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低标准的框框
几年前,有一个小伙子来应征播音。他声音很棒,也有一定时间的录制经验。试录后,效果非常好,我们就开始合作了。
但是,蜜月期很短。我发现,三五个音频之后,他的录音状态特别萎靡,声音都哑了,也不顾录制出的效果如何还在继续录。整个的精神状态听起来特别颓,就像躺在被窝里录似的。文章的调子都被他搞乱了。
【跳出低标准的框框】我挺严肃地和他说了这个问题。他也很严肃,跟我说,「我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你不能把你的理解强加到我的身上。我有我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我认为它的调子就是那样的...」
他这样的口吻,我要再和他说下去,肯定要吵起来。我也没再多说,因为我认为我个人的「标准」对方不认同,多说无益。于是,慢慢就不再让他录了。
今天看到 Benjamin P. Hardy 的《 Surround Yourself with People Who HoldYou to a Higher Standard than You Hold Yourself 》(围绕在那些用高于你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你的人周围)这篇文章,我又想起了那个小伙子。
作者本杰明认为,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不是和我们有相同爱好兴趣的人,而是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人。比如,在大学教室里,和你同桌的人可能就最能影响你。
所以,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那就先抬起头来看看周围一起玩耍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如果都是贤达之士,那很好;若是鸡鸣狗盗之流,还是先换换朋友吧...
活跃在你周围的,如果有一个以高标准要求你的人,那你应该感到幸运。见贤思齐,他们会带动你更加深入地思考,发挥自己的能量。你需要那些能够帮助你提升自己水平的人,他们帮你发现自己的潜力,使你成为更优秀的人。然后其他优秀的人会围绕你,把你作为他们的高标准,向你看齐。
本杰明写得很好,只是他写得是那些向往变得更优秀的人,他们有向上的冲劲,需要榜样。当别人用高标准去要求他们时,他们会用自己的现状来和标准对比,找出差距,努力去弥补那些坑。可是,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小伙子,他认为你的高标准是一个金箍,他不愿被束缚。对于他来说,现状就是好的,你的高标准对他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脚面的苍蝇 —— 膈应人。
本杰明提到了80/20法则:20%的人是奋力向上的,60%的人不管当时在谁周围,都会反应性地模仿,还剩20%的人 —— 不进则退。
大部分人都是他们身边人的映像。如果周围人的标准都低,那么大部分人也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那个小伙子可能当时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同样从事网上录制的朋友都是那种「颓」的状态 ——「差不多就行啦」。
最后,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那么还是尽量让自己置身于一群优秀的人周围,多向他们学习,主动的用他们的标准来套套自己,看清楚差在哪里,努力补齐。
文章图片
我的微信公号:shenghuan26
我的微博:@朗读者晟焕
推荐阅读
- 投稿|蔚来卷向中低端
- 投稿|低谷期稳住了,阿里距离走入上行通道还有多久?
- 事件的标准模式
- 游戏|欧美手游界该向「原神模式」低头吗?
- docker|docker 的oci标准
- 中易益康-明眸一生视力矫正|中易益康-明眸一生视力矫正 低门槛扶持到位
- 投稿|从高端到中低端,蔚来苦寻出路
- 逆境,如何度过()
- Kotlin示例讲解标准函数with与run和apply的使用
- 单点登录|重磅消息 | Authing 实现与西门子低代码平台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