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读书笔记(一)

《精要主义》这本书是剽悍一只猫,猫爷推荐的,于是果断买来看。但我看了一部分后,发现要想真正看懂这本书,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精力的(当然,很大部分原因该是我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导致的)。于是今天我先分享一部分,以后再慢慢分享。
谈到“精要主义”,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是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这意味着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当成行事的铁律。

精要主义并不是下一个新年决心要对更多的事情说“不”,不是删减收件箱里的信件,也不是掌握新的时间管理策略,而是不断地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些事情值得我投入时间和精力吗?”世间事务和机会之繁多,远非个人的时间和资源所能及。尽管其中不乏好事,有些甚至非常好,但绝大多数都是无意义的琐事。
那么问题来了,此时我们就要学会区分差异——过滤筛选所有选项,并从中择其真正精要之事而为之,是精要之准则。
就好像在公司的时候,你的工作很多,于是你很忙乱的做这做那,你的同事感觉你没有很专注的做一件事,所以他觉得你应该不是那么忙,他就会找你帮忙。脸皮薄薄的你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你答应了他,帮他做完后,你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于是你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你必须给自己要做的事情排好顺序,分清主次。

If you don'tprioritize your life, someoneelse will.
如果你不安排你生活的优先次序,那么别人就会来帮你安排。
怎样才能成为精要主义者呢?精要主义者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精要主义者是这样整理衣柜的
1.探索

不要问:“这衣服我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穿?”而要问一些更加规范、更加尖锐的问题:“我穿这衣服的次数多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你就知道该淘汰它了。
在你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问自己喜欢哪件衣服就如同问自己:这件事情或这份努力有可能会对我实现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吗?”
2.排除
假设你把衣服归为两类,一类是“必须保留”,另一类是“可能需要处理掉”。但是,你真的打算把“可能需要处理掉”的衣服塞进袋子里送走吗?归根结底,这里面有一种沉没成本:研究表明,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人们对其价值的评价要高于其实际价值,因此要放弃就更难。
如果这还不能令你信服,那么就试试这个要命的问题:“如果我现在没有它,那么我会花多少钱来买它?”这么问往往能奏效。

换句话说,仅仅确定了哪些事情和努力不能帮你实现个人贡献峰值还不够,你还要积极地淘汰它们。
【精要主义读书笔记(一)】3.执行
如果要使自己的衣柜保持整洁,你就要经常整理。用一个大袋子装好要扔掉的东西,把想留下来的东西堆成一小堆。你要了解弃物存放地和当地旧货商店的营业时间,并预先安排好去那儿的时间。
也就是说,一旦弄清了哪些活动和努力要保留——就是能让人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那些,你就需要一种方法来使执行变得毫不费力。
当然,生活并不像衣柜里的衣服那般静止不变。衣服可以静静地待在衣柜里,早上我们离开时是什么样,晚上回去还是什么样(除非家里有小孩!)。
但在人生的“衣柜”里,新衣服——占用我们时间的新需求,却在源源不断涌来。想象一下,如果你每次打开衣柜的门,都发现别人已经在里面塞了他们的衣服;如果你每天早上把衣柜收拾干净,到了中午却发现它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那是怎样一种感受。不幸的是,这是很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有多少次你按照工作计划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但到了上午10点却已经在忙其他的事情,或是完全落后于工作进度了?有多少次你在早上列了一个“待办事项”的清单,但到了下午5点却发现这个单子越拉越长?有多少次你期盼着能够待在家里与家人共度一个清静的周末,但直到周六早上你还淹没于各类琐事、各种约见和无法预见的倒霉事儿里?不过幸好,这里有条出路。
精要主义就是要为整理人生的“衣柜”创造一种方法。但是,它可不像你整理衣柜那样,只要一年整一次,一月整一次,或一周整一次就行。它是一种铁律,你必须在每次面临答应或婉拒的决定时执行。它是一种方法,帮你在很多好东西和一小部分真正重要的东西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它会告诉你如何做到更少,但更好,这样你就可以在人生的每个珍贵瞬间里尽可能地收获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