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创始人6个人资料 王卫为什么做不成电商,王卫邓丽贞

一、做电商,开实体,顺丰烧了上百亿为什么还是做不
早在2010年,顺丰就开始了全产业链布局 。这几年,除了以顺丰为主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外,其他业务几乎相继退化为“故事”:2010年推出顺丰E商圈,一年后推出针对中高端商务人士的送礼平台“李尊会”,但两家都不了了之;2012年,顺丰推出第三个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主打生鲜 。然而一年后,“顺丰优选”入驻天猫,说明顺丰作为平台型电商依然没有找到出路 。2014年,顺丰模仿“美日”的“快递便利”模式,启动社区O2O项目“顺丰嘿客”,后升级为专注生鲜的“顺丰到家” 。但在门店无法维持盈亏平衡的尴尬局面下,陷入了数次关店裁员的风波 。另外,从海淘到金融到无人机,到处都可以看到顺丰的身影 。顺丰的业务发展之路可谓屡战屡败 。奇怪的是,作为国内领先的快递公司,顺丰的项目为什么没有一个取得突破性的成功?2010年,顺丰销售额达120亿人民币,员工8万人,年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 。这些数字简直就是王微的“话语权指数” 。硬币的另一面是顺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快递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快递价格不断下调;另一方面,航油、人力运营、仓库租金等硬支出成本不断上涨 。双重挤压下,顺丰的日子也不好过 。疫情过后,顺丰发展放缓,利润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 。快递行业属于微利行业,全球最成功的快递企业净利润也只有7%左右 。当时顺丰还处于快递扩张期,需要比较大的资金和努力 。到2011年,顺丰的净利润甚至不到1% 。这么大一个摊子,什么能保证开销?第二,业务靠电商,但他们抢的是顺丰自己 。随着新巨头的加入,新人才的崛起,快递是“隐藏的杀人机器” 。阿里巴巴、JD.COM、苏宁尚云等 。正在通过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来减少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 。以阿里为例 。2010年初,阿里入股星星快递等快递公司,后推出“物流宝”,通过接入第三方快递和仓储的信息,为卖家提供仓储、配送、上门揽收等信息调配服务 。尤其是JD.COM、当当等电商平台开始自建仓储物流系统,使得利润可观的传统物流行业无法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可见,开拓新业务,创造新的增长点,是顺丰针对现状的规划 。通常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会从三个方面寻求答案:一是深耕原有业务领域,做到一丝不苟 。对于顺丰来说,或许可以在服务上下功夫,但尽管如此,风险并没有降低;二是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延伸相关产业 。近20年来,顺丰掌握了海量的数据,高端客户和数万员工多年的数据积累,以及别人等不及的大数据基础 。SF触手可及 。是顺丰电商和后O2O布局的绝对优势 。况且物流是连接线上和线下的桥梁 。顺丰后期的战略部署和对相关行业的选择无可厚非 。三是放弃原有业务,开拓新市场 。但对于顺丰这样基础雄厚的大企业来说,从零开始抛弃老业务无异于自杀 。所以“顺丰E商圈”的问世,包括后来的“尊礼”、“顺丰优选”、“顺丰黑客”,都是顺丰对现状的应对策略 。只是,看到方向不代表能把握方向 。
“顺丰E商圈”、“顺丰宝”、“李尊会”、“顺丰优选”等缺失互联网基因的电商平台,要么走向末路,要么经不起任何波澜?2013年以前探索电商市场,淘宝占优 。2012年,JD.COM正式开放自己的物流体系,完善服务流程,直击淘宝痛点,随后迅速崛起 。可见,能在红海市场分得一杯羹的,并不是能打破市场痛点的行业龙头或后来者 。但是,“顺丰E商圈”和“顺丰宝”从来没有让用户感受到它在电商市场的独特性 。有什么问题?和人一样,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 。与淘宝、JD.COM的互联网基因不同,以快递起家的顺丰,有着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基因 。翻看“顺丰E商圈”和“顺丰宝”的网站页面,可以看到页面设计、功能完整性、浏览器兼容性等等都特别业余,更不用说用户体验和数据挖掘水平的需求了 。企业缺乏互联网概念和内部互联网人才 。顺丰在专业性上和淘宝、JD.COM有什么竞争?此外,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市场上已经有像淘宝和JD.COM这样的大牌 。