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二三事(一窍不通者所体会到的心灵相通)

运动二三事(一窍不通者所体会到的心灵相通)
文章图片
此前蒋方舟有一篇文是说,马拉松像是中产阶级的广场舞,很多网友不苟同。单这一个标题里就有着阶级的意味,就有了对运动方式区分高下贵贱的意味,引起很多中产或非中产跑步者的愤怒。其实这些文字不过是年轻蒋方舟的故作深沉的一面,但文中有一个描述倒是印象深刻的:

他们仅仅是无力,在无力与无力的每一天交替的缝隙中,大脑中借助运动而产生的内啡肽,那半真半假的愉悦与沉醉,便成了生活中最大的安慰。
这里说的“他们”是直指中产阶级,但我觉得倒是适用于许多运动爱好者。
1
就拿跑步来说。单单是跑步的话,时间是难熬的,但跑步时脑海里难得清静,可以想很多平时嘈杂环境下不曾想的东西。当周围世界逐渐沉静下来,只剩下重复的步履、跳动的心脏、急促的呼吸,跑步成了一个平凡人的苦修——把繁冗的生活抽丝剥茧,回归成了一个光秃秃的站立奔跑着的人,像亿万年前这世界一无所有时一样。
有很多人喜欢运动,是因为它被倡导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或是好习惯,就像提倡多吃蔬菜一样。运动发烧友们哪天身体没有发烫流汗,肯定就像喝了隔夜的茶水一样浑身不得劲。当运动成为了生物钟的一部分,身体的许多机能或者感知也会随之规律起来,对自己管理的成就感往往能胜过任何一个领导他人的职位。有一款风靡的健身软件的广告语不是被许多人设为座右铭么,它说:“自律给我自由。”
运动二三事(一窍不通者所体会到的心灵相通)
文章图片
但运动又很像是本不属于我们的宠物,阅读、音乐等等一切后天习得的技能都是这样,如果没有一直热爱它们的话,时间会让身体忘记怎么去坚持跑下一场马拉松,怎么去理解巴洛克文学,或是怎么去弹好这首不那么复杂的曲子。
所以说呀,运动一直都是精神层面的事。
2
朝代更替、时代变迁,以及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科技,都没有让运动被忽视一丁点。在运动场上的观众集体高歌的时候,就会知道,对于运动的这种难以解释的热情和梦想,像是人类基因里的一种致力团结的本能。
像我这种对体育一窍不通的人,看比赛都能体会到某种心灵相通的热诚。在NBA的赛场上,黑人大妈摇旗呐喊的精神头绝对不亚于霉霉的舞台下拼命哭喊“Taylor I love you”的宅男。
运动好像能衍生出来许多荷尔蒙。
3
运动二三事(一窍不通者所体会到的心灵相通)
文章图片
分享几个关于运动的可爱记忆:
记得中考那会儿赶上世界杯,班主任说他儿子半夜起来抱着电视看比赛,兴奋不已却不敢出声;
上课时窗外操场的篮球少年总是令人垂涎不已;
初恋踢比赛,冒雨也要去看,即使他一个球也没进,也还是帅极了;
当我知道我爸年轻那会儿是乒乓球好手时,他的肥肚腩瞬间没那么讨厌了;
大学新生运动会的尾声,运动场上播着《歌唱祖国》放着烟花,我站在队伍最后泪流满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访美时,在游泳池里总会碰到学校的一个满头银发退休老太太,我们就趴在泳池边上聊中美文化差异,她听说中国老人还要帮着带孙子而惊诧不已;
在迈阿密看了人生第一场NBA,全场欢腾为主场Miami Heat助威的时候,突然很心疼远道而来的Utah Jazz;
【运动二三事(一窍不通者所体会到的心灵相通)】现在家里最多的衣服,就是老公的球衣;如果有半夜要看的比赛,千万不要吵醒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