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货源混乱、倒爷离场,跌了千亿的泡泡玛特难自救

投稿|货源混乱、倒爷离场,跌了千亿的泡泡玛特难自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鞭牛士,作者 | 顾砚
曾经,“倒卖”泡泡玛特的“娃”是一门好生意 。
但随着泡泡玛特各个IP系列盲盒、大娃不断“增发”,以及玩家市场的饱和,泡泡玛特产品在二级市场折价严重,倒卖泡泡玛特的生意自然不再吃香 。“之前一个能赚1000,现在赚200都费劲,甚至还有亏钱的风险 。”李正告诉鞭牛士 。
此外,泡泡玛特也存在货源混乱的问题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有不少关于“泡泡玛特供应链前端拿货”消息,此前,也有不少网友反应在直播间、线下文具店等买到假货 。
目前,泡泡玛特的股价已从顶峰107.2港元跌至17.2港元,和2020年初登陆港交所时的千亿市值相比,如今泡泡玛特股价已跌去八成,公司市值缩水至240亿港元 。
包邮、涨价、不断发售价格更高的“大娃”、频繁的出海消息,泡泡玛特已经开始“自救” 。
泡泡玛特失去保值性刚刚过去的七夕,泡泡玛特推出的“戒指盲盒”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引发热议 。上市后三天内,该系列即在各大门店售罄 。但随即,就有很多网友开始出手“戒指盲盒”,泡泡玛特也只收获了短暂的热度 。
“之前一单能赚1000,现在能赚200就不错了 。”李正告诉鞭牛士 。李正曾做过很长时间的泡泡玛特倒卖生意,因为泡泡玛特大娃一度发售数量少,二级市场溢价高 。
据李正表述,他们有专门的微信交流群,群里有像他这样的中间人,也有买家,买家有买来收藏的,也有继续加价卖给下一级的 。
泡泡玛特大娃需要购买资格,李正就会收别人中签的购买资格,有时也会“自己开淘宝Bot跑” 。
“倒卖”泡泡玛特几乎就是无本套利 。还没找到货源的时候,李正就会开始宣传,有买家下单,李正就先收钱,然后再去找货 。
为了避免他的上级和他的客户直接对接,李正会让他的上级把商品寄给自己,然后自己再重新寄给客户 。
一般来说,2000收到货,二级市场涨到3000,李正就马上就转手,落袋为安 。
【投稿|货源混乱、倒爷离场,跌了千亿的泡泡玛特难自救】今年年初,李正就不想再做泡泡玛特生意了 。李正解释,行业开始卷起来,从业者不断在打价格战,“现在一个赚200都费劲,甚至还有亏钱的风险” 。
这也反映出泡泡玛特二级市场折价严重,正在失去保值性 。
经了解,曾被炒至8800元的泡泡玛特Keith Haring1000%,目前在二手平台5000元就能带走,对比其中签价格4999元来说已经跌回原点;曾经溢价至万元的泡泡玛特SPACE MOLLY 1000%,目前常见价格也仅5000元左右;而同一款式的400%规格产品,也跌破了1000元;樱桃小丸子联名1000%更是“发售即破发”,目前,二手市场价格均低于其发行价5999元 。
玩家从从在2021年以25元、35元等不足一半的价格在二手交易市场收了很多泡泡玛特系列盲盒,现在部分价格已经到了个位数 。从从告诉鞭牛士,其收到的“Dimoo匹诺曹”超便宜,“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价格比发行价还低” 。
泡泡玛特为什么不再保值?
