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一点|不懂这一点 做再多都白费

阿华是做销售的,随着这几年新媒体的兴起,他看到了机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销售、运营、写作、时间管理;线上、线下,忙的不亦乐乎。希望可以借着这股东风,摆脱让他压抑的销售行业。他也几乎把能省的钱都省下来参加学习。在课堂上更是用心的记笔记,生怕错过一句话、一个字。光学习笔记就有十几本,但是阿华却从来也不参加群里的交流,全部的时间都用来整理笔记。
【不懂这一点|不懂这一点 做再多都白费】慢慢的,看着一起学习的人都有了进步,阿华变得牢骚满腹,这个老师讲的干货太少,那个老师就知道讲鸡汤,每天抱着挑刺的心态学习,学不到东西就在网上各种抨击。
可是他却不曾想着把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哪怕跟群里的同行交流一下经验,坚持写作,管理一下自己的情绪。那学到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理论再重要,也是要靠实践去检验的。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体系。

小凤是我的一个租客,是商场的化妆品导购,为了能提高销售业绩,她开始利用下班的时间学习化妆知识,从皮肤的结构到产品成份再到产品搭配技巧,不断的学习不断讲给每一个顾客,不知不觉竟成了业绩第一。后来对彩妆感兴趣的小凤,又开始自学化妆,从顶着小新式的大粗眉毛到适合自己脸型的弯眉,她变得越来越时尚,还开起了直播,把自己的化妆、服装搭配技巧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也有了丰厚的回报。
虽然小凤所处的社会阶层较低,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努力。靠着坚持把一份兴趣经营成了自己的事业。每天不断的练习,让她把学到的知识不断的在生活中演练,看到不足,修正,再演练。就是在每天刻意的练习中,熟能生巧。最终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在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里提出了,虽然专注的练习和走出舒适区一般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某件事的能力,但是逼迫自己做刻意的练习却是从新手到大师的秘籍。
我们太多人过分的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却忽略了跳出舒适区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做出详细的计划,并且不断的检验成果。当然长久的保持动力十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那成功是不是又来的太过容易了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