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独行月球》带不活电影院

影视|《独行月球》带不活电影院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独行月球》官方微博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 | 孔月昕,编辑 | 饶霞飞,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电影院终于热闹起来了 。
7月29日,由沈腾和马丽主演、开心麻花出品的《独行月球》正式上映后,不少观众纷纷走进电影院,为电影贡献了自己的一份票房 。
“上次我来电影院看电影,还是春节档的时候来看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家住北京的小景告诉燃次元,“影院里来看《独行月球》的人不少,我看的那场,影厅里几乎坐满了人,只剩一些边边角角、视线不太好的位置没人 。”
不单小景看的这一场,小景表示,当晚影院里就有不少观众来观看电影,“电影院周边的消费都带动起来了,卖奶茶、小吃的店铺,或者影院爆米花机前面,都排起了队 。”
此外,部分影院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 。“上周日中午,我本来想着跟男朋友下午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 。结果打开购票软件后,我发现家里附近的几家影院,下午的场次几乎都‘没票’了 。我不想跟男朋友分开坐在角落的位置,最后不得不放弃去影院了 。”观众冉冉无奈道 。
这种热闹的场景,也让处于终端的院线方分外激动 。电影正式上映两天后,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激动地发了朋友圈,“《独行月球》的衍生品都卖光了 。”
“我们影院上一次出现这么热闹的场景,还是春节的时候 。”浙江一家连锁影院的经理张军对燃次元说道 。
截至8月8日,《独行月球》的票房,已经突破了20亿元 。据猫眼数据预测,《独行月球》最终票房有望达到39亿元 。
因此,《独行月球》的最终票房,对于今年以及未来的暑期档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暑期档是需要这种30亿+的大体量片子跑出来的 。”电影行业从业者、影视博主@电影温特表示 。
“2020年过后,国庆档、春节档等大档期都有票房破50亿元的片子,但暑期档却一直很‘萎靡’,头部大片要么不敢定档,要么撤档,也导致近两年的暑期档总票房一直没有突破100亿元,今年看起来也难以达到 。”
“这种现象对于暑期档是非常不利的,连续3年跑不出高票房的话,那就意味着暑期档未来可能得不到片方或发行重视,甚至会被超级头部影片会放弃这一档期 。”电影温特无奈道,“但暑期档长达3个月,其实非常适合走长线战略的高质量影片 。”
因此,业内都对《独行月球》抱有极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够拉动整个暑期档大盘 。甚至在电影点映期间,有从业人士认为《独行月球》有望冲击50亿元票房,维持暑期档的“档期优势” 。
不过,《独行月球》正式上线后,其剧情设置等立刻引发了大范围争议,导致豆瓣评分从开分7.3降到了6.8,猫淘两大购票平台的评分也有所下降 。因此,按电影目前的口碑来看,能否冲击30亿元票房还有待观望 。
截至8月8日,2022年暑期档的总票房仅有69亿元,接下来已明确定档的接影片,也未见十足“爆相” 。在今年暑期大盘难破百亿的情况下,无缘50亿元票房的《独行月球》更显“独木难支” 。
对于院线方来说,各种头部、腰部电影能够“均衡”地上线,将整个档期完整地撑起来,这样暑期档才能被盘活,影院才能支撑下去 。
成功的商业片《独行月球》上线后,一位豆瓣网友的评论说明了观众对于喜剧片的迫切需求,“这么说吧,光想到人类唯一的幸存者是沈腾就感觉很好笑 。”
