11.1亿元 。截至2018年上半年 , 土巴兔期内亏损6.3亿 , 累计亏损超30亿 。就算此后三年土巴兔实现了扭亏为盈 , 净利累计也不到3亿元 , 难以填补历史遗留下来的亏空 。
从收入来源看 , 2021年 , 土巴兔线上平台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9.88% , 包括智能订单匹配服务、增值服务、金融推介服务和广告业务 。其中智能订单匹配服务也就是信息中介服务是其核心收入来源 , 在2021年实现业务收入4.45亿元 , 占总收入的68.02% 。
投稿|5次折戟IPO,土巴兔的家装梦碎了
文章图片

投稿|5次折戟IPO,土巴兔的家装梦碎了
文章图片

(图源土巴兔招股书) 
但信息中介服务本质上是一门倒卖流量的生意 , 随着流量采购成本的持续增加 , 土巴兔的流量获客费2021年已高达2.40亿元 , 占到当期收入的36.66% 。超三成收入用于购买流量 , 严重挤压了盈利空间 , 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存疑 。
而更令人汗颜的是 , 曾于麾下招揽多名清北人才的土巴兔 , 似乎正倒退成为一家家族企业 。就在土巴兔第一次谋求港股上市前 , 包括财务副总裁、营销副总裁、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在内的近20名高管接连离职 。而王国彬在公司重要的岗位之上委任了多名亲友 , 如董事王国春为其胞兄 , 高管谢树英为其配偶 。上市之际大批高管离职 , 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
这样看来 , 土巴兔在实力和心理上 , 其实都没有做好成为一家准上市公司的准备 。
互联网家装能否撑起第2家IPO?2018年7月12日 , 齐家网母公司齐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 , 一个月后 , 土巴兔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然而 , 齐家网作为“互联网家装第一股”似乎并没有得到二级市场的青睐 。
事实上 , 在香港公开发售阶段 , 市场只认购了335.05万股 , 远低于发售的2420万股 , 认购热情明显不足 , 甚至于上市当日直接破发 , 一路下探 。如今三年多过去 , 齐家网的市值仅为5.42亿港元 , 较高峰期缩水90% 。
当资本看好时 , 各大机构纷纷“砸钱”进场 。据不完全统计 , 仅2015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家装行业获得融资的就有22家之多 。然而 , 风口过后 , 互联网家装的施工品质和服务质量开始遭受质疑 , 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房屋装修类投诉10474件 , 投诉量同比翻番 , 优居客、一号家居网、美得你、苹果装饰等也纷纷出现经营问题 , 仅2018年上半年 , 全国倒闭的家装公司已超过100家 。
此外 , 自疫情暴发以来 , 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 , 消费者更趋理性 。加上近年来楼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 , 全国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低迷 , 同时商品房全装修政策的出台使市场上毛坯房的供给量进一步减少 , 家装市场增长陷入瓶颈 , 装修企业进一步承压 。
不过家装仍然是个大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 , 到2023年家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2万亿 。而“哪里赚钱 , 哪里就有BAT” , 百度、阿里、京东、字节跳动、贝壳等互联网大厂闻风而至 , 并接连上线了京东“家频道”、贝壳“被窝家装”、百度“装馨家”、阿里“躺平家”等互联网家装平台 。
互联网巨头的入局无疑给土巴兔等“原生”平台造成了更大的发展压力 , 国内互联网家装行业或将在巨头的搅动下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 。
写在最后前几年互联网+模式备受追捧 , 但实际上很多商业模式都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 YY学车和蛋壳公寓的暴雷已经证实 , 简单用互联网思维的“连接一切”来搭建平台 , 只顾整合、营销而不懂行业 , 很难走得长远 。
土巴兔没能改变家装行业的固有弊端 , 平台入驻商家也没能升级自身的装修质量 , 长此以往 , 未来仍有家装 , 但不一定有土巴兔 。只有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 切实解决消费者痛点 , 创造价值 , 才能让互联网+真正赋能传统行业 , 也才能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经济形势承压求稳的大环境中活下去 。
参考来源: 
  • 华商报:土巴兔“折戟”IPO 互联网家装遭遇增长困局 
  • 中访网财经:高毛利低利润 , 3年花6.6亿买流量 , 土巴兔的盈利模式能长久吗? 
  • 东方网:土巴兔:坚当家装产业数字化“弄潮儿” 直击传统家装业痛点发展空间广阔 
  • 乐居网:土巴兔IPO坎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