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刚刚起步,没有明显特色的电商平台?没找到市场痛点就贸然出击,想和巨头分奶酪 。结果显然不可观 。后来“李尊俱乐部”的出现,相当于顺丰开拓了一个细分市场 。“李尊俱乐部”主要为中高端商务人士提供专业的礼品服务,并实行严格的会员邀请制 。以礼品电商的形式进入中高端客户群,而不是与大众礼品网站竞争,是突破现有电商,树立品牌的有力手段 。遗憾的是,“李尊俱乐部”作为一个创业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完善的商业模式,在人力和软肋上的投入相当薄弱,无法建立品牌的核心优势 。除了基因,执行中也存在问题 。“顺丰优选”和“顺丰黑客”也不例外 。“顺丰优选”在历任掌舵人眼里就像一个烫手山芋 。自2012年5月上线以来,《顺丰优选》频繁换帅 。2012年10月,上任仅5个月的刘淼突然宣布辞职 。随后,顺丰集团副总裁、航空公司董事长李接替,兼任顺丰总裁 。2013年,首席运营官、万科V商城项目总裁崔宣布加入顺丰,出任CEO,而李仍在集团层面工作 。2015年5月,崔小七选择离职,加入联想“沃佳市场”,廉志军随即接手;然而,2016年3月,廉志军也辞职了 。虽然顺丰有物流优势,但是“顺丰优化”很难解决供应链问题 。在生鲜领域,物流并不是生鲜电商运营的决定性因素,但其基础其实是解决高速流动的供应链 。
转的生鲜供应链,要结合农业和营销,需要专业及经验,但“顺丰优选”缺乏既懂生鲜又懂电商的团队 。此外,曾有媒体报道,在顺丰集团内,“顺丰优选”的棋子角色过多受到集团战略决策的影响,而牵制发展 。

顺丰创始人6个人资料 王卫为什么做不成电商,王卫邓丽贞

文章插图
二、【顺丰创始人6个人资料 王卫为什么做不成电商,王卫邓丽贞】三、“快递一哥”顺丰为何负债举步维艰?企业负债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营不善,一个就是疯狂买买买,而顺丰是第二种,它不甘于做一家快递公司,王卫的理想是将顺丰打造成像联邦快递,UPS这种国际物流企业,所以这几年顺丰一直在疯狂并购,去年3月豪掷17亿拿下广东新邦物流,紧接着4月参与美国物流Flexport的融资花去1亿美元,10月更是花了55亿买下德国物流DHL在国内的供应链管理业务 。
顺丰创始人6个人资料 王卫为什么做不成电商,王卫邓丽贞

文章插图
四、马云最佩服的人为什么是顺丰掌门王卫1993年3月26日,22岁的王卫在顺德注册成立了顺丰速运 。香港太子的砵兰街租来的一家几十平米店面,是顺丰最早的据点 。从第一单快递开始,王卫冲在第一线背货,凭着蚂蚁搬家的毅力,从自行车送货到摩托车送货、面包车送货、厢式货车,最后到自有飞机、自建仓库,他一点点滚出资本的大雪球 。25年过去了,王卫每天工作14个小时再正常不过,还定期到一线收发快递 。随着顺丰的壮大,要管理一个7万人的企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连马云都说: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七万基层员工的“顺丰”老板王卫(不完全统计,目前他有40万基层员工) 。扩展资料:关于马云和王卫,江湖有两个传闻:一个是马云曾表示,承认自己很难管好快递,他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七万基层员工的“顺丰”老板王卫;另一个是,早前几年的时候,马云两次在香港约见王卫,王卫婉拒 。就是因为太神秘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孰真孰假,但在每当顺丰上头条的时候,这两件事都会被拿出来提一遍 。王卫拒绝的人似乎还不止马云一个 。很多年后,电商开始崛起,并彻底改变商业形态 。2008年,王卫在杭州约见马云寻求合作,马云也对其避而不见 。随后,顺丰曾尝试涉足电商,先后在2009年和2012年推出了“顺丰e商圈”和“尊礼会”,但效果不甚理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五、顺丰怒怼菜鸟,马云大战王卫到底为了什么?最近,两任中国首富杠上了,一任是现在经常蝉联中国首富的马云先生,一任是今年年初凭借上市之威曾经问鼎首富宝座的王卫先生,一时间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巨头和中国最大的物流霸主开始了一场疯狂的争夺战,让资本市场今天碰到儿童劫的消息都变得黯然失色 。顺丰和阿里这两个曾经休戚与共的战略伙伴,又是如何反目成仇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顺丰约战菜鸟,马云和王卫到底因为什么不服来战?一、顺丰大战菜鸟发生了什么?六月一日,在小朋友沉浸于儿童节的欢声笑语的时候,在中国股市哀叹于儿童劫血雨腥风的时候,一场巨大的惊天大战确实在不声不响的发生了 。几天前,在菜鸟网络发布战略合作的协议中,顺丰作为中国物流企业的霸主,赫然在榜 。在一片欢乐祥和的发布会上,各位物流企业大佬和电子商务巨头都说要开放各自的数据连接,一起建设中国的物流数据网络 。