电影博主@蒙太奇看完电影后表示,作为普通观众,他对于《独行月球》的内容非常满意 。
“首先,它是一部类型丰富的电影,有着科幻喜剧的壳子和爱情无厘头的里子,相当于将市面上最火的元素都融合进去了 。这一点,哪怕是好莱坞也少见科幻喜剧类型 。其次,沈腾和马丽独有的CP感也是能戳中观众的点 。”
不仅如此,《独行月球》的上线,恰好还踩中了档期内无竞争对手、观众想要回归影院,以及开心麻花首次挑战科幻喜剧等各方面的天时地利人和 。
这让各大院线都十分看好《独行月球》的前景,7月29日影片正式上线以后,据猫眼专业版显示,连续6天,电影的平均排片占比超过了60%,综合票房占比也超过了85%,不到3天票房就突破10亿元 。
不过,随着影片正式上映以来观影人群的不断扩大,对于影片质量的质疑声也不断出现,关于情节设置是否符合逻辑,部分笑点是否低俗,以及并没有科幻片的内涵等探讨,也引发了部分影迷的争论 。
目前,《独行月球》的豆瓣评分迅速从开分7.3不断下跌,截至8月7日,其评分已经降到了6.8 。两极分化的口碑,也让《独行月球》票房能否加入“30亿元俱乐部”存疑 。
而之所以造成评论的两极分化,“主要是电影定位和观众期待不统一的问题 。”电影温特表示,“很多人来影院是希望看一部喜剧片,看完之后发现是科幻片,自然会失望 。”
蒙太奇也认同这种观点,“观众对影片的定位不同,因此要求也就不一样 。”
普通观众可能觉得只要好笑就可以了 。但《独行月球》有着主流明星演绎,还有高投资高成本,出品方是有能力做好一部科幻片的;而且电影类型还打上了科幻标签 。
这种情况下,资深(科幻片)影迷自然会对电影抱有非常高的期待,比如跟国外科幻大片一样,探讨更深刻的硬科幻内涵 。蒙太奇告诉燃次元,“这种期待与现实的错位,自然会让‘阅片无数’的资深影迷不满 。”
此外,在蒙太奇看来,从《独行月球》的幕后出品公司来看,开心麻花、阿里巴巴影业、儒意影视、猫眼文化等,它们都是做纯商业类型片的制作公司,“可以想象,它们一开始的目标就非常明确,《独行月球》就是一部主攻普通观众的商业片 。”
在商业片领域,“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纯喜剧片的票房是有‘天花板’的,只有在喜剧的基础加上升华或情感共鸣,才有望达到40-50亿量级 。”电影温特认为,“参考《你好,李焕英》就是在搞笑基础上加上了亲情元素,所以票房突破了50亿元,否则最终票房落点可能就是20-30亿元左右 。”
正是因为有大卖的“野心”,《独行月球》才会在喜剧的基础上,套上了科幻的壳子,以及煽情的里子,也造成了部分观众觉得影片的笑点不够“密集”的结果 。
尽管如此,在蒙太奇看来,《独行月球》依旧算一部成功的商业片 。“《独行月球》可以说迈出了中国科幻喜剧的第一步 。它的科幻,不再是周星驰《百变星君》中‘科学怪人’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基于国内现有电影技术的一种落地 。”
“最重要的是,《独行月球》代表着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胜利 。”蒙太奇认为 。
《独行月球》的幕后制作公司,是制作过《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的国内顶级特效团队MORE VFX 。
“如果放在几年前,影片中关于袋鼠的毛发质感、动效捕捉、月球的光影、太空的反射折射等特效,我们国家当时的制作水平和能力都无法实现,也拍不出这样的片子 。但现在我们看《独行月球》,它的质感已经非常接近《火星救援》等外国大片了 。”蒙太奇表示 。
复苏的电影院无论口碑与否,《独行月球》票房的节节攀升,确实拉动了院线生意的复苏 。
放暑假后,大二生落落在温州一家影城找了暑期工的工作 。她告诉燃次元:“据我观察,从我6月开始到影院打工后,来看《独行月球》的人是最多的 。虽然不同的影厅容纳人数不同,但最多的场次能有一百多个人观看,最少也有十几个人,根本不会出现前段时间那种有场次卖不出几张票的情况 。”