其一是泡泡玛特不断发售减少了稀缺性 。此前,泡泡玛特急于摆脱“盲盒”标签,2021年,推出高端潮玩产品线“MEGA珍藏系列” 。
2018年,泡泡玛特仅Molly这一IP的国内销售额就超过2亿,Molly系列产品卖了400万个 。2019年,Molly系列产品销售额为4.56亿元,保守估计卖出了700余万个Molly系列产品,出货量近乎翻倍 。
去年6月,泡泡玛特发售的MOLLY×海绵宝宝,还未被市场消化,紧接着就又发售调色盘款,西瓜,太妃,数量众多,市场高端玩家已无力支撑 。
其二,泡泡玛特玩家消费热情下降 。之前整盒端的玩家飞飞告诉鞭牛士“已经很久没买过泡泡玛特了” 。另一方面,玩家对泡泡玛特的不满情绪不断叠加,不少玩家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表示“退坑,出娃” 。
盲盒市场货源混乱泡泡玛特市场货源混乱,市场上所谓的原厂货、假货盛行 。
泡泡玛特员工噗噗告诉鞭牛士,自己曾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处理过相关舆情,内容多是关于“泡泡玛特供应链前端拿货” 。噗噗表示:“经常会有还未发布的新款 。”
鞭牛士据此在抖音、1688等软件上搜索关键词“泡泡玛特”“正版”,找到所谓的“供应链货源” 。鞭牛士以想要购买为由联系其中一家供应商,对方直接发过来一个excel表格,其中包含泡泡玛特在内的多家品牌盲盒共1300余款,店主表示:“如果想要其他款可以联系我去找” 。
该表格中不仅有大热款“Molly蒸汽朋克动物”;还有近期大热的新品“Dimoo棉花娃娃花束”;抽签才能购买的“宇航员400%”和“春日特调400%”大娃 。盲盒系列价格多在38-75元之间;官方售价为99元的“Molly蒸汽朋克动物”价格为74.25元;官方售价为69元的“SP5 夜之城”价格为55.2元;官方售价为69元的“Labubu水果”价格为49.68元;官方售价69元的“毕奇马戏团”价格仅为14.9元 。
但官方售价899元的“Molly宇航员400%”,这里的价格却是1100元,不过店主告诉鞭牛士,“这款市场是溢价的,往出卖的话价格可以再高点” 。
投稿|货源混乱、倒爷离场,跌了千亿的泡泡玛特难自救
文章图片

店主继续向鞭牛士介绍,第一次拿货满5000元即可以成为代理,享受代理价,代理价每款会再便宜0.5-1.2元左右 。支持一件代发,代发按代理价再加收10%的服务费 。
店主告诉鞭牛士,其货源都是正版并且和泡泡玛特正品一样都有防伪标示,其表示:“(泡泡玛特)门店跟我们的渠道是不一样的,我们是流通渠道,货都是一样的,都是正版 。”并进一步表示有质量问题可以凭借开盒视频售后 。
鞭牛士为此求证泡泡玛特官方客服,其表示目前仅有线下泡泡玛特门店以及各个线上旗舰店能保证正品,并表示官方售后需要出示订单编号,在以上渠道购买都会有订单编号 。
此前,在直播间、线下文具店都有网友买到假货 。拼多多等交易平台甚至有专门售卖盗版泡泡玛特的店铺,直接在链接上标明,价格一般是十几到二十几块不等,甚至还有隐藏款可以挑选 。
盲盒市场的混乱,泡泡玛特对渠道、供应商等货源把控不够严格 。
迪士尼梦没有新进展“也许再给我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 。”此前,王宁曾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
泡泡玛特一直将自己对标迪士尼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去年8月泡泡玛特成立了北京泡泡玛特乐园管理有限公司 。今年2月,泡泡玛特与北京朝阳公园达成合作,将使用园内一部分区域打造首个线下乐园 。不过,在宣布推出主题公园之后,泡泡玛特的“迪士尼梦”似乎并未有新进展 。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还面临加剧的市场竞争和财报压力 。
泡泡玛特的出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早期,泡泡玛特以近乎垄断的优势迅速发展,2017-2019 年,泡泡玛特营收从 1.58 亿一路暴涨到 16.83 亿,净利润从 156 万暴涨到 4.5 亿 。
不过,随着盲盒经济的发展,泡泡玛特的独家优势不再 。名创优品推出盲盒潮玩TOPTOY,此外还有52TOYS、IP小站、酷乐潮玩等品牌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潮玩相关企业达到800家 。
面对激烈的竞争,泡泡玛特甚至开始包邮,“单笔订单实付满89元包邮 。”玩家从从告诉鞭牛士:“泡泡玛特真是不好过了,之前买多少都不包邮,双十一最大的活动也只是包邮 。”
不过,包邮、涨价和不断发售的“大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玩家对盲盒的新鲜感不再,市场对盲盒经济的热情也明显受挫 。
财报显示,2021年的总营收为44.9亿元,同比增长78.7%,和2020年的49.3%相比有明显回升,但与2018年的225.5%、2019年的227.2%高速增长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泡泡玛特的会员复购率,也由2019年的58%下降至2021年的56.5% 。
泡泡玛特的股价已从顶峰107.2港元跌至17.2港元,和2020年初登陆港交所时的千亿市值相比,如今泡泡玛特股价已跌去八成,公司市值缩水至240亿港元 。
财报危机之下,泡泡玛特不断外探 。
今年以来,泡泡玛特出海行动更加频繁 。今年1月和4月,泡泡玛特分别在英国伦敦和新西兰奥克兰开设当地的首个零售店;6月18日,泡泡玛特在美国开出了首家快闪店 。王宁在业绩沟通会上也表示,未来出海业务占比要达到50%,而目前海外营收占比仅为3% 。
出海,能缓解泡泡玛特的财报危机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