然而,不到三天的时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在儿童节的下午,菜鸟网络突然发布公告称顺丰暂停了菜鸟网络的数据接口 。根据菜鸟的公告,5月31日晚间,菜鸟网络接到了顺丰发来的数据接口暂停的通知 。紧接着6月1日凌晨,顺丰关闭了自提柜的数据信息回传 。6月1日中午,顺丰又进一步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 。菜鸟表示,顺丰的这种行为将导致了部分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混乱,将极有可能造成商家和消费者的重大损失 。在公告中,菜鸟提及在此事发生之前,为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菜鸟根据安全团队的建议正在对全网物流数据信息进行安全升级(重点) 。为了避免物流数据缺失对商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已经紧急建议商家暂时停止使用顺丰发货,改用其他快递公司的服务 。正当大家在困惑,是不是顺丰终于忍不住要对菜鸟痛下杀手的时候,但是转念一想感觉不对劲啊,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旗下的快递产业链条,顺丰停止了菜鸟网络的服务那不是要自我毁灭吗?难道顺丰开始练七伤拳了?准备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果然,很快事情峰回路转,顺丰也发布了自己的声明,顺丰说:这件事情并不是由菜鸟网络所说的“信息安全升级”引起,主要矛盾集中在顺丰旗下的丰巢快递柜上 。丰巢科技作为顺丰快递柜业务的主要载体,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2万网点的布局 。丰巢在2016年上线的时候就和菜鸟进行合作,菜鸟提供消费者的手机号信息给丰巢,丰巢反馈快递的出入库信息给菜鸟,然而这个合作在今年3、4月份的续约过程中,菜鸟提出了丰巢难以接受的合作条款:即所有的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要无条件给菜鸟,丰巢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给菜鸟,包括非淘宝、天猫等阿里系平台的订单 。这个条件顺丰难以接受,所以为了制裁顺丰,菜鸟在儿童节当天下线了顺丰的接口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双方互怼互撕的地步了,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似乎成了一团乱麻 。二、顺丰和菜鸟到底在争个什么?在交战双方互怼,互打嘴仗的时候,有个消息却也不胫而走,据说是顺丰官方的消息,说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是因为阿里方面希望顺丰放弃使用腾讯云改用阿里云 。so what?本来是两家的事情,怎么企鹅也默默躺枪了?我仔细研究了整件事情的始末,总觉得这种互怼怎么那么熟悉,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 。在三年前,有一家远比顺丰小得多的公司也曾经和阿里有过一场类似的大战,2014年6月,从事上海生活费用缴费查询与支付的服务平台“付费通”曾经宣布和阿里旗下的“支付宝”分道扬镳,发布公告终止与支付宝渠道提供公共事业账单服务,付费通曾经表示支付宝对账单的“非正常查询量”是正常渠道的4倍之多,而支付宝方面则表示这种举动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数据的安全升级 。等等,怎么又是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数据的安全升级?这个说法怎么和今天菜鸟发布的声明如出一辙呢?同样是阿里旗下的企业,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那么问题来了,顺丰和菜鸟到底在争个什么?我觉得,所谓的腾讯云也只不过是个幌子,企鹅应该是躺枪的,真正的问题应该还是在数据上面 。众所周知,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得数据者得天下,如何能够搜集到尽可能多的用户数据将会对未来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好处 。在大数据的收集领域除了官方的征信系统之外,在大数据方面最有野望的也就是企鹅和阿里了 。企鹅拥有着中国最为庞大的社交平台,大家每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几乎都可以掌控,这种掌控力度让人瞠目结舌 。而阿里则拥有着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在C2C领域淘宝可以说冠绝江湖,在B2C领域天猫也是压着京东等电商一头,大家每天买的什么东西基本上也都逃不过阿里的眼睛 。但是,这个就足够了吗?