张军也表示:“《独行月球》上线后,我们影院的售票量迅速拉高,几乎占了影院总票房的80-90% 。”
《独行月球》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票房,也离不开影院的高排片 。
张军的影院给《独行月球》的排片,几乎是“孤注一掷”地豪赌,“因为我们觉得观众走进影院都是奔着这部片子来的 。所以我们给《独行月球》的排片超过了以往所有影片的场次数 。此前,比较好的片子,我们影院可能半个小时排一场,非常好的20分钟一场,而《独行月球》差不多是15分钟一场 。”
“事实证明我们赌赢了,周末的上座率超过了20%,工作日能达到10%左右,这是继今年春节档后首次达到这一数据 。”张军告诉燃次元 。
观众纷纷回归电影院,不仅能够带动影院的票房,“而且爆米花、饮品等其他消费也拉动起来了 。”
落落表示,自己此前的工作就是扫健康码、检票、影务前台等,最近《独行月球》的上映,大家都相对更忙碌了,自己和其他新来的临时工不得不排班跟老员工卖品,“可能店长觉得我比较有亲和力?我偶尔也会被安排一起去推销影城卡或者其他商品 。”
《独行月球》的电影周边也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张军影院就试水购进了一批电影衍生品,放到影院搭配售卖,没想到大受欢迎,很快就销售一空,“衍生品的售卖还带动了一些其他消费,拉动效果非常好 。”
《独行月球》的上线,对于电影院来说,不仅拉动了票房等消费,增加了营业额,而且也提升了院线方对于电影市场的信心 。
“主要是今年上半年电影市场实在‘太惨了’ 。”张军无奈道,“疫情影响下,我们暂停营业后,为了减少成本,总部通知大量裁员,每家影院只留下了一两位核心的值班经理 。再加上后来迟迟没有影片定档,我们和周边的影院干脆不开门 。因为每天几百块的票房,不要说支撑房租等固定开支,连水电等运营成本也无法覆盖,大家都不想‘赔本还赚不到吆喝’ 。”
直到进入暑期档,《侏罗纪世纪3》和《人生大事》上映后,影院的情况才有所改善 。“《人生大事》对市场有一个小范围的拉动,我们开门营业至少可以减少亏损,仅仅达到‘小亏’的地步 。好一些的影院有可能实现收支平衡或者‘小赚一笔’ 。”张军表示 。
而此前经历了大规模裁员的张军,也在影院重新营业后开始招聘暑期临时工,以应对热闹起来的电影市场 。
不仅是张军所在的影城,2020年疫情后,大部分电影院都开始保持人员最精简的状态 。这也导致,《独行月球》上映后,董文欣在朋友圈连续3天发布了紧急招工信息;河北海兴数字国际影城的孙经理,也在8月7日发了“急招”的朋友圈;北京唐阁影城,更是从6月以来就一直在发布招聘服务员及其他兼职信息 。
另外,《独行月球》也给片方和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了信心,“即使市场大环境非常冷淡,有好片子上映,大家依旧会回到电影院去观看 。”张军表示,“好的影片是可以收获高票房的,市场热了,片方和发行自然也愿意定档了 。也只有好片子上映了,影院才能持续长久地生存 。”
《独行月球》不是影院“救星”尽管《独行月球》凭借一己之力炒热了暑期档大盘,但“救市”并不能仅靠这一部电影 。
张军告诉燃次元,“表面上看,《独行月球》大幅拉动了暑期档的影院流水,但算上房租等固定成本摊销,目前我们影院的营业额勉强实现收支平衡,达到保本的情况 。我们周边一些流水较差的影院,依然在亏损 。”
不过,让张军等业内人士觉得遗憾的是,《独行月球》在方方面面都有一些欠缺,因此无法达到顶级头部水准的票房成绩 。“从喜剧类型看,《独行月球》的笑点没有开心麻花以前的电影(如《夏洛特烦恼》)那样密集;科幻层面,如金刚鼠的设定和情节,在逻辑上有些牵强;最后的煽情又没有那么‘顶’;最被期待的沈腾马丽对手戏,两人又没有直接互动 。”
因此,《独行月球》无法达到业内所期待的顶级大热片的体量 。“想要突破50亿票房,势必要在上映首周周日实现票房逆跌走势 。但《独行月球》的口碑并不能支撑这一点,最终票房如果能落在35-40亿元区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张军表示 。
