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他爹,会怎么过年呢()

文//宁境空零

如果他是一颗苍松,不要嫌他不会开花;如果他是一株木棉,不要嫌他不够柔软;如果他是一株三角梅,不要遗憾他身姿不够伟岸;如果他是凌霄花,请欣赏他怒放在墙头的绚烂。
——宁境空零说。
邻家的孩子再好,是人家的,不要羡慕。给自己孩子以时间,享受他们成长的过程,欣喜他们长成为他们自己,为这个世界增添了独特的光彩。(开篇先说几句不知算不算题外话的话。)
昨天去看望一位叔叔,他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从小都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曾经以为自己一定是拯救了整个银河系才会有那样两个出类拔萃的孩子。
现在,俩孩子都在美国定居,老叔叔身上带着导尿袋,每天在保姆的照顾下,下楼溜达一圈。
他的儿子们都为自己有个他这样八十多了,还坚持不给儿女添麻烦的父亲而骄傲。他是儿子朋友圈里最棒的父亲样本。
老叔叔给我看他儿子发来的邮件,那两家十二口,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老叔叔苦笑:“从小,我只关心他们的成绩,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只要成绩好,就是对得起爸妈。他们的妈妈积劳成疾去世了,我儿子在悼词里叨念的还是他们自己的成就,最后,告慰他妈妈的是一句‘妈妈,您安息吧!您教育出两个出类拔萃的儿子,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您!”
我正不知怎么安慰,老叔叔自顾自地说:“当然不会忘记,因为从来不曾记起,他们无 !可!忘!记!乌鸦尚会反哺,我儿子们呢?”
也许这题外话有点沉重,但是,在家长们一味追求成绩的指导思想下,必然会忽视“成人”教育,这不算危言耸听吧?
【“别人家的孩子”他爹,会怎么过年呢()】养一个优异的“别人家的孩子”不易,却不见得“牛”;养一个“成人”的“别人家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牛家长。
爱的种子,萌芽于婴幼儿初期,成长于青少年时代,错过了培养孩子拥有丰盈爱心的最佳时机,想着树大自然直,高深的知识他都能掌握,做人的道理那么简单,他会无师自通的的家长,往往最后会自己一声叹息。
学习不世世界上最难的事儿,没有功利的爱一个人才是世上最难的课题,爱孩子却是天性,爱父母是人性。如果孩子不“成人”,当他枝繁叶茂的时候,是不屑于真正地回馈父母的。
(题外话)朋友是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昨天颇为自嘲地说了一番话:“我特别想给我以前的学生说句对不起,我错了。以前特别看不起他们以所谓留学啊,申请国外名校啊理由,找我添加分数的学生,可是,就在昨天,我不但理解了他们,还深觉愧对他们。”
她告诉我,前些天她给儿子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措辞婉转的邮件,希望儿子的老师从她的字里行间看见她的焦虑,以后给儿子一些照顾。
看着她转发过来的邮件,我哭笑不得,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几乎是顾左右而言他,只为请求班主任老师无论如何要敦促美术老师和体育老师能给他儿子“优”的等级。
期末成绩册下来了,美术是“优”,可体育成绩赫然是“良”,她郁闷难言,这几天肋骨处动不动就岔气儿。
“你应该没啥可焦虑的呀,儿子不是可以直升你们大学的附中吗?北京名校哪!”我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全优生不能进重点班啊!”她直锤沙发,“从五年级开始,平时成绩也纳入考核了,儿子却迎来了第一个‘良’,也不知以后全部是‘优’,能不能掩饰掉这个‘良’的存在啊!”
看着这个平时一向云淡风轻的朋友,我突然想起来苏东坡的“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原来,每到期末,紧张和焦虑的不止是学生和老师,家长们也不分身份,地位,在校外也百爪挠心,惶惑不安啊。
我听附近小区里的妈妈讲她会给女儿的小学老师打电话询问“为什么孩子没有评上‘优’?优到底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能不能看在差不多的份儿上,在存底儿的电脑卷宗里晋升一个‘优’?”
当时她说者无心,可是听者有留意的,没过几天,那位妈妈见了我就说:“哎呀,我可是把小学老师给得罪死了,我没说老师给女儿改成绩,可是,听我闲聊的一位家长,以我女儿的成绩修改了为由,要求自己儿子的老师也给改成绩。我女儿的老师愤怒的打电话质问我‘什么时候给你女儿改成绩了?教您女儿两年,不指望您感恩,也不要害我好吗?’”
她新的烦恼来了:这样一个不小心得罪了老师,女儿以后的日子会不会不好过?给女儿换班没可能,难道转学?更不可能啊,上私立?太贵了吧。
虽然,听者有心的妈妈再三给她道歉了,再在路上碰见过她们两次,两位妈妈已经不再说话,彼此当路人了。
“全优生”在小学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是超然的。因为“全优生”是进优质初中的敲门砖。
家长们对孩子成绩单上“优”的执着追求,也来源于此。有的家长还会直接找任课老师,据理力争,要求更改等级,必须给“优”。

听说曾经有一个家长说:“高考成绩一出,考几分,是几分,谁能以他上课做小作为由减掉几分?不能吧?那我儿子平时课堂表现不够圆满就不能减分!还有了,你上课我儿子不专心,是你的失败吧?吸引他注意力的本事都没有,你当什么老师?”
被她质问的老师气得眼泪哗哗流。
教育的指挥棒一直跳跃不停,焦虑的家长们不顾孩子们“成人”与否的重要人生命题,眼睛就盯着成绩单上的成绩。
其实,“教育怎么了”这个问题,大家都不必喊,多问一句自己有格局吗?自己到底怎么了?也许效果会更好,家长们都不焦虑,教育的指挥棒乱挥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变小。
恰如我最后劝慰朋友的话:你(从一个农村小姑娘变成一个三线城市的大专生,再变成三线城市的本科生,再变成一线城市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又变成国际名校的博士生,)最终落足在一线城市成为名校硕导。和你当年只是一个大专生没有一点关系,儿子现在小学五年级的一个‘良’就让你如此焦虑?至于吗?他的路才刚开始走,让他自由自在的走吧!只要大方向对,就行啊!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眼界:家长喜欢投机取巧,孩子就不会踏踏实实;家长处处急功近利,孩子就不会拼尽全力去成长。
马上就要春节了,不要让孩子的成绩成为寒暄时的开场白,不要貌似随意地说“我们家这个不行!”给孩子以鼓励,帮着他找到前进的动力,辅助他掌握学好知识的方法,放松心情,等他成长。
愿我们都是有爱心的真父母,有个实实在在的真孩子,还是那句:别人家的孩子再好,莫羡慕。守护好自己的那颗小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