可能还远远不够,因为数据这个东西是怎么都不为多的,大数据的根本能力就是用数据给你每天的行为画像,数据越是全面对于用户的掌握也就越精细,有可能连你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妻子都不一定知道你爱吃什么,爱用什么,但是通过大数据却可以精准的锁定,从而实现从精准销售,精准营销甚至生活习惯把握的一整套大数据画像 。为了做到这一点,阿里这么多年以来可谓是殚精竭虑,不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淘宝、天猫这些收集用户的购物信息,还通过支付宝收集用户的支付信息,而现在支付宝早就不仅仅是支付信息的搜集平台了,货币基金、P2P产品以及各种理财产品将用户的财富信息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支付宝从线上到线下的延伸,几乎所有APP的渗入将用户几乎每一笔交易的信息都收集起来,不仅你在淘宝买东西,你在线下买水果,你用网约车软件打个车基本上全部信息都收集到位 。除此之外,支付宝还用芝麻信用收集用户的信用卡信息,征信信息,并通过芝麻信用的多应用收集用户的骑车信息,居住信息,水电煤使用信息等等 。而菜鸟网络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大家物流信息、购物信息的主要收集渠道 。这些数据的不断收集完善,让所有人的生活都会被大数据分析出来,每个人的画像都在日益精细化,而正是大数据的存在形成了巨大的挤出壁垒,其他企业如果想要进入去竞争用户的话,将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大数据打击,几乎没有竞争能力,这就是拥有大数据资源企业的数据高边疆 。这种边疆远比我们通常说的用户,说的市场份额,说的营业利润重要的多,拥有大数据的企业将能够真正掌握用户的行为举止,这才是最强的竞争力 。当然,大数据对于企业来说就成为了最重要的禁脔,说到收入,大家可以有钱一起赚,甚至我亏点钱都不要紧,但是一旦你数据不给我,这就是动了我根本的奶酪,那一定是不死不休的格局,很显然这次的互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丰和菜鸟对于数据收集权和制高点的争夺,一个想要尽可能多的收集数据,一个想要将数据捂在自己手上,自然是不死不休的格局了 。记得罗振宇在2016年的跨年演讲上专门说过,罗辑思维要开淘宝店,为什么要开这个,不为了赚钱,就为了淘宝的数据,这个时候才让众多没有当过淘宝店主的人反应过来,原来数据才是淘宝的核心竞争力 。这场大战就是大数据的争夺,得数据者得天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经济视角观天下 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ID:jianghanview
顺丰创始人6个人资料 王卫为什么做不成电商,王卫邓丽贞

文章插图
六、千亿富豪王卫连为什么一块钱都要计较?随着生活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务早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从是否送货上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到快递智能柜是否收费,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面对不断增长的快递业务和趋向饱和的物流市场,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长远地赚大钱?快递行业的巨头之一顺丰和他的掌门人王卫,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一高中毕业,快递起家十几岁时,出生在高知分子家庭的王卫,并没有像旁人预想地那样在香港继续升学,而是选择另辟蹊径帮人运货 。这样的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便宜的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内地市场,许多香港人都在广东设厂办公司 。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年代,基础的货运设施并不能很好地跟上社会发展,如何在两岸更顺利便捷地跑业务成为了不少人操心的难题 。而经常往返香港和大陆的王卫,就看上了这块没有被注意到的风水宝地 。为了与当时又慢又昂贵的传统邮政快递区分开,王卫从父亲手中借到10万元启动资金后,与伙伴共同建立了只送快件的物流公司——顺丰速运 。主打高效快速精准服务的顺丰在王卫的带领下,一改传统快递行业加盟式的组建方式,采用直营手段,将物流网络中的无数运营细节都把握在自己手中 。就这样,顺丰一步步地稳定了自己在国内高端快递行业的领导地位,紧随其后与扬子江快运的顺利签约又将它变成了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进行快递运输的民营快递企业 。