不仅如此,《独行月球》的重要标签是——喜剧,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指标,却因为电影整体的喜剧形式和笑点更偏向北方,也导致电影核心受众有明显的地域性 。电影温特告诉燃次元,“《独行月球》在北方地区,如北京等地卖得更好,在南方会相对差一些,尤其是广深地区 。”
据深圳光明区正佳国际影城严经理透露,虽然《独行月球》的热度不错,但综合下来,并没有给她们影院带来多少利润,“我们这种小影院,如果按照40元的发行价售卖根本没有竞争力,我们只能低于保护价出售 。”
“对于我们影院来说,票价能够不低于发行价售卖,就是市场形势不错的表现 。但我们所在的区内接近20家影城,目前只有两三家能达到这一目标 。”严经理无奈道 。
仅靠《独行月球》显然还救不了低迷的影院 。
张军所在的公司,就因2020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疫情影响,陆续关掉了杭州的两家店面,“我们周边有不少影院因为付不起房租,减免也谈不拢,不得不关门了 。尽管我的影院流水现在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只靠《独行月球》,是无法拉动后期票房的 。”
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坚持下去,不少影院都不得不想办法开源节流 。严经理表示,市场遇冷后,她们附近的店长经常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吸引观众进场,把市场做大 。“我们曾经还准备一起举办过一个电影节,想要吸引不爱来影院的观众进场 。”
而房租等成本开支又是固定的,因此对于大部分影院来说,节流的方法,基本就仅剩“裁员” 。正佳国际影城在员工层面也执行了极简标准,“我们员工最多的时候有30位,现在只剩下6位;管理层从前有7位,现在只有3位,而且全部要去顶岗 。”跟燃次元聊完后,严经理表示自己也要去换班“顶岗”了 。
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一方面活动只是偶尔举办,而影院需要的是观众常态化进场;另一方面,大规模裁员会给影院带来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再开业后,不少影院都面临招工难的窘境 。
“员工数量精简后,招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但影院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根本无法给员工涨薪,自然难招人 。”严经理无奈道 。
张军也认同这一观点,“招来的新人,短期内是也无法达到老员工的水平,尤其是在爆米花饮品等卖品、以及影城卡推销等帮助影院创收层面,这些能力都是需要时间培训的 。”
鉴于电影票仍然是电影院的主要收入来源 。因此,严经理希望接下来能够上几部“有份量”的影片,“影院需要电影持续上映来恢复元气 。因为按照我们的经验,8月20日以后,《独行月球》的热度,可能就降下去了 。如果没有有力的新片接档,那么市场又会淡下去 。”
另外,严经理也认为影院的密度该有所控制,“影院太密集的话,哪怕是破亿的影片,一周不到,就会把观众消耗得差不多了 。5亿体量以上的片子,才可能撑一撑 。但当下的市场环境,不少大片迟迟无法定档,一旦没有了合理的利润,部分影院为了生存,竞争手段就会层出不穷,本就艰难的电影市场,更难良性发展了 。”
总之,电影大盘不可能靠一两部电影撑起来,只有电影市场能恢复到有电影均衡地上线,并每周都能调动观众走进影院,整个电影市场才能正常发展,影院也才能“活下去” 。
(文中小景、冉冉、张军、落落为化名 。)
【影视|《独行月球》带不活电影院】参考资料:
  • 《<独行月球>爆火,喜剧电影“救市”?》,来源:刺猬公社

    推荐阅读