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小说派的哲学内心,发现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视角!

“有两类作家能被人记住,一类是如卡夫卡、马尔克斯他们这样的标杆式的伟大作家;一类是独特的作家,如罗伯·格里耶、米歇尔·布陶、克洛德·西蒙等,虽称不上伟大,但非常独特,也能被人记住。”

——余华
走进新小说派的哲学内心,发现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视角!
文章图片
法国新小说派
新小说派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最早兴起于法国,风行于20世纪50、60年代,影响涉及英、德、美、日、波兰、捷克等国家,现在已经被普遍承认为是一种带有国际性的文学现象,并在哲学领域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莉·萨洛特、米歇尔·布陶、克洛德·西蒙等。
新小说派认为,19世纪的现实主义的写法已经无法准确描绘现代社会中的文学因素,无法满足现代人文和哲学领域的需要,新小说或新文学要探索出符合时代心理的新的表现手法,在语言和结构上都要进行新的创作和实验,新小说以求描绘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刻画出在社会巨变、演化的过程中,一个前人所从未发现且一直客观存在着的内心世界。
走进新小说派的哲学内心,发现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视角!
文章图片
罗伯·格里耶
罗伯·格里耶及其哲学主张
作为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格里耶大胆地实行了小说的尝试和哲学上的探索,围绕着新小说所倡导的理念,他先后创作出了《弑君者》《橡皮》《窥视者》《幻想家》《纽约革命计划》《幽会的房子》等,以及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其中《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被拍摄成电影《不朽的女人》,分别获法国路德克电影奖和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格里耶认为,这个世界是由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构成,人则是一直处在物质包围之中,虽说有思想有灵魂,但是却永远无法全部认识世界。对此,人与物必须要分开、分离,我们要打到巴尔扎克,摒弃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传统,进入到一种不表现自己情感倾向、取消时空界限、注重客观冷静的外物之描述的哲学意义上的新领地。
他说,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无意义的,它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一块石头或一棵树木仅仅是一种存在,如此而已,再无其他。处在这样的世界,人只能通过视觉看到它的外表,而不应仅凭我们的主观臆断去赋予世界或其中的事物以意义。赋予世界或事物以意义会让我们深陷其中,变得更加困惑,我们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一切,看待周围。在面对世界时,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场、甚至道德观念彻底消隐掉,进而在整体上获得一个“更实在、更直观的新世界”。
格里耶并不赞同“世界是由人构成的”这种观念,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反对传统,也反对“物我交流”或“物我中心”,他的哲学或艺术创作总的来说是建立在以“物本主义”为中心的基础上的。
走进新小说派的哲学内心,发现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视角!
文章图片
娜塔莉·萨洛特
娜塔莉·萨洛特及其哲学主张
萨洛特也是法国人,不过她出生于俄国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是法国新小说流派中唯一的女性,作为新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创作出了《向性》《一个陌生人的画像》《金果》《怀疑的时代》等作品。她的作品大都带有一种现代心理学分析倾向,对现代人在面对社会、经济、科技等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心理变异或变化,作出了很精妙的表现和刻画。
她比格里耶去世的早,格里耶2008年离世,萨洛特于1999年在巴黎去世。令人称奇的是,萨洛特在96岁高龄时,还创作出版了《这儿》,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仍在写作一部类似于斯特林堡的《死亡之舞》的新剧,这种为艺术为文学孜孜以求的创作精神令很多后人动容,也促使许多后来者更加发奋,更加专注于新小说领域。
“一些无可言状的活动飞速划过意识的边缘,这是我们的言谈举止,我们表现和感受的情感的来源之处,我们只能确定它大概的样子,而这正是构成我们存在的秘密的源泉,这种存在的感觉,就是我们的自性或向性”,从这段话你可以看出,萨洛特哲学的核心思想强调的是一种自性或向性,她的作品、思维都由此展开,扩散。
萨洛特认为,人(尤其是现代人)的内心活动如同植物的向光性,总在潜意识或无意识中作出着某些决定——朝向光或背弃光。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思考或做决定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人首先表现出的不是一种个性,也不是一个故事,甚至也不是多种习惯或欲望的交叉组合,而是一种在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无止无休的摆动,一种看似强硬实则软弱无力的来来往往。我们的生命在各自的人生经历中虽然占据了一个席位,甚至拥有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从长远看,我们依然处于一种既重要又不重要的境地,一直处于“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的尴尬状态之中。
萨洛特指出,进入现代社会,很多事情表现出的并不是理性,而是非理性、超理性,而文学、艺术和哲学需要这种“超理性”,它像“植物向着光生长”一样能给予我们人生以启迪,给我们平淡的生命带来难以预料的奇想和激情。
走进新小说派的哲学内心,发现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视角!
文章图片
克洛德·西蒙
克洛德·西蒙及其哲学主张
克洛德·西蒙于1913年出生在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也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他“把诗人的诗意、画家的丰富想象力、对时间作用的深刻认识与人类的生存状况完好的结合”的精深描写而获得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处女作是《作假者》,代表作也是成名作是《弗里德公路》,其他作品有《风》《草》《春之祭》,以及后期的《双目失明的奥利翁》《导体》《洋槐树》等。
西蒙将绘画、诗歌艺术引入到小说描写中,通过战争对大自然的破坏、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形等方面的描述,向人们提出哲理性的拷问——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有何不同?他用色彩斑驳的想象和现实经历给我们绘出了时间的迁移、季节的变化、死亡的阴影、战神的狰狞、饥寒的折磨、爱情的渴求、情欲的冲动、土地的抽搐、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等画面,借助这些既有诗情画意,又不乏幽默嘲讽、使人含泪而笑的画面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荒诞与无奈,痛苦与困惑;他的作品既有人生哲理,又有对人心的深层解剖,如同无数张现代派的画,色彩浓郁,光影对照强烈,给我们以惊醒的同时,更促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现实之存在,不得不思考活着之价值以及生命之意义。
【走进新小说派的哲学内心,发现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视角!】在西蒙那里,通过语言和记忆的表现,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生命的成长、创造的活力和坚韧力,他对语言的把握以及对世界的认识使得现在和过去得以复活并从此具有灵魂和生命。很多哲学界和文学界的评论家认为:无论是他的小说创作还是他的哲学思维,都可以视为活在我们身上的某种东西的表现,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是否理解,是否相信——这种创作和思维都是一种带有着希望的东西。
西蒙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尽管现代社会生存的环境充满着各种残酷和荒谬的事实,尽管这些事实是如此清晰、深刻、丰富,但依然不能阻断我们对艺术的追求,对生命的拷问,对哲学的永恒探索与尝试。
走进新小说派的哲学内心,发现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视角!
文章图片
新小说流派创作的电影
写在最后的几句话
对于以上,我有自己的看法,也并不完全认同。关于他们对哲学和创作的言论,我的第一反应更多是惊奇或者是一种发现,这就意味着,对于他们的主张和思想,我不会去全部吸纳,不会不考虑东方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背景,更不会不加消化或认真对待后的运用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从新小说流派及他们的哲学观点中,我获得的更多的是一种视角,一种对待世界的新方式,而我们共同的世界一直在那,它丝毫没有随着我们思想或看法的改变而改变太多。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都是“一个太阳,九个行星”这样亘古不变的在运行着,科学家眼中的世界与哲学家、社会学家眼中的世界虽有差别,有时还会差别很大,但这并不能作为不去进行全人类文化大融合的尝试的理由,更改变不了我们成为一个世界公民+民族主义的大同理想。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的心与外界的物真的合二为一了,能够与天地一致、看齐了,我们身上的神性光芒将和太阳一样,照亮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