在王卫稳扎稳打地推进下,顺丰的销售额早已达到上百亿,以年均增长50%的速度一路高歌猛进 。而王卫自己也凭借顺丰,多次进入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单,成为千亿身家的成功人士 。二顺丰还”顺”吗?截至2006年初,顺丰在国内已建有2个分拨中心、52个中转场,并拥有2000多台中转车辆及 11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了国内20个省100多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地区)及300多个城镇 。如今的顺丰已是仅次于EMS的快递巨头,牢牢占据了国内大半的快递市场,面对各种外来融资诱惑,闷声不响地稳坐国内快递的第二把交椅 。想要知道顺丰过得”顺”不”顺”,势必要了解一下他的对手们 。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普通快递主要是依靠淘宝、拼多多等电商行业的发展而快速兴起 。相比时效性与重要性,普通快递更在意每一单的价格高低与客单量的总大小 。虽然两者的定位不一样,但竞争无处不在 。无论是京东物流还是阿里系电商的菜鸟网络,普通快递也在朝高质量、高时效和高服务的方向努力 。其中菜鸟网络更是因为背后电商的扶持,短短六年发展就已经超越了顺丰成为了物流行业估值第一的存在 。做生意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菜鸟的快速发展逼得顺丰也不得不加快自己改革的脚步——建立丰巢 。三丰巢垮台,王卫乞讨?丰巢的出现一方面是顺丰对自己位置的稳固,另一方面也是对新方向的探索 。第一年的丰巢斗志昂扬,在顺丰本部砸下5亿资金后又联合韵达、申通等物流公司进行融资,电子快递柜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三年之后的丰巢就已经达到了90亿元的估值,并成功将自己的品牌扩展到大街小巷之中,几乎每个小区和写字楼都出现了丰巢的身影 。然而此时的丰巢却爆出已经连续亏损好几年 。现如今,一台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已经达到2-6万元,除了智能柜本身,场地租金、运营成本等等在一台智能柜投入试用工的第一年成本将会达到10万左右丰巢快递柜的主要收入是通过对快递格的收费,与快递柜中间小屏幕广告的收益 。快递员放货需要支付大格子0.4元/件,小格子则是0.35元/件 。其次收入则是消费者寄货 。小格子13元,中格子29元,大格子45元 。就在这样的收入价格情况下年收入大致能与成本齐平 。这样需要的长期回报使得不少公司转让了份额,这仅仅是客观物件上存在的问题 。丰巢快递柜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人 。相比菜鸟网络与京东物流等点对点送到家的人性服务,快递柜需要用户自己到定点取件 。被迫抛弃更轻松自由的送货上门服务,被动选择自己取件的方式,这才是快递柜取件让人诟病的地方 。丰巢在创办初期应该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终还是决定一条道路走到黑 。而丰巢近期推出的打赏与延期付费行为,则彻底激怒了消费者 。”打赏一元”以及下方的灰色小字”跳过打赏”使得很多不明就里的用户,莫名其妙就支付了一元钱,这样的打赏方式使得丰巢陷入了诱导用户的舆论漩涡中 。虽说丰巢一直在亏,但其背后的母公司顺丰真的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集腋成裘吗?紧随其后丰巢又开始了快递收费策略:在快递柜内存放超过12个小时,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顺丰真的缺钱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至于掌门人王卫不得不向用户来”乞讨”这一块钱?根据顺丰公告,丰巢至今尚未盈利 。2019年,丰巢全年营收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2020年一季度,丰巢营收3.34亿元,亏损2.45亿元 。而其收购的中邮速递易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其中,2019年和2020第一季度净亏损则分别为5.17亿元、1.59亿元 。同时根据公司2020年一季度报告,公司营业总收入335.41亿元,同比增长39.5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滑了28.16% 。或许再不想出一些新点子,王卫和他的顺丰会有被丰巢拖垮的趋势 。快递业务是个双向福利,一方面既满足了用户消费者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快递员的生活水平 。如何在服务社会的基础上减少亏空,实现盈利更好地服务用户?关于这个问题,王卫和他的顺丰、丰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