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凤凰真是出鸦巢

《红楼梦》之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凤凰真是出鸦巢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古装剧中的家庭关系,就会发现在封建大家庭中奉行着一套很严格的规则。其中有一条便是“正妻通吃”原则。这并非是电视剧的虚构,史书包括正统书籍也都有记载。
所谓的“正妻通吃”不难理解,说到底,是指正妻的地位高于所有的小妾。那么以此类推,正妻所生的孩子也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妻与小妾生的孩子则被划为正出和庶出。
这套原则在《红楼梦》中有着很分明的体现。比如,书中的“混世魔王”贾宝玉,因为其母是王夫人,所以受到了以贾母为首的一群人的宠爱。无论是凤姐,还是李纨、邢夫人,对于宝玉都是无条件的宠爱。真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各种荣宠加身的孩子,自然是无忧无虑的。虽然宝玉在书中也会偶有失落,但那完全是对于青春流逝的抗拒。至于身后事,他是不去想的。
最近比较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五》这个节目,使得里面的萌娃嗯哼收获了一大批迷妹。我也很“不幸”位列其中。节目里嗯哼想哭即哭,有什么想法不用藏着掖着,父亲杜江也会真正的把他当成朋友看待。因此,嗯哼不需要看父母和其他大人的脸色说话,也不用费尽心思去讨好别人。这样率真可爱的性格,应该也是观众喜欢他的最主要原因吧。
记得看节目采访时采访人员提问杜江:“有网友说你太溺爱孩子,你怎么看?”接下来,杜江的回答可以说是深得我心:“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呢?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失去了孩子应该有的放肆、任性。”
不得不说,这样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幸运的。不用整天提心吊胆,可以自由发展自身的个性。但是,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快活无忧地成长。
在《红楼梦》中,与宝玉形成对比的,是他的三妹妹探春。探春的父亲虽然是贾政,贾家权力的承袭者,但是由于母亲是赵姨娘,所以身份低微,不被人看重。
探春的身份在书中主要是通过他人的侧面描写以及其自身的正面反映来体现的。
在第六十五回中,贾链的小厮兴儿向尤二姐介绍府里上下人等时,提到探春是这样说的:“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这算是侧面交代了探春的地位,连下人都知道看个眉眼高低的。兴儿的这段话透着一股可惜,他一针见血地点出探春地位卑微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太太养的。”
众所周知,《红楼梦》写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曹公通过埋下众多隐晦的伏笔,其实已经揭露了书中人物各自的命运。
另一处更为有名的侧面描写是“抄检大观园。”
这一事件的导火索应该是绣春囊的出现。当傻大姐捡到绣春囊以后,正好被邢夫人撞上。而邢夫人素来与王夫人和王熙凤不和,因而,立马找到了宣战的借口。因此,抄捡大观园本质上可以说是长房与二房双方权力的斗争。
王夫人为了洗刷自己的清白,便组建了一支“检查团”,去到大观园各处抄捡。这时候,一个极其没有眼力劲的人跳出来了。她是谁呢?就是王善保家的。
这个婆子素日持着自己是邢夫人的陪房而作威作福,因而在来到探春的秋爽斋时,也并没有把这个小姐放在眼里。

书里是这样描写她的心理活动的:“可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她敢怎么。”
透过这段描写,可以看出,王善保家的作为一个奴才,胆敢去触怒身为主子的探春,绝大程度上都是考虑到她庶出的身份。
这两处都是透过下人的眼看出庶出的意义。那么,作为探春本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又是如何反映呢?
很明显,探春是介意的。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大家族中过活,探春肯定自小便感受着人情冷暖。因此,她骨子里带着一种庶出的敏感,凡是涉及到她的出身,探春都是要不顾一切地去抗争的。
因而,在面对王善保家的来扯她的衣襟时,“刺玫瑰儿”探春怒目圆睁,狠狠斥责道:
“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如今越发了不得了!你索性望我动手动脚的了!你打量我是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你就错了主意了!你来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儿!”
这段话可谓是遒劲有力!探春面对庶出的身份以及庶出带给自己的耻辱时,毫不留情地予以回击。因为不是正妻所生,无论自己多么聪明强干,都要受人奚落。主子奴才都来欺辱,这一点,深深刺痛了她那要强的自尊心。
对于王善保家的义正言辞的控诉,实际上是在控诉她背后支撑起的“正妻通吃”原则。性格刚强又饱受欺辱的探春,是不允许任何人践踏她做人的尊严的,而她也在尽力挣脱这种畸形的社会原则带来的压迫和束缚。
此外,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并不正干,不仅不能做到安分守己,反而处处招惹事端。每回把自己闹个灰头土脸回来。因而,大观园里的主子、丫鬟都不待见,她的地位与王夫人可谓是云泥之别。
这些,都给要强的探春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只要赵姨娘作为自己生母的身份一日被人提起,探春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我们知道,生而为人,会面临许多障碍。有些障碍是可以凭借努力清除的,比如贫困。而有些障碍,则要打上终身的烙印,比如出身。
【《红楼梦》之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凤凰真是出鸦巢】偏偏探春出生在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那就必然注定要忍受无穷无尽的白眼。这些枷锁,是要背负终生的,至死方能解脱。想到这,不免为探春感到一